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丨小龙虾的莫须有罪名
2016/6/29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问这个夏天最让吃货们惦念的食物是什么,绝对异口同声:小龙虾!!! 网友赞不绝口:根本停不下来!吮指回味!是唯一能让人放下手机的理由!是聚会、宵夜必点美食! 那么,问题来了!“小龙虾是污水中长大的”“小龙虾重金属超标”“吃小龙虾会中毒”“小龙虾是改造消灭尸体用的”……大哥,还能一起愉快的吃小龙虾不? 谣言漫天飞,关键是看你信不信,一起和体检君进入第二帕!辟谣!

     谣言一:小龙虾是什么鬼?虫子你还吃!小龙虾,大名“克原氏螯虾”,甲壳纲动物,人家是淡水小龙虾。原产地美国东南部,因此也叫美国螯虾,是具有食用价值的淡水龙虾品种,年产量占整个淡水龙虾产量的70-80%。 我国小龙虾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北、江西、安徽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生长在江、河、湖泊等水体中,数量在6万吨以上。现在市场上多数小龙虾都是人工养殖。

     谣言二:瓦刺!小龙虾是经过基因改造,消灭尸体用的?网上传闻说:“驻中国的日军生化部队因为要处理大量的尸体,将克氏螯虾经过一系列的基因改造,变成小龙虾,运到日军驻地担任起水体清洁的工作。” 这种说法相当荒唐。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才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上世纪70年代人类才开始DNA重组技术的应用研究,侵华日军搞基因改造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日本只是小龙虾进入东亚的跳板。1927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20只克氏原螯虾,目的是繁殖培养成为牛蛙的饲料。大约在1930年前后,克氏原螯虾又被引入中国,最早的养殖地在南京附近,很可能也是作为饲料用途。

     谣言三:小龙虾生活于污水中,是吃垃圾长大的!小龙虾食性杂、生命力强,能够在污水体中生存。水中的有机质、藻类、水草、水生昆虫、有机碎屑、小鱼、贝类、小虾都是它的食物。早期的小龙虾确实是在污水中长大的,但是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现在餐馆中的小龙虾基本上是养殖的。在养殖环境中,要根据生长需要,投喂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比如麦麸、豆饼、水生昆虫幼体等。 并且,小龙虾虽然能够忍受受污染水质,但是它们并不喜欢那样的环境。实验证明,小龙虾更倾向于新鲜的食物、清洁的水源。并且水质太差也会导致小龙虾繁殖困难、长得差、脱壳慢。

     谣言四:小龙虾体内重金属严重超标?除了外壳,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大多集中在鳃和内脏中,而鳃和内脏主要集中在头部,我们吃的尾部并无太多重金属,所以引起中毒的可能性不大。 监管部门在日常的抽检中并未发现小龙虾污染物超标的问题,也没有发现药残超标。 当然,吃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周围环境。大排档虽然爽,但卫生条件毕竟都很一般,所以最好找一些干净、正规的地方,最好看看卫生许可证什么的。实在不放心,自己做!

     谣言五:小龙虾携带肺吸虫,易造成“横纹肌溶解症”?南京的因“横纹肌溶解症”入院的事件中,流行病学家从病人就餐史分析,高度怀疑小龙虾是导致这一事件的元凶。但是专家对搜集到的样品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检测分析,包括致病菌、重金属、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激素、寄生虫、藻类毒素等,并未发现异常,也没有找到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物质,最终这一事件被定性为“哈夫病”。 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案例。接下来!是第三帕!!怎么吃小龙虾更健康!虽说网上流传的很多都是谣言,但是健康吃小龙虾,你还是要酱紫: ●坚决不吃死虾:小龙虾死后腐坏速度更甚于普通虾,会分解产生组胺等有毒物质,滋生有害细菌,使用后容易导致腹泻等肠胃道感染性疾病,危害身体健康。●小龙虾要清洗干净:小龙虾买回来后一定要用清水喂养24小时来让虾子吐出代谢物,制作前要用刷子洗净龙虾身体上的脏物,以及隐藏的大量泥沙和细菌肠线,再用清水充分地清洗2-3次。●小龙虾必需高温煮熟煮透:很多水生生物中都携带有寄生虫,预防寄生虫病,消灭细菌关键是要煮熟煮透,比较保险的做法是100度烧煮10分钟以上,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不吃龙虾头:虾头是吸收并处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积聚病原菌和寄生虫的部分,痛风病人不宜食用小龙虾。●以下食物不能与小龙虾同吃:不与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同吃;不与狗肉、猪肉、南瓜、鸡蛋等同食;不宜与啤酒同食。

    

     相关文章推荐:

     ·健康骑行,你我同行

     ·家家都有的神器!夏季用它空调费都省一半!

     ·夏季这样吃抗疲劳!

    

    

     点击“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