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停药,降血压这四“要”收藏好了!
2016/6/28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球与高血压疾病相关的死亡人数约有一千多万,高血压患者人数达到3.3亿,平均4个人中就有一人患病。常见高血压人群为40岁到50岁,近年来还有年轻化的趋势。但是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控制并不理想,控制率不足10%。高血压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疾病,一旦引发心梗、脑梗等有可能会导致偏瘫甚至是死亡,危害性极大。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吕新华主任指出,要有效控制血压,需要掌握正确的降压观念,坚持四“要”。
降压药要长效长效降压药能有效避免漏服情况,作用时间长,造成血压波动小。降压药清晨服用效果最佳,既能更好应对上午血压高峰,同时能降低夜晚降压药导致的低血压风险。 要注意的是,服用长效降压药的患者,家中也要备有短效降压药,当出现肾功能衰竭、心理衰竭等并发症时服用,短时间内降低血压,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服药要规律血压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的自我管理,吃药可不能“任性”。吕新华主任表示服用降压药时间要尽量固定,保持规律,不要测量血压后发现高了才服药,服药时间不规律。规律的服药时间能够避免两次服药间隔时间时长时短,造成血压的波动。

清晨是心脑血管时间的高发时间,因此最好在清晨起床后30~60分钟内测血压,然后服药,养成良好习惯。
降压要和缓降压可是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事,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不宜过快,一般2~4周内降至正常最好。高血压不是一两天就形成的,降压也不是一两天就能降下来的,降压要和缓,突然快速的降血压,危险性较高,尤其是老年人,如果降压过快可能会导致脑梗等并发症。“药”不能停随意停药在高血压患者中很常见,但是却是不理智的行为。停药者的理由有“是药三分毒”“偷懒嫌麻烦”、担心“形成依赖性”等。其实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吕新华主任说。降压药能够起到长期保护心脑血管,预防脑卒中和心梗等多项疾病的作用。确诊高血压后要按时服药,及时是血压稳定后也不能随意停药,要遵循遗嘱。五类人易得高血压●临床调查表明,高血压病具有明显的遗传特征,因此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要重视定期血压测量; ●超重和肥胖也是导致高血压的一大因素。资料显示,25岁~40岁以下人群,正常体重下患病率为11.3%,而肥胖者患病率达到44.5%;40岁60岁年龄段,正常体重患病率29.1%,而肥胖者高达54.1%;60岁以上人群,正常体重者患病率54.2%,肥胖者患病率为72.1%。

●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大者。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心理压力较大,加上缺少体力活动和锻炼,其发病率比正常人群要高。 ●高盐饮食和长期大量吸烟者。高血压的治疗1、大多数患者需要服用降压药长期规范化治疗; 2、降压治疗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大于65岁)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年轻人或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慢性肾病患者如能耐受血压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部分老年人和冠心病患者的舒张压不宜降低至60mmHg以下。 3、不盲目相信小广告或伪科学宣传;不能用保健品、保健理疗或食疗替代降压药治疗。
4、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温馨提醒:中老年人各项身体机能下降,再加上缺少锻炼,饮食不均衡等因素,“三高”、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因此对于老年的定期健康检查很是重要。定期体检能早期发现疾病,不坐以待毙,尤其要重视心脑血管疾病和防癌等方面的筛查。

相关文章推荐:
·关于慢性病的九大认知误区
·99%的人不知道:洗澡前第一件事不是脱衣服!
·谋杀肝脏的5大杀手,你再不看就晚了!


点击“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