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你知道56个民族如何过“除夕”吗?
2016/2/7 全球医院网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不同,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扒一扒各民族都有哪些“除夕”文化。
汉族 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汉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真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年夜饭,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起于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白族 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为守岁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活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挑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塞球、演地方戏等。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哈尼族
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跳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
高山族台湾高山族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作”芥菜“,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菜里,象征着长生不老。
满族年三十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主食有糯米粉或成粉包制的饺子、火烧、豆包等;传统年菜有鲜美的血肠、煮白肉及别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征吉庆有余的鱼菜更不可少。子时还要吃一顿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壮族
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饭,以示来年要丰收。这种饭叫“粽粑”,有的长达尺余,重五六斤。维吾尔族年节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干等做成的“普罗”,用面粉、羊肉、洋葱等做成的“匹提尔芒达”(包子),用带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面团抻成的“兰曼”(抻面),以及与汉族馄饨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尔”等。此外还备有多种民族传统糕点和小吃食,如“艾西姆桑扎”(圆盘馓子)、“亚依玛扎”(花边馓子)、“波呼萨克”(炸吉皮)、“沙木波萨”(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拉祜族
每至除夕必做糯米粑,其中有一对做得特别大,据说象征太阳和月亮,用以祈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果实累累。

非常期待您的关注

▏关于我们▕
提供简单,严谨,可依赖的健康信息服务
微博:@全球医院网
微信:webqqyy
官网:www.qqyy.com

点击左下角查看更多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全球医院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