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夸你还是在毁你?这些话都是套路!
2016/7/20 北京华德眼科医院

有没有因为你的一句话,孩子反而更叛逆了?
让宝贝们听话,也是需要有套路的↓↓↓(学龄前儿童)
1、要用正面的语言。比如,在超市,家长不想让孩子到处跑,就要正面和他说“人多的地方,请你拉着妈妈的手”,或者“你跑这么快,妈妈很担心,请你慢慢走”。孩子乱扔玩具,别说不要扔玩具,要说“请把玩具轻轻的放在箱子里”,然后给他示范玩具是怎么放的。”

“
2、就是要说清楚。比如家长希望孩子早睡,就要明确告诉他,我们希望你八点半睡。如果希望孩子不挑食,那就不能只说“吃饭乖一点”,而是清楚地告诉孩子“喜欢的多吃一点,不喜欢的少吃点,哪种菜都要尝一尝”。”

“
3、一次只讲一件事。说的话要容易记住,不要太长。而且还要确保孩子在听。有时候他可能走神,你可以让他看着你的眼睛,告诉他该做什么。”

“
4、要确保你的指令是合理的,就是你说的话孩子是能做到的。比如,你让一个三岁小孩自己去买早餐,肯定不合理。但你让四五岁的孩子和你一起收拾玩具就没问题。”

“
5、发出指令的时机要合适。比如,有的孩子一到超市就什么都要买,不给买就哭。这时候,家长就不能到超市在发出指令了,而是没去超市的时候就要和孩子商量好规则。在还没去超市的时候,孩子还没到那个环境,是很容易接受规则的。当然,孩子到了超市可能会变卦,这时候家长最好的做法就是温柔坚定。怎么做呢?就是态度一定要平和,但原则要坚持住。家长可以和孩子这样说:“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不过我们刚刚已经约好了,这次是不买的,我愿意和你一起遵守约定。””

“
6、当孩子习惯了,不听话的时候,家长要在发出指令的同时,发出警告。你可以这么说,比如,如果你不能按时上床,你将没有故事可以听。然后可以提醒他一两次,如果孩子还不听,就让这个后果自然的发生,取消他听故事的权利。”

上面几点,就是一些和孩子沟通的原则方法。当然,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怎么说让孩子更听话,还是要从实际出发。而且,家长和孩子沟通,并不是为了控制孩子,而是要帮孩子更好地成长。

是哪句套路话毁了孩子的学途?↓↓↓

这句不痛不痒的话是毒药
“这孩子特聪明就是学习不用心,他要是认真起来学习成绩肯定好!”
有没有说过这句话?没说过,至少也听过。与之抗衡的经典神句还有不少:
“他不是不会做,就是粗心、马虎。”
“都会,就是考试有点紧张。”
“我特美就是管不住嘴,我瘦了肯定是范冰々第二。”
……
情人眼里出西施,家长眼里出学霸。每逢期末尤其是考试结束后,这些话的出现频率之高,恐怕超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句不痛不痒的话是毒药,不知道毁了多少孩子,满足了多少家长。你跟谁家孩子有仇,你可以跟他这么说。在知乎上,有太多人因为这句话志大才疏,人生潦倒而艰难。
“我就是被这句从小说到大,还自我感觉良好的小2!你们千万不要给孩子灌输这种思想啊!”
“我表妹就是典型的例子。姑父天天都这么说她,导致她现在动辄便说:‘我就是没好好学,不然肯定比我姐厉害,我姐那么笨都考上大学了’。天知道考大学根本不是靠聪明,若我姑父不这么说,也许她也不会自我感觉这么良好。”
“堂哥就不但聪明而且还懂得努力的,我是不聪明但是傻学的。现在我的薪水恰好等于堂哥每月上缴的个人所得税。”泪奔一会儿!

套路玩得太深,就怕家长当真
为什么家长和老师喜欢给孩子注射这剂“毒药”?
一位老师坦言:“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因为它是安慰家长的不二选择,夸你家遗传好、聪明,实则是满满的无奈,甚至有时是一种嘲讽。套路玩的太深,就怕家长当真。”
家长在说这话时感情则是复杂的。有期许,有无奈,有自我安慰,甚至夹杂着自豪和骄傲。言外之意是:我孩子聪明,只是贪玩,等我孩子好好学习了,肯定比你孩子学习好。
无论如何,它暴露了家长教育孩子的失职——你家孩子是聪明,但是谁把一个聪明孩子的学习兴趣抹杀的一干二净?是谁把一个聪明孩子的学习态度搞得不端不正?
一个聪明的孩子没学好,相当程度上是家长的问题。因为孩子都有惰性,需要引导和监督,而家长没有尽到责任。这样评价自己孩子的家长,根本没有花心思了解孩子的内心状况,对如何帮助孩子学习也不甚了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学习不用心之果,一定有家长教育不称职之因。
然后,孩子不爱不学习了,开始逃课了,开始学你整天玩手机电脑了。你们就突然觉得,咱家的乖宝宝怎么了?是因为孩子心理变化太快?
然后,你们就认为,一定是宝宝暂时不想学了,只要他想学了,那么聪明的宝宝一定能学好!
对于这种家长,我的态度就是:呵呵。

我怕努力了却没有想要的效果
这句话为何这么毒?
它会给人一种错误的认识:聪明比勤奋高级,智商比努力牛逼,聪明是重要的优点,而不用心是次要的缺点。潜移默化之下,孩子很容易轻视勤奋的力量。哪怕原本有这种能力,也会忽略这种能力的价值。
它会给孩子无路可退的感觉:如果努力学习成绩还是上不去,那么就会被家长和老师视为不聪明;为了维持聪明的形象,孩子就无法全力以赴。孩子失败的退路被堵死了。
长期被评价为“学习不用心,认真起来学习成绩肯定好”的孩子,很容易滋长“表演型人格”,需要活在别人的夸奖中,从来不肯也做不到全力以赴。他们的成绩通常不坏,但不可能名列前茅,即便如此,他们却看不起那些日夜苦读的学生。
他们的心态是:我还没有尽全力,尽了全力就可以把他们甩得远远的。事实的真相却是:他们永远也尽不了全力,他们需要维持自己“学习不用心但依然成绩不赖”的现状。更重要的是:他们担心万一尽了全力,却并没有成为顶尖选手,他们受不了这种打击。
一位网友回忆道:“回想曾经的我,年少青春,些许自卑,唯一能够安慰的便是长辈的夸奖:这孩子聪明。但是后来发现,自己即便努力学习也比不上某些贪玩的孩子,那一刻才明白,原来我并不是那么聪明。那该怎么办呢?更聪明我是办不到了,为了这小小的可笑的骄傲,只能偷懒。你看,我只是懒,并不是我不聪明。”
无独有偶,另一位网友说,读高三时,班主任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现在再不认真学习,真的就可惜了你聪明的脑瓜。“我一直以这句话为傲,殊不知这句话简直是毒药,让我沉溺在表现我的聪明中,而不敢真正努力。我怕努力了却没有想要的效果,我也怕自己没有别人想象中的那样聪明。”
直到长大后,吞下了种种失败的苦果,那些“聪明而不不用心”的孩子才真正发现,持之以恒的努力是世间最大的智慧。

宁愿让自己孩子“傻”
按照现在的生育情况和营养水平,一个班50个小孩至少40个是聪明的,因此单单聪明毫无竞争力可言。
令人感慨的是,现在很多学生都以不努力但成绩好为骄傲,并以此为资本嘲笑努力的学生,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风气。
“这孩子特聪明就是学习不用心,他要是认真起来学习成绩肯定好”适合那些自卑的孩子,对于那种有些傲慢的儿童,这种话绝对是一种纵容。对于后者,一定要教会他努力有多么重要,用心有多么重要,养成认真的习惯有多么重要,养成优秀的习惯有多么重要。聪明是不需要鼓励的,而用心才是需要鼓励的习惯和难能可贵的优点。
在老师眼里,成绩好的从来都是踏实好学,成绩差的从来都是很聪明不爱学习。高中时,有一次去办公室交作业,听到两个老师的对话:
甲老师:那个××还蛮聪明,就是不愿意搞学习。
乙老师:那就是蠢!只有蠢的人才不懂得去努力!
这个时代不缺聪明的人,用心的人却不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却没有意识到有时候专注、认真这些品质,才是把事情做好的决定性因素。

你都不努力,孩子为什么要努力?
培养孩子勤奋的习惯,关键在于:趁早。
勤奋是极难培养、极易丢失的能力,需要时时刻刻与人类与生俱来的惰性作斗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如果任由惰性日复一天地滋长,那么在这场交锋中,勤奋很有可能落败。
很多“聪明而不用心”的孩子后来发现,努力原来是一件那么困难的事。
“我从来都没办法专注做一件事很久。直到现在我还没能维持努力的状态,经常偷懒睡懒觉。我开始由衷地敬佩那些一直努力从不放弃的人,我才懂得其实努力也是一种天赋。”
“我觉得自己只要努力就会取得成绩,但是我从来就没有努力过,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努力,根本就不知道努力到底是什么东西。”
“很多人夸我聪明,但是没有人告诉我努力是什么。而当开始有人告诉我需要努力的时候,不好意思,我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努力。”
家长光说没用,还需用自身行动去帮助孩子。一句“用心”其实包含了很多的细节、细心、耐心、坚持不懈、抵制诱惑、克服困难,需要一条一条的做好。家长需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家长光说没用,还需用自身行动去感染孩子。很多家长也从来就没有努过力,他们也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努力。身教胜于言传,家长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自己本身就不想学习新知识,或为自己找各种借口:已经上岁数了再努力也是白费(怎么会白费?努力过的人生总是有所不同);学习是你们年轻人的事(做个知性的长辈,孩子才更易接纳你的建议)。你自己都不努力,却让孩子加油,这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倘若上一代人还不幡然醒悟,下一代也会继续如法炮制。
好吧,抛开沉重的教育话题,开心一笑不过是分分钟的事!
下面一句话毁小清新的段子来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小清新,
这些年,一言不合就毁清新!
这波小清新有毒……
NO.1 题库小清新
我没有去过你的城市,

请问:在如何“对不起”中加两个字,让他变成一个最为悲惨的故事?

NO.2 吃货小清新
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

从前有只丑小鸭,很丑,不过人们发现她虽然长得丑,

NO.3 歌词小清新
如果你一层一层的剥开我的心,你会发现,

如果你还要一层一层剥开我的心,

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在街角的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是什么让你走上好声音的舞台?”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你知道,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倾倒,

今天因为大雨而迟到的小伙伴,都来默默的点个“大拇指”吧!
北京华德眼科医院
1.微信预约:发送“姓名+年龄+联系方式”至此微信公众号
2.电话预约:4008-900-222、65863787、65862720
3.官网预约:http://www.bjpryk.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北京华德眼科医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