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自曝:我的孩子从不输液  盲目给孩子输液的危害
2015/2/11 健康云儿科咨询

    

     当前,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以药养医的机制问题、合理用药的管理体系和监管能力问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能力和水平问题,也有公众合理用药意识的问题。

     来自卫生部的调查数据显示,最常见的被滥用抗生素是用于输液的青霉素。中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3.3瓶的水平,我国俨然已成“吊瓶大国”。一项来自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其中,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保守估计,每年我国最少有10万人在输液后丧命。

     遏制过度输液现象

     一般来说,有口服、打针、输液等至少三种方式治疗感冒发烧,在几种给药方式中,“打点滴最危险”。无论是输液前未做无菌化处理、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还是输液时溶液稀浓、输液快慢不当,都可能给人体带来危害。轻则出现不良反应,重则危及生命。

    

    


     过度输液危害大

     专家提醒,输液不是“万能药”,不可能“液到病除”。相反,过度输液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一、降低人体免疫力。

     在自然状态下,人体对周围环境的病菌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如果大病小病都依赖输液,久而久之就会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

     二、损伤人体肝肾等器官。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输入的药液进入人体后,大部分都要经过肝脏代谢,最终由肾脏排出体外,这会加重肝肾的负担。

     三、存在较大风险。

     既使输液前做了无菌化处理,溶液的浓度合理,速度得当,输液也依然存在难以预知的风险。专家提醒,静脉输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在所有药物剂型中“高居榜首”,是最不安全的给药方式。

     四、导致人体菌群失调。

     人体的体表及体内寄存着许多细菌,正常情况下保持菌群间的平衡,就不会引发疾病。过度输液会导致人体固有的细菌菌群失调,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为今后的治疗带来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五、可能造成人体不良反应。

     当体内输入致热、致敏物质,如游离的菌体蛋白或其他代谢产物时,这些物质的输入可能造成人体不良反应,如发热、红疹、瘙痒、肿胀等过敏性反应,严重者还可能休克甚至死亡。

     大多数家长对“输液”存在盲目热情,抱着让孩子在最短时间内康复的想法,一旦小孩出现感冒发烧的症状,就希望输液赶快治好。专家建议给小孩输液必须在必要的情况下,譬如小孩出现肺炎、支气管炎和化脓性扁桃体炎,倘若只是普通病毒性感冒,完全没有必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云儿科咨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