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 把爸爸妈妈送进养老院,你心里舒服吗?
2016/9/28 基础医疗服务

    

     文| 狐狸妈· 插画| 七节

     你心目中理想的养老机构是怎样的?

     安全和独立自由的生活,哪个对你来说更重要?

     1.老人的渴求:一扇能上锁的门

     在我们年轻、身体健康、对未来有更多追求和考虑的时候,我们不太愿意想到自己衰老、脆弱、没人帮助就无法生活时的情况。然而,还可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居家养老一直是另一种主要选择。一般是否入住疗养院的机会直接与养育的子女数量相关。可是,如今老人寿命的延长正好遇到家庭对于双薪的依赖增强,结果各方都很痛苦,很不愉快。

     与以往我们熟悉的三代同堂的情况不同,在如今医学化的时代,照顾一位衰弱的老人在技术和看护两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分门别类吃不同的药,需要进行记录、分类、补充;要定期带他们去医院复查、体检、化验等等。老年人看护者的负担实际上比之前增加了许多。

     我们似乎可以确定一件事情:一旦衰老导致衰弱,似乎就没人可以活得快乐。

     威尔逊博士和她从事社会学研究的丈夫于20世纪80年代在俄勒冈建立她理想中的第一处老年辅助生活区时,本意是想创建完全取代疗养院的场所。威尔逊博士的妈妈曾经入住过疗养院,那里很安全,人也很友善,但是她的妈妈不停对女儿说“带我离开”。

     她妈妈理想中的疗养院,应该有一间自己的小小的房间,有厨房和卫生间,里面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包括她的猫,她的工作,咖啡壶和香烟。任何时候都有隐私,没人可以让她穿衣服、吃药或者让她参加不喜欢的活动。她心目中的关键词是“家”。

     家是你的优先顺序中占主导地位的唯一地方。在家里,你可以决定怎么安排时间、怎么分享空间、怎么打理自己的物品。在家之外的地方,你决定不了。

    

     2.有没有一个真正像家的“老年之家”

     威尔逊博士试图建立起一种新型老年之家,重点是辅助生活。辅助生活的目标就是任何人不必觉得被机构化了。

     老年病学博士生威尔逊和她的丈夫勾画并建造完成了新型的老年之家“辅助生活中心”。入住的老人没有一个人被称为病人,他们被作为房客对待。可以养宠物、自己选择地毯和家具、自行控制室内温度等。他们的基本需求,如食物药物、个人护理等,都有人帮忙提供。但是在这里,他们有权为自己的生活做主。愿意一夜不睡、违背医嘱吃披萨和巧克力豆,都可以。

     政府密切注意他们的实验,州政府要求威尔逊和她丈夫追踪其住户的健康、认知能力、身体功能以及生活满意度的变化。结果显示,生活满意度提高的同时,健康程度也得到了保持。

     威尔逊的工作核心是试图解决一个貌似简单的难题:当我们年老、体弱、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是什么使生活值得过下去。有研究发现,年龄大了以后,人们交往的人减少,交往对象主要是家人和老朋友。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存在上,而不是放在做事上;关注当下而不是未来。理解这个变化是理解老年的基础。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劳拉卡斯藤森和她的团队追踪了近200个人数年间的情感经历,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并没有变得不开心,而是随着年岁增长,快乐程度提高。他们比年轻时更少焦虑、压抑和愤怒。

     研究结果提出了更深一层的问题。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从在意实现、拥有和得到,转而懂得欣赏日常生活的愉快和亲密关系,如果我们发现这更具满足感,那么为什么要等年老了再去做?生活是一种技能。老年的平静和智慧是在时间历程中实现的。

    

     3.如何平衡善意的保护和自立的尊严

     卡特藤森年轻时的一段濒死经历促使她构想了一个假设: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她对此做了大量实验,在每一项研究中,结果都是一贯的。那就是:当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至关紧要的是观念,而不是年龄。

     威尔逊说,更令人沮丧也更重要的是,辅助生活机构不是为老年人修建的,而是为他们的子女修建的。实际上,决定老年人住哪里的是儿女,这从养老院的销售方式就看得出来。他们努力完善所谓的“视觉内容”,例如漂亮的、酒店式的入口通道,阅览室音乐室、以及参观博物馆等活动。这些都是子女希望父母拥有的,而不是父母自己的选择。很少有子女会想,这是爸爸妈妈想要的喜欢的吗?他们更多是从自己的角度想问题:把爸爸妈妈放在这个地方,我心里舒服吗?

     最重要的是,各种疗养院都会鼓吹自己是安全的地方。他们从来不提自己首要关心的是老人希望怎样生活。所以,事情就是这样演变的。我们的老年人过着一种受控制、受监督的机构化生活。这是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一种能保证安全但是没有他们所关心的内容的生活。

    

    


     你还没关注“基础医疗服务号”吗?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来源:有书

     作者:狐狸妈,家有两岁天秤座小男宝一枚,二级心理咨询师,关注生活美学,教育和有趣的人和事。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基础医疗服务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