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宠坏孩子,你中招了吗?
2015/3/7 健康云儿科咨询

     各位宝爸宝妈们,爱宝要有原则哦,看看有没有中招~

     1、有求必应:

     从孩子出生开始,你就给他所有他要的东西,如此一来就算他以后长大,他还是会倔强的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或这个世界欠他的!

     六岁以前的家长都有这种体会,他要了不买就会闹得很凶,心态、习惯养成,改起来可能需要一辈子!

     2、他出口成"脏"你一笑置之:

     当孩子讲出不得体的话甚至口出秽言,你却只是笑了笑,这将会使他认为自己很可爱,他说的话很讨大人喜欢,你的反应不外乎是鼓励他下次再挑些更讨喜欢的话来讲。

     3、从不训练他精神独立:

     从小一切帮他打点好,一切事情由你来负责,等他应该打点自己的年龄时,再突然告诉他"自己决定吧!" 我们不难想像,孩子的心里多别扭,强词夺理和萎靡不振的精神面貌,做家长的你就慢慢教育吧,甚至纠结你的一生!

     4、从不告诉他:你错了

     如此将造成他日后严重的心智畸形,若我们一直避免把“你错了”,正面回应给孩子的不良行为,一直不告诉他孰是孰非,总是用赏识性的说教在孩子心灵上蜻蜓点水,尽管他点头认错,但内心并没有服输,自然就会埋下侥幸的种子,下次还会等你赏识性的教育!待某日他抵触了法律,犯下了父母再也无法替他掩饰的罪行,他还以为整个社会都与他作对,是他自己受到迫害。

     5、替他收拾所有脏乱的东西:

     家长像个名符其实的老妈子,跟在他后面,捡起他丢地上的书、鞋子、脏袜子,脏衣服,帮他整理房间做东做西打理一切,自然就会养成他日后推卸责任的恶习,别人伺候他当成是理所当然,如果是家长,你就等着当祥林嫂吧!如果结了婚,就等着小两口为家务争吵拌嘴吧。

     6、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为教育孩子夫妻拌嘴估计很多家长并不陌生,当着孩子的面争执得情绪激动,面红耳赤,即便孩子服从了一方的教育方式,孩子的内心只有一半面对,另一半是逃避,毕竟另一位反方的家长就是孩子避风的港湾,为孩子埋下了侥幸的伏笔,这样的孩子总是左右逢源,不断挑起夫妻内战。众多矛盾一旦升级,日后父母离婚了,家庭破碎了,你也不用为孩子麻木不仁、无关痛痒的反应感到震惊与不解。

     7、把父母当成摇钱树:

     若金钱对孩子而言太容易到手,想买东西,想花钱时只要他们摇一摇、吵一吵、闹一闹,钱就掉下来了,不让孩子明白金钱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赚取的,他的内心世界就会步入心智的误区:父母的一切财富就是自己未来的财富,孩子没有负重的人生就会变得百无聊懒,无欲无求,游手好闲的日子孩子并不会感受到幸福,只能不断侵蚀他感恩父母的心灵,欲望的膨胀最终让他把父母变成最大的敌人,人性都是贪婪的,欲望得到满足,他会得寸进尺、变本加厉;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翻脸不认人,逆反、暴躁、甚至偷拿家长的钱,离家出走,或结伙偷窃抢夺,危害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这种不良的家庭教育才是少年犯罪的最大温床。

     8、永远站在他这边

     当你自始至终永远满足他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时,你会发现一次的拒绝,就足以对他造成伤害,他感受到的是极大的挫折感。家长站在孩子这边固然是好的,如果出于自私、无知的袒护,总觉得别人对自己的孩子有偏见,会造成他日后一生多少问题吗?那家长就等着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帮他解决吧,他就成了问题的制造者而不是解决者,家长一旦感觉到力不从心,他的心智和心胸已经被家长塑造成型,说不定哪一天你的几句逆耳忠言或老师的几句批评,他就会出走,严重的会自残、自杀,目前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已经出奇的严重,数目惊人,而且年龄已经渗透到了十来岁的孩子。

     9、我就是拿他没办法

     上面八个字家长不要轻易说出口,一旦说出口后果就会很严重,那就说明你缺失了教育能力,家庭教育临近了失控的边缘。13岁以前的孩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通过耐心疏导和说服教育,孩子还能领会家长的良苦用心,要想彻底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家长以往的“教养”方式和教育心态。不要把你拿他没有办法当成口头禅,说得多了自然会小看你,孩子觉得家长没有了实力,而自己实力强大,孩子更不会尊重你的教育,既然你没有办法,那就干脆让你一辈子没有办法好了,欺负的就是你,因为家长之外的任何人他欺负不起,人家不吃他那一套。孩子再大一些,就像长大了的小树,支支叉叉的也随之长粗,就像十指连心,动他哪一根他都会痛,想抓抓不住,撒手又不敢,最纠结的其实就是教育风险问题,若你一次又一次拿没办法这句话为自己找台阶,当孩子还没有闯大祸犯大错,连警察也不会有办法的,等孩子终于长大了,翅膀更强硬了,一旦触犯了法律,办法就全部掌控在了警察手里,你最怕看到的结果,也是你的没办法提早让孩子走上了不归路罢了!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云儿科咨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