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那“碘”事:我们一起回忆「加碘盐」与「碘缺乏」的故事
2016/5/14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最早听到“碘”的说法是在初中的生物课本上,关于甲状腺肿大的介绍,还记得“碘”“大脖子病”“海带”“加碘盐”这些字眼。5月15日是「防治碘缺乏病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关于「碘缺乏」的故事。有“碘”来头碘是我们身体内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有“智力元素”之称。碘缺乏病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病因明确,并且可以造成精神发育障碍和脑损害的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列为世界三大营养素不良疾病之一。

     碘缺乏的危害孕妇缺碘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而且容易造成死胎、自然流产和早产。缺碘的胎儿特别容易受碘缺乏的危害,不仅会造成先天畸形、单纯性聋哑,更重要的是引起不可恢复的大脑发育损害,重者呆傻、矮小、聋哑、瘫痪,轻者智力低下,影响学习。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严重碘缺乏会引发地方性克汀病。表现为聋、哑、呆、傻。

     补碘要因人而异哪些人群需要重点补碘?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都需要重点补碘。只有这样,碘营养水平才能满足生理需要,才能基本保证孩子的智力发育。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对碘缺乏更加敏感。幼儿和青春期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较快,体内需要的碘也就多。哪些人群不需要补碘?非缺碘地区的居民不需食用加碘盐。像山东菏泽地区的一些县,属于高碘地区,已经取消了强制补碘。还有以海鲜为主食的渔民,据计算,日摄入海鱼750克以上的人群,就不需要再补碘了,但这种食量几乎很少人能做到。另外,已经患有甲亢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不需食用碘盐,因为补碘会加剧病情。如何知道自己该不该补碘?最准确的方法就是前往医院进行“甲功三项”检查,通过人体血清里的甲状腺素含量来测定人体内的碘含量,从而判断自己该不该补碘。另外,除了甲亢患者、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癌、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甲状腺疾病的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这些群体需要遵医嘱判断是否食用碘盐外,通常来说正常的人都可以正常摄入碘盐,无需担忧。

     科学补碘,健康不止一点点补碘的措施主要有碘盐、碘制剂、富碘食品等方面。在食盐中加碘,是我国从1996年开始强制推广的,这一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碘缺乏病。按照我国食盐加碘量来推算,为满足成人每天150微克的碘需要量,应该摄入6-8克食盐。此外也可以通过服用含碘保健品和食用海带、紫菜、贝类等富碘食物补碘。我国预防控制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就是普及加碘盐,通过食盐加碘,我国已在2000年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碘盐覆盖率达到93.8%,居民户碘盐合格率达到87.1%。但食用盐是否会造成碘过量又是人们一直争议的问题,因此科学补碘,“碘”到为止是正确的选择。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