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勇敢地活着 也应该有尊严地谢幕 ——“善终关怀中国行”走进北京
2016/9/3 基础医疗服务

     死亡——不被正视的宿命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调了“健康中国”这一发展目标。其中特别提到,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出现疾病,还包括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两方面。绝大部分人在人生中都坚强地面对了各种心理问题,然而却始终没有做好面对死亡的心理准备。

     作为命中注定的结局,死亡或许算不上悲剧,但被死亡剥夺了人的尊严,却是不折不扣的悲剧。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悲剧,正在时刻演绎:陪伴患者走完最后一程的,是医生、护士和冷冰冰的各种治疗器械,而不是妻子儿女;在“尽最大努力抢救”中,患者满身管道、伤口、针孔,痛苦地离开人世。

    

     “善终关怀中国行”北京启动仪式暨护士心理护理首场培训现场

     那么多人选择过度医疗,表面看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之类观念在作祟,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善终关怀资源的缺失,回家即意味着让患者自生自灭。让家属在家看着患者饱受折磨,谁受得了?故而即使明知过度医疗,毫无裨益,但在无法接触更多善终关怀资源的情况下,我们也不得不“死马当活马医”,选择过度医疗。

     善终关怀——学会接受与告别

     “善终关怀中国行”北京启动仪式暨护士心理护理首场培训是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以及北京护理学会主办,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U护平台承办的大型公益活动,以开展护士心理护理专场培训为主要形式,计划2年内在全国各地开设1000场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班,辅以微信“线上交流”等其他形式,培训15万名护士,主要是一线ICU护士、肿瘤科护士、老年病科护士和基层护士,帮助她们为病人及其家属实现善终关怀服务,让病人即使在生命末期,仍有如何活着的权利,有权决定告别方式。

    

    出席启动仪式的各级领导


     当天,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窦熙照会长、中国农村卫生协会朱宝铎会长、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岳晨宇代表、北京护理学会吴欣娟会长、北京护理学会李春燕秘书长、北京回龙观医院王绍礼副院长、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知名主持人安杨以及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的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岳晨宇代表首先对“善终关怀中国行”走进北京表示欢迎。张寿生会长则简要介绍了当前我国善终关怀工作遭遇的难题,并表达了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在协助建立善终关怀服务体系中的决心。吴欣娟会长从护理的角度,阐述了对临终病人开展心理护理的必要性,以及护士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王绍礼副院长则以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案例,讲述了患者在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心理,对“善终关怀中国行”帮助人们直面死亡、接受死亡的积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善终关怀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在北京东南二环护城河边上,有一所特殊的医院。医院不大,才100多张床位,但排队等着入住病房的却有2000多名患者。这是北京四环以内仅剩下的一家临终关怀医院。特设有“临终关怀科”的德胜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韩琤琤坦言,在北京市城区的社区医疗机构中,仅有少数几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这种服务,“临终关怀”在城区公立医院仍然少见。专业人才不足,承载场所缺乏,严重限制了善终关怀服务的开展。

    

    黄薇老师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


     本次“善终关怀中国行”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心理小组组长黄薇、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治疗病区主任孙春云、北京回龙观医院康复科护士长潘桂萍等在心理护理方面工作成绩突出的老师来讲解“善终关怀的照护发展历程与基本概念理论”、“善终关怀的经验技巧”、“同理心和如何传递坏消息”、“临终病人五个不同心理发展阶段心理与行为特征”、“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技能与策略”等主要内容,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技能演练、电影与视频欣赏与解读、小组讨论等形式,全程贯穿情感分享与角色扮演,让临床护士学习善终关怀护理的理论知识,掌握晚期患者护理评估及“身、心、社、灵”全人护理的各项技能,建立相应的临床思维,增强实际工作能力,提升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自我觉察与成长。

     同时,“善终关怀中国行”还会帮助当地培养和发展提供善终关怀的医疗服务机构,并且为提供善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提供一个包括资金支持、培训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在北京地区,已有北京万明医院与协会U护平台达成合作。万明医院是一家国际知名的生命关怀主题医院,在合作后,万明医院除了继续开展原有的住院善终关怀服务之外,还将通过U护承接居家善终关怀服务项目,帮助临终期人群在更温馨、更熟悉、更有安全感的环境中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

    

    


     学员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体会

     “善终关怀中国行”——传递尊严的力量

     “善终关怀中国行”于2016年5月12日在中国广州启动,现已在广东、贵州、山东、山西、云南、上海等省市举办了多场培训,为当地护士传递了关于善终关怀的最新理念与专业技能,并为使善终关怀服务在当地真正落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除此之外,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借鉴美国非营利组织Aging with Dignity的“五个愿望”, 根据中国法律环境和使用者的特点做出修改,形成了适于中国环境的生前预嘱模式。希望通过这样广泛的宣传活动,能够推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优死观”和正确的孝心表达方式,可以让临终期病人明白医学的局限性、生命的有限性。人总有终老的一天,善终关怀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它强调的是生命的质,而非生命的量;目的旨在安抚临终病人,让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安详、满意地达到人生彼岸。生死轮回是自然规律,平静地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亦不失为一个完整的人生。

     你还没关注“基础医疗服务号”吗?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基础医疗服务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