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应该是这么用,你用对了吗? | 医案
2016/8/23 肖相如频道

     病例概况

     辛巳年仲秋,青溪胡和清令正,35岁。

     患寒热1月有余。延数医治皆不效,病趋恶化,转请管老诊治。

     症见面赤壮热,口渴饮冷,便血色黑,狂躁无羞,欲裸体伏于井水中为快。

     诊其左脉见伏,右脉虽浮大但按之无力,舌苔灰黑而润。

     诊毕患者要喝冷水,便以生梨与之。初似迫不及待,食至一半,即不欲食,强使食之,旋即吐出。以指探其所吐,但觉冰冷。

     管老遂曰:“此真寒假热也,须急回其阳。”

     处方:熟附子10克,淡干姜6克,炙甘草6克,参须10克,川黄连1.5克,肉桂6克,五味子5克,童便1盅

     煎后冷透频服。

     1剂尽,狂躁即止。次日复诊,但见形寒身倦,两脉沉细无力,舌苔白润。原方续进1剂,诸症悉除。再以理中、六君调理半月而愈。

     按 语

     此为管光炜先生医案。

     真寒假热之证,每有“毫厘千里”之差。非心细者无以洞察秋毫,非胆大者不能力挽其险。

     管老说:“此案虽见热势猖獗,但脉伏苔润,即知为阴寒盛于内,虚阳格于外。然壮热喜冷,狂躁声粗,真假尚难厘定。故令食生梨,观其初喜后厌,且所吐冰冷,则知无误,故放胆给以温中回阳。

     方以四逆汤加参、桂温里回阳,佐五味子以收敛浮阳,少用黄连,并使冷服,乃反佐以防格拒致吐也。而童便一味,使阴阳得以和合,故尽剂狂躁即止。若见壮热狂躁,便以寒凉攻下,必致孤阳外脱,绝汗而亡。

     本文 摘自:管济生.老中医管光炜经验举隅.江苏中医杂志,1997(6):1。由篮子整理编辑,仅供学习交流,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痛经第一方:当归四逆汤

     附子,我们都能用吗?

     “辛凉解表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之“解表”质疑

     进入主菜单点击 已发精选可查看更多“肾病肾虚”,“两性”,“伤寒”,“医案”和对中医讨论的相关文章。

     健康|快乐|自由

     中医肖相如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