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梦想,实现人生价值连载7——解开心结治未病
2014/11/9 简易养生堂
中医常说:“上医治未病”,那么,究竟什么是未病,以什么形式表现,又怎么去医治呢?遍查医书,对以上问题的论述并不多,且语焉不详,不甚了了;遍访名医,也多含糊其辞不得要领,近代四大名医皆以辩症治病、手到病除、医治已病而成名。一些人认为“医未病之病”就是“没病防病”,将其简单归为“预防医学”的范畴,这种简化显然是错误的。还有一些人认为未病只是一种精神、思想、情感、意识上的病,不是身体上的病。事实上,未病对人的影响非常大,不仅表现在情志上,也表现在人体上。
自古就有“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忧思伤脾胃、惊恐伤肾”之说。《岳飞传》中,牛皋因擒住金兀术过分高兴,大笑而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结果周瑜仰天长叹,大呼“既生瑜,何生亮”,悲愤吐血而亡;还有《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思虑过多,整日以泪洗面,伤了心、脾、肺,结果得肺痨而死。
这些都说明,身心从来就是一体的。喜、怒、悲、恐、惊,无论哪种情绪,一旦过度,都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影响。情绪、情感在人体上留下的痕迹是以“结”的形式存在的,而这些“结”正是以后生病的根源,也就是说:未病不仅是表现在思想、情志上的病,也是身体上的病。而“结”正是未病在人体上的表现形式。
人体的脏腑其实有虚实两套,病气最初以“结”的形式在脏腑虚位聚集,在这一时期,患者自身也许还感知不到,或者即使躯体已有所反应,到医院却查不出毛病;病气在虚位上聚集到一定程度,方才反映到脏腑的实位上,形成器质性病变,即为“已病”。如伤心结、悲气结、忧思结、抑郁结......这些结,如若没有及时化解,久而久之便会转变成已病。
我在会馆几个月的时间,触摸过若干人的肚子,绝大部分人的肚子都有各种各样的气结,多数的“结”集中在肝区、心肺区和脾区,有些结呈团状在体内游动,有些结呈条状占据一方,偏向脏腑哪个区域,那个区域相对应的脏器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果不及时化解这些气团,久而久之就会引发脏腑器质性病变,可怜的是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一味的相信医院的高科技检测仪器,而医院的检测仪器在这个阶段很难检查出病状(因为并没有成形,即所谓的肿瘤),往往因此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原本通过简单的手法进行脏腑调理,再配合心理疏导就能解决的问题,却没有几个人相信,真是可悲。
大道医学——自医医人QQ群:82768193(学习大医精诚,自医医人)。
个人 QQ号:410921969(居善地)
个人新浪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wangyingnuo2014
微信公众号:简易养生堂
个人微信号:jianyiyangsheng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简易养生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