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胃癌傻傻分不清?点这里!
2016/9/7 中国抗癌在线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把胃炎误以为是胃癌所以整天担心受怕,本来不严重的疾病,也会因为心理作用,持续恶化;有些人则把胃癌误当成胃炎所以就不把它当一回事,以为不严重,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对自己所患疾病有疑惑的,还是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最好。

胃炎与胃癌
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胃炎常见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后者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黑便。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本病常见于成人,许多病因可刺激胃,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本病。胃炎很好纠正和改善的,只要您改正一些不良饮食习惯,积极改善个人生活规律和节奏,饮食上加以注意,或者配合一些治疗胃炎的药品,很快就会痊愈了。

另外,胃炎中有些疾病如:胃息肉、萎缩性胃炎等还有可能转变为胃癌,所以,要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注意饮食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胃炎和胃癌区别还是很大的,但是症状上一般容易混淆,需要借助于胃镜或者钡餐等相关检查加以区分,早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非特异性的、类同于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黑便等。 进展期胃癌(即中晚期胃癌)症状见胃区疼痛,常为咬啮性,与进食无明显关系,也有类似消化性溃疡疼痛,进食后可以缓解。主要表现有上腹部饱胀感、沉重感、厌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消瘦、贫血、水肿、发热等。贲门癌主要表现为剑突下不适,疼痛或胸骨后疼痛,伴进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难;胃底及贲门下区癌常无明显症状,直至肿瘤巨大而发生坏死溃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时才引起注意,或因肿瘤浸润延伸到贲门口引起吞咽困难后始予重视;胃体部癌以膨胀型较多见,疼痛不适出现较晚;胃窦小弯侧以溃疡型癌最多见,故上腹部疼痛的症状出现较早,当肿瘤延及幽门口时,则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幽门梗阻症状。

知道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假如出现类似症状,建议到专业医院进行X线钡餐、胃镜检查、B超等检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个了解。
胃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有个逐渐演变的过程,那么胃炎是怎样逐步演变为胃癌的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胃癌的发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胃癌的发生并非是由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骤然转变为癌细胞,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发展为胃癌之前,常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癌前变化过程。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恶性贫血及巨大胃黏膜肥厚症等,就属于胃癌的“癌前疾病”,它们将使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其中最常见的当数慢性萎缩性胃炎。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郑伟达教授介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较复杂,部分可能与吸烟、酗酒或用药不当有关;部分由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发展而来;还有部分属自身免疫病。作为一种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进一步发生肠上皮的异常增生而癌变,癌变率与其病史长短和严重程度有关。因此,确实有一部分患者可能走上“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这条路。
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胃炎都能够引起胃癌。
一般认为,浅表性胃炎通常不会恶变,而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最为密切。不过,单纯的萎缩性胃炎只是胃癌的背景性疾病,当其进一步发展出现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时,就被视为癌前病变,其中约10%会转变为胃癌。
长期观察表明,上述过程是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一般需要10~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多因素促进了这一模式的发展,如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生活习惯、精神压力等。其中幽门螺杆菌可能起先导作用,它可使萎缩性胃炎发病总体提前,促使病变扩大和进展。从而缩短了癌变的过程。
认真对待和防治慢性胃炎,尤其是积极治疗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是避免胃癌的重要预防措施。

得了胃炎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急性胃炎患者
急性胃炎是胃黏膜急性的,可逆性的病变,可因化学(烟草、烈酒、 浓茶、咖啡、药品等)、物理(过烫、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X射线照射等)的刺激或由于接触细菌或其毒素引起的,病程一般较短,1-2天好转,预后良好。一般分为单纯性,腐蚀性,感染性,化脓性和出血糜烂性胃炎五种。
患者饮食养生保健原则:
1、患者在急性期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因失水较多,在饮食上应注意补充大量液体,可供给鲜果汁,藕粉,米汤,鸡蛋汤等流质食物,并应大量饮水,以缓解脱水并加快毒素的排泄。
2、待病情缓解后,可给少渣半流食,逐渐过渡到少渣软饭。饮食内容 应无刺激,少纤维,如大米粥,面片汤,并可适量选用馒头干等。
3、补充适量蛋白质。
4、为减轻胃肠负担,应少食多餐,一日进餐5-6次较为适宜。烹调上 可采用蒸、煮、烩等方法,以利消化吸收。

二、慢性胃炎患者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的炎症性或者萎缩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现代医学将本病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肥厚性胃炎四种。
一般认为,引发慢性胃炎的致病因素有:急性胃炎迁延不愈、细菌感 染、药物刺激、饮食不当、鼻咽口腔的慢性病灶、胃酸缺乏等。
饮食保健治疗原则:
1、应设法消除诱发因素。如彻底治疗慢性胃炎,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及药物,治疗口腔及咽喉部慢性感染等。
2、进食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如半流质或少渣饮食。
3、少量多餐,忌机械性、化学性刺激的食物和生冷的食物。
4、宜供给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嫩叶蔬菜。
5、凡胃酸过多者,应禁食浓鸡汤等浓缩鲜汤、酸性食品、大量蛋白质等,避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宜进食豆奶,菜泥,粥等。所以注意上述疾病的控制治疗,对慢性胃炎的恢复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胃炎要注意事项
1、饮食习惯是胃炎保养的关键。因此胃炎的调理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2、要避免吃过冷、过热、过硬等对胃部刺激大的食物,这些食物很容易导致胃痉挛、胃粘膜损伤、磨伤等。
3、要注意饮食卫生。胃炎患者在饮食上要忌讳不洁饮食,做好卫生工作,更好地呵护胃部健康。不洁饮食
4、要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情。愉快的情绪让整个人都会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之中,俗语说一笑治百病。好的心情会可以让胃炎更快地好起来。
5、要保持适量的运动。每天都抽一点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体抗力,有助于胃炎病情好转。

四、慢性胃炎老人生活的禁忌
1、忌烟酒,吸烟后,烟碱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对胃粘膜产生有害刺激作用,过量吸烟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引起胆汗返流,使胃粘膜受损,并影响胃粘膜血液供应及胃粘膜细胞修复与再生,所以要戒烟。酒精可直接破坏胃粘膜屏障,使胃腔内侵入胃粘膜引起粘膜充血、水肿、糜烂。
2、精神紧张是慢性胃炎的促进因素,应予避免心情上的不安和急躁,容易引起胃粘膜障碍和胃机能障碍。所以应尽可能地避免情绪上的应激反应,解除紧张的情绪。平时做到遇事不怒,事中不急,急中不愁,保持心情舒畅,对胃炎的康复极有好处。
3、忌生活无规律及过度劳累,注意适当的休息、锻炼。体育锻炼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排空,使胃肠分泌功能增强,消化力提高,有助于胃炎的康复。
4、有慢性肝病、糖尿病、胆道疾病时,可使胃粘膜局部防御功能降低、胃功能紊乱而发生胃炎。另外扁桃体炎、鼻窦炎、龋齿感染等造成的带菌分泌物下咽,常可使胃粘膜屏。

因此,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预防疾病,早检查早治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抗癌在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