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指标高就是得了癌症?
2016/4/28 中国抗癌在线

     见证革命友谊的时刻到了,还不快去关注我们

     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体检季,在形形色色的体检指标中,肿瘤标志物因为和肿瘤挂钩,显得格外“扎眼”。肿瘤标志物数据异常需要引起重视,但并不代表就得了癌症;相反的,一些很容易被忽略的常规数据,也许埋伏着身体的“定时炸弹”。

     33岁的孙女士近日参加了单位的体检,体检中心工作人员的一个电话让她胆战心惊:“你有一项肿瘤标志物指标偏高,是和消化道有关的,建议去医院复查一下。”“我是不是得癌症了?”当天,孙女士就来到医院的专科门诊,哭着问医生。

    

     孙女士的异常指标是肿瘤标志物中的一项CA72-4,相关肿瘤主要是胃肠道肿瘤,它的正常值范围为0~6.9u/ml,但她的结果是35u/ml。

     到医院复查后,专科医生告诉她,肿瘤标志物指标高一些,并不代表得了肿瘤,各种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数据升高,但复查很有必要。他给了两个方案,如果特别不放心,就把胃肠镜以及和该指标有关的检查都做一遍;或者先做一下和该指标最直接相关的胃部检查,半个月后再查一次肿瘤标志物,看看是否恢复正常。

     孙女士选择了第二种方案,先做胃镜。胃镜的活检结果出来了,她患有胃窦炎,CA72-4的指标偏高很可能与之有关。医生给她开了些治疗的药物,并让她半个月后再查一次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标志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多胺、癌基因产物等。这些物质在正常成人中不存在或者是在癌症患者中出现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肿瘤标志物检测呈阳性不一定就是肿瘤,而仅仅是一种提示和信号。同时,肿瘤标志物检测呈阴性不一定就能排除肿瘤,因为有些肿瘤会引起肿瘤标志物检测假阴性。专家提醒,该检测手段对健康人群筛查作用有限,更适用于高危人群及年龄40岁以上群体的肿瘤筛查。

     癌症检查手段

     duersi

     目前,癌症检查的常用手段主要是生物物理检查和组织细胞学检查。生物物理检查主要包括B超、内腔镜、CT、MRI及X光、核素显像等,这些检查方法一般只能发现直径1~2厘米的肿瘤。

     而一个肿瘤细胞倍增到如此大小的团块,至少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个时候,细胞大约已经有109个;组织细胞学检查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但一般是在生物物理检查之后,才可通过刮片、穿刺或手术活检取得标本。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肿瘤细胞在癌前病变时,会产生表达肿瘤异常的蛋白质,而且多数肿瘤从癌前病变发展到0.5厘米以上的占位性病变,需要5~10年的时间。

     因此,如果能够在这段时间内运用检测技术,早期检测到患者血液中肿瘤所表达的异常蛋白质,就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获得早期治疗的良好效果。

     1、40岁以上健康人群;

     2、身体出现了“癌症信号”者;

     3、严重污染厂矿企业的从业者;

     4、长期接触致癌物质人群;

     5、癌症高发区或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

     赞一下了

     地址:北京朝阳区化工路官庄路100号

     电话:010-67360406,4006756365

     官网:www.wdzhongliu.com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一更多精彩一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抗癌在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