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大军突然消失不见的背后
2016/8/19 基础医疗服务
拾荒大军突然消失不见的背后
不少人在生活中已发现,现在收废品的人越来越少,以前小区一天来好几个收废品的,现在是好几天都看不到一个,废品收购站也逐渐消失不见,连以前街道随处可听见的“收废品咯”的喇叭声都再很少听到,曾经的拾荒大军仿佛突然都消失不见了。

价格暴跌 行业急剧萎缩
拾荒大军消失不见,直接原因就是废品收购价格不断下跌,一个矿泉水瓶,以前每个一毛二,现在三分;废纸箱以前一块八毛一公斤,现在9毛一公斤,下降幅度都超过50%,基本已经赚不了什么钱,不少收废品的都改行做其他事了。

据了解,现在有些废品已经低于回收成本,失去了回收的价值,成为废品和垃圾之间的“鸡肋”。还有很多回收站曾高价回收数吨的废铁,如今还囤在仓库里,卖不出价,都已生锈。近几年,废品收购基本都是白忙活,越来越多的人都转行做其他事情,废品行业也因此大幅萎缩。

牵动全球: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下跌
废品回收看上去价值不大,但实际上废品价格的涨跌和制造业以及消费领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能一定程度反映全球经济变化的趋势。废品收购价格下降与原材料需求大幅下滑有很大的关系。
废品价格为何下降如此厉害?首先是行业产能过剩,也就是钢铁价格下跌。前几年钢铁项目投产过多造成产能过剩,并且由于房地产等行业对钢铁需求的下降,导致钢铁库存激增,钢价持续下跌。钢材滞销,废钢收购价格也大幅下跌,易读财经查询数据显示,废钢今年年初价格已降至每吨1050元,而2013年年初的时候还是3000元。
另外就是原材料价格下跌了,以塑料为例,石油是塑料的主要原料,从2014年开始,国际油价暴跌,从100美元,跌至40美元/桶附近,原生塑料价格随着国际油价同步下跌,企业就很少用废旧塑料,价格自然也同步下降了。
连锁反应:垃圾处理成本+环境问题

废品价格走低,拾荒大军消失,看起来影响不大,但它带来的连锁反应我们却不得不重视。以前废旧物品大家攒一攒,还能卖点小钱,现在不仅卖不上价,还没有人收,于是很多人干脆就扔了,不仅给焚烧和填埋带来压力,还容易造成污染。
据报道,前两年北京垃圾日均处理量是1.8万吨,今年到了2.17万吨,总统增加了20%左右。
对于废品变垃圾的问题,首先就是要进行垃圾分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其次还应该加强政府补贴,像废旧家电,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脑和空调回收都有政策补贴,而其他很多家电都没有补贴,以致于废品回收人员不愿收集,一些原本可以回收的低值废弃物就大量地进入了垃圾回收环节,给焚烧和填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互联网+废品回收”能改变这个行业吗?
过去一段时间O2O的风潮一波接一波,当废品回收行业也被席卷其中时,说没有给用户带来便捷,那一定是假的,但问题是,废品回收O2O真将成为趋势吗?
一家废品回收APP工作人员说,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恐怕是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传统的废品回收行业中,五六十岁的都不算大,七八十岁的回收商也很常见,他们有经验却不懂技术,一些相对年轻的回收商会用手机,却缺乏足够的经验。”
有市民也表示,在废品回收O2O形式新颖的外衣下,用户的定位却有些尴尬。“手机APP的用户主要是年轻人,而眼下还保留了卖废品习惯的却更多是老年人。”陈女士整理着自家的旧报纸,又感叹道:“废品的价格并没有随着物价的增长而提高,反而有所下降,老百姓当然就懒得叫人来收废品,不仅耽误半天工夫,一屋子的废品可能也就卖个几元十几元。话又说回来,以前叫回收商上门来收,如果废品量太少,人家都不愿意来;那么现在O2O了,我在手机上输入三五公斤报纸,人家又能上门吗?”
此外,行业内对可再生资源的估价也一直存有争议。
一面是高频次的需求,一面是种种悬而未解的难题,再加上回收价格波动巨大,废品回收O2O前景发展不容乐观。
你还没关注“基础医疗服务号”吗?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根据易读财经综合整理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基础医疗服务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