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是500/510的重庆人注意了,打死也要看一下!
2016/9/10 重庆美食攻略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标签。70年代,改革开放起步的一代;80年代,是从贫穷到富足夹生的一代;90年代,是慢慢走上富裕的一代;00年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一代。在这漫长的岁月,重庆人经历了太多欢笑与泪水。小编费尽千辛万苦,搜集了一批重庆从70年代到00年代的珍贵影像资料!!!嘘!
答应我!只能看!不可外泄....
◆◆ ◆
70年代

▲
重庆还是凭票供应的年代,人们抢购的景象。

▲
重庆那时候的香烟,看看有你没抽过没有?

▲
不少70、80后的重庆崽儿,甚至很多90后的,都是喝山城奶粉长大的

▲
食品印铁制罐。买来的吃完里面的饼干,又拿来储存食品

▲
穿的是绿军装(比较时髦)及黄或蓝色的土布褂子

▲
1976年的结婚证

▲
住的是单位分的筒子楼,里面公用的水管和厕所

▲
70年代,结婚讲究"三大件",加上"一响"即收音机,称之为"三转一响"。

▲
江边上的老照片,那时候家家都有这样的全家福

▲
那时候重庆邮局是这样的

▲
那时的小学语文课本

▲
扎麻花辫的女学生们欢快地在操场上跳绳
◆◆ ◆
80年代

▲
“山城手表,家喻户晓”这句广告词,很多老重庆人都不陌生。80年代初期山城牌手表名噪一时!

▲
很多重庆的80后家里的第一台电风扇就是这种三峡电风扇

▲
这个年代的喜糖都是什锦糖,想放什么糖自己去买。如果当中能有一粒大白兔奶糖,会让新人觉得非常有面子。

▲
“馓子、麻花、豌豆饼儿。。。”这吆喝声仿佛仍旧清晰地回荡在耳边

▲
1980年天府可乐配方诞生,次年面世,迅速成为享誉川渝的特产,也是很多重庆人第一次喝到的可乐!

▲
当年多少人以拥有一辆五洲自行车为荣,自行车在重庆的区县城镇,成为了大家生活必备好伙伴。

▲
80年代结婚要求更高了,必须有了电冰箱(单门)、电视机(黑白)、洗衣机(单缸)这“三大件”,才算成了家。

▲
80年代彩电逐步普及,电视剧的创作和播放也如喷薄的涌泉般爆发。荧屏经典:1987年版《红楼梦》和1988年版《西游记》

▲
红岩墨水是80年代文具重庆第一品牌,蓝黑色的墨水是那时的主流颜色。

▲
这个时候重庆流行手绘彩色结婚照

▲
看着这些老物件很面熟吧?现在可都成文物了!

▲
那时候人们对私家车没什么概念,但会以拥有大哥大为荣。
◆◆ ◆
90年代

▲
山城啤酒,知心朋友”,这句广告词重庆人肯定耳熟能详。山城啤酒可以说是承载了不少老重庆人的一段回忆。

▲
哈哈。。重庆人都吃过的零食~

▲
《山城棒棒军》、《方脑壳》、《哈儿师长》这些山城方言剧一路陪伴重庆人走过来

▲
到了90年代,男方准备些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等一些首饰,外加彩电、洗衣机(摩托车)、录像机(影碟机)这“三大件”,就算是豪华迎娶了。

▲
90年代真正进入婚纱照时代

▲
那时候好看的电视剧也是一大把

▲
家庭电话已经普及,BP机成为常用的移动通讯设备

▲
下翻盖手机作为90年代最经典的手机造型之一,开创了手机设计的新纪元。

▲
那时候的小学语文课本,有点印象吧?!

▲
四小天王的海报,你家有吗?那时候的偶像不输现在的小鲜肉哦!

▲
那时候每天的娱乐除了看看电视,就是在家听听磁带啦
◆◆ ◆
00年代

▲
这时候,BP机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小灵通和键盘手机大行其道。

▲
家用电脑开始普及。QQ视频聊天、各种网络游戏开始盛行

▲
播放VCD和CD的家庭影院在重庆还是比较普遍的,大大丰富了人们的家庭娱乐。

▲
有很多经典的音乐,陪伴我们的青春

▲
那时候手机还不能听音乐,但是有MP3~

▲
中国内地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选秀和偶像,真是万人空巷!

▲
兴起于2007年的非主流在中国产生于80后,最初是由一位80后的大二学生的心语所引领起来的潮流,盛行于90后的学生中。

▲
熊孩子们横空出世,他们拥有了更加良好的条件与教育氛围。然而,惊觉这些00后,今年最大的都16岁啦
!世界是他们滴~

老重庆的一些绝版照片
满满的都是回忆
它们记录了重庆的发展
见证了重庆一代代的成长
你还记得吗

文章来源吃喝玩乐在重庆(cqshua)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重庆美食攻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