关于高考,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016/6/7 美图美文心语

    

    

     文 | 德川咪咪

     来源:知乎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真奇怪,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到的是高考前最后一堂语文课。

     那时,初夏已是暖风熏人,各科考卷多如牛毛。复习课统统变成了答疑,我不听课,借来同学的手机玩泡泡堂。不听课的占了多数,除了打游戏,也有人睡觉、聊天、自顾自复习。老师也不管我们,自顾自讲课。

     在那节语文课上,我偶尔抬头,看到一道阳光将教室一劈为二,光柱下有点点碎尘,老师就站在这碎尘之中。她不紧不慢、娓娓而言,每一粒碎尘都炫目地飞扬着,构成了我高中生活最后的图景。

     老师正在分析一篇现代文阅读。这真是我在学生时代看到过的最奇怪的一篇文章,开头便是:

     “我登上一列露天的火车,但不是车,因为不在地上走;像筏,却又不在水上行;像飞机,却没有机舱,而且是一长列;看来像一条自动化的传送带,很长很长,两侧设有栏杆,载满乘客,在云海里驰行。”

     句句隐喻,仿佛梦呓,拿它来做阅读理解,让人抓狂。老师问:“你们有谁看懂了这篇文章吗?”

     回应者寥寥。当她的眼光扫过我时,我赶紧摇头,她便微笑:“我不指望你们能看懂,但我非常喜欢它。”

     于是,在我高考前最后一堂语文课上,我的老师倚着讲台,从杨绛的这篇《孟婆茶》开始,散漫地与我们谈生死。

     她说,那是一列通向死亡的列车,我们每个人终会登上它。她讲钱钟书和钱媛的先后离世,

     “不要害怕死亡,在漫长的生命中,生和死会交换位置,死亡变轻了,而活着才是最沉重的事”。

     在最后的铃声响起来之前,老师说:

     “我希望各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但我更希望,当你们背负着越来越沉重的人生往前走时,依然不会失去感受幸福的能力。”

     很多年后,我试图回想起,听到这些话时的心情……大概是哼了一声吧。整个高中,我都觉得,这个语文老师是一个情感细腻过头的人,总是生老病死,死呀活呀的,让当时的我很不耐烦。

     那年我18岁,中二倔强、充满朝气、自以为是,死亡对我来说就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而活着,又怎么可能变成一件沉重的事情呢?

     半个月后,我的最后一门高考结束了。在走出考场的路上,看到她和其他老师一起,站在门口送考。人群如潮,我们只有匆匆一会,她见我喜上眉梢,便问:“考得不错?”

     当时我点着头,心里想着,这一天终于来了,我终于能够抛开过去,抛开那无聊的、重复的、课业繁重的每一天。我满心骄傲地计划着:“从今天起,我要为了自己的理想快乐地活”。

     多奇怪,那么多年过去了,当我回忆高考时,关于考场的种种印象均已模糊,我只想到了老师在最后一节语文课上说的那些话。

     很多年以后,我开始多多少少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我高考前的人生轻薄如纸,越往后走,生活才越显出复杂与沉重的本来面目。

     如果有一天我们再相见,我一定想要问她:

     “究竟怎样才不会失去感受幸福的能力?”

     可惜不会再有与她倾心交谈的机会。2012年初,我的老师于春秋鼎盛之年因病逝世。

     在她追悼会的前一晚,我梦见自己回到高中,穿过人来人往的校园,紫色的花瓣像蝴蝶一般停留在我的肩头,又翩翩而去。我看到老师在人群中出现了,带着微笑,许多学生走上前揽住她,于是他们并肩走一段又分手。而我在不远处凝望,偶尔她看向这里,我就招招手,她并没有回应我,然后在斑斓轻柔的风里消失了。

     第二天,我去送她,所有学生都传看着她生前的最后一封信,里面写道:

     “从知道得病至今我一直坦然和平静,我总是想,人不能只允许自己遇到好事,不允许自己遇到坏事。当不顺或困境找到我时,我会反问自己:‘为什么不可以是我?’于是就能平静地去面对。”

     那天,我看着这两句话,用袖子擦着泪水,但越擦越多。

     如今,距离老师去世,竟然又过去了三年。每当夜深之际,看到她留下的这些话,眼泪依然会夺眶而出。老师啊,倘若你我还会相逢,大约会是在那辆“在云海中驰行”的列车中了。

     我并未辜负你“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第一个希望,想来也不应辜负你的第二个希望:

     背负着沉重的人生向前走时,也不会失去感受幸福的能力。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教你做个有能力的人

     nengli633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想做一个有能力的人吗?关注我,让我来帮助你走向成功。免费关注,人快满了。据说关注我一年以上的读者月薪都过万了!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美图美文心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