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造成什么后果?
2016/6/21 中国抗癌在线

癌症从40-50年代的鲜为人知,发展到80年代的尽人皆知,现在几乎每一个人都感到了癌症的威胁,可见癌症的严重性。癌症的病因虽然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但是起码有两点各国的科学家们认识是一致的:即80%以上的癌症是由外环境因素引起的。癌症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而引起的,绝非单一因素所致。每个人的患癌概率为22%,能不能避免在于后天对健康的重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癌症的发病率。

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不合理的膳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步入可单纯追求味觉享受的误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或爱吃什么就吃什么,是一种典型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吸烟:吸烟是人类的一种不良行为,它对健康可以构成多种危害,不仅会导致癌症,而且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3.心理紧张和压力: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关系,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心理因素是指人的性格特征、生活实践和应付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缺少运动: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繁重的体力劳动逐渐被脑力劳动所代替。电子计算机和电视的发明,几乎改变了一代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现在人们出门有汽车,上楼有电梯,办公现代化,家务劳动社会化,乃至于现代人走路都越来越少。所以科学家们不得不呼吁:生命在于运动。
5.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确实是癌症的一个危险因素,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现在癌症发病率增高与环境污染有确切关系。媒体确实报道过一些癌症村的问题,有个别地区在严重污染的情况下,周围居民的癌症发病率相对更高。另外,比如日本核泄露事件中,也属于环境污染,有可能导致当地居民的癌症发病率有所增加。但是对于公众理解的日常生活中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并没有这方面的证据。

肺癌——肺小结节切不切没那么简单
肺癌位居男性易患肿瘤的“榜首”。肺癌男性患者是女性的1.95倍。虽然目前还没有办法研究清楚肺癌的病因,不过大量研究资料都表明,除了长期大量吸烟以外,大气污染和烟尘中含有致癌物质与肺癌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很多患者朋友体检发现肺小结节之后,往往第一时间就想知道是不是肿瘤?要不要切掉?其实在临床上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肺小结节切不切并不是能断然决定的。从影像学上可以大致判断一个病变的性质,但并不是绝对,因为病理才是确诊的金标准。

什么情况下的结节应当做手术,对于外周型的病变,活检给人带来的损失可能更小。而对于偏中央型的病变,往往穿刺活检可以帮助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损伤,医生会减少患者所面临的风险。
对于老年患者,明确病理十分关键,切不可贸然手术。对于老年患者我们要求患者完善全面的检查,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进行CT引导下的穿刺。在不让患者面临肿瘤风险的前提下,尽量放慢步伐,有些病变可以随时间消散,有些病变可以通过穿刺排除恶性。减少创伤最根本的不是刀口的减小,而是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肺功能损失,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手术打击,可以结合中医中药治疗,减小副作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下一站不一定是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即先有病理性前列腺癌存在,然后从病理性前列腺癌向临床性前列腺癌转变。
前列腺局部组织中的双氢睾酮是激发良性前列腺增生和临床前列腺癌发生的罪魁祸首,但增生与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理进程。到目前为止,只有雄激素能促使病理性前列腺癌向临床前列腺癌转变的证据,并无促使产生新的前列腺癌或良性前列腺增生向前列腺癌转化的证据。病理解剖发现,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生在围绕尿道周围的前列腺组织,而前列腺癌多见于前列腺的外周组织。这说明两者在发生机制上明显不同,两者之间一般不存在相互转化的情况。

不过,应当警惕的是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有时都以排尿症状为主,有相当部分前列腺增生病人合并有前列腺癌,使临床上容易产生误诊与漏诊。在约10~30%的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病人中发现前列腺癌,此类肿瘤称为前列腺偶发癌。因为是早期,所以这部分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效果好。因此,老年男性出现排尿症状,千万不能想当然认为是前列腺增生,一定要到正规医院专科检查以排除前列腺癌。
肝癌——防肝癌也别放过丙肝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总体上看男性多于女性,而且属于高发病。在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发布我国癌症流行数据显示,男性肝癌患者是女性的2.8倍。

很多人以为,丙肝像乙肝一样,感染后如果没有症状,就是病毒健康携带者,不需要进行治疗。其实丙肝不存在病毒健康携带者。丙肝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坏是一直悄悄持续着,直至肝脏出现硬化或恶变成肝癌后才出现相关症状。它的潜伏期可长达15至20年。丙肝患者的肝硬化肝癌转化率比较高,丙肝病毒慢性感染与肝硬化及其肝癌高度相关,造成肝硬化和肝癌的速度比乙肝更快。很多丙肝病人早期未发觉,六七十岁发觉时可能早已造成肝硬化和肝癌。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减轻病毒的伤害。
胃癌——别怕,癌前病变就是开车上高速
胃癌青睐中年男性,在胃癌的发病人群中中年男性是胃癌的“主力”。
门诊中有很多患者,因为检查出一些属于癌前病变的胃炎就变得非常焦虑,就像被老天下了判决书。其实胃癌前病变并不那么可怕。打个比方,人走在街上都有被车撞的可能,开车在高速发生车祸的风险要更高,但是就绝多数人来说,在高速也基本是安全的。风险处处都有,都有可能致命,看怎么应对了。慢性胃炎就是我们在大街上遛弯儿,萎缩性胃炎就是你在过马路,胃癌前病变就是你开车上高速了。而熬夜不规律饮食,吸烟饮酒就是你不遵守交通规则,随便闯红灯和变道。都有可能被致命,但概率不一样。也许总闯红灯,但都没有遇到交通事故,但回头总结,遇到交通事故的,往往是闯红灯的。

所以,被诊断出为癌前病变不要慌,积极治疗,不再折腾自己的胃是完全可以避免期发展成胃癌的。吃饭看似是个小事,其实有大学问。有一个口诀,就是皇帝早餐,富人午餐,乞丐晚餐。就是早晨吃得要丰富多彩;中午是三餐中量最多的一餐;而晚上少吃一点。并且,规律饮食的时间也很重要,早饭最好在8点以前,午饭在下午1点之前,晚饭在晚上7点之前。
直肠癌——肠镜检查是靠谱侦察兵
由于受欧美饮食习惯的影响,以前认为亚洲人发病机会较少的大肠癌在我国发病人数急剧上升,患直肠癌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一般大约40~50岁。所以,中老年男性一定要定期到医院体检、排查。

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结直肠癌(大肠癌)的最有效手段,不仅可清晰地观察肠道,并可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及微小结直肠癌的发现与确诊。
癌症已经被很多科学家定义为生活方式病,目前从我们国家癌谱发病情况来看,排前十位的癌症,包括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胰腺癌等等,都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
如果对致癌原因做一个细分,第一位的就是生活方式,已经有确切的研究数据显示,75%的癌症与生活方式相关。其他的家庭史、感染病毒、药物、环境污染、食物污染,这些都差不多,但每个地区、每种癌症会有不一样的诱发因素和危险因素。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郑伟达教授表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变不良习惯,远离癌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抗癌在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