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汪培珽 )
2016/6/13 泰嘉运健康服务

     选自汪培珽《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

     您根本不知道,孩子多需要手足。

     我,也不知道。

     ——直到姊姊七岁,弟弟五岁时。

    

     我说过,我是那种糊里胡涂、没想太多就生了两个孩子的妈妈。

     当孩子还小时,我哪里有机会想到「孩子需要手足」这么不切实际的问题呢?

     只要孩子有半天不吵嘴、不争宠,给我安静的片刻,我就该吃斋念阿弥陀佛啰,

     哪还有闲情逸致去考虑什么相亲相爱、手足之情。

     我的两个孩子年龄差了两岁半,也就是说,当第一个孩子快两岁时,

     我就怀了第二个孩子。

     可是在当时,我能从生活中深深切切地体会到「孩子需要伴」吗?

     完全不会。

     因为孩子太小,父母很容易就误会一件事——以为孩子有父母的陪伴就足够。

     这种以为,就是整件事情最可怕的地方。

     因为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天和地;

     早上起床要妈妈,晚上睡觉要妈妈,好像世界上的其它东西通通不重要,

     只要有妈妈就好。不过,这也是事实啦!

     但是,等您一旦体认到「孩子需要伴」这件事时,即使只有一丝丝的察觉,

     通常生第二个孩子的最好时机都已经过了。

    

     第二个孩子出生的头一年,对老大来说,老二还只是个只能看不能陪他玩的样版戏,

     连吵个架都不行,只能称之为「心灵上的寄托」。所以严格来说,在老大四岁以前,

     您都可能误以为,有没有手足,不一定那么重要。

     刚成家时,我们为了生活,总是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想些眼前看不到的问题,

     日子就一天一天过去了。

     直到姊姊大约七岁,弟弟快五岁的某一天下午,我原本打算小睡一场午觉,

     没想到实在太累,一睡两小时根本起不来。

     但是,做妈妈的就是即使睡着了,心都还系在孩子身上。

     从头到尾,我都隐约听见两个小鬼,在外面吱吱喳喳地说个不停;

     一会儿声音出现在姊姊房间,一会儿两人又到了客厅,一会儿两人隔了老远还在喊话。

     您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绝对无法想象,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多话可说呢?

     好似时间如果没有尽头,两人的对话一定可以直到海枯石烂,仍不休止。

     自此以后,孩子愈来愈大,我就愈来愈发现到,姊弟俩在生活中的互相依赖性,

     或是说互相需要性有多么高!甚至高到超乎大人的想象很多、很多。

     下雨天,不出门,两人可以从早玩到晚。

     大晴天,去散步,爸爸妈妈聊大人的天,姊姊弟弟聊小孩的天。

     有一天,搬家后的大采购,我和先生逛得不亦乐乎,孩子其实已经无聊到快阵亡了。

     突然,我们转进一家大型电器行,刚好影音室正播放着电影《铁达尼号》。

     他们早已从书上知道这个故事,但是活生生地用人演出来(平时不看电视的孩子,

     这时根本就像是到了迪斯尼乐园),即使只看到前后短短二十分钟的片段,姊弟俩也兴奋不已。

     走出电器行之际,我与先生继续行程,只见他们俩彷佛吃了大力仙丹,

     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之后的剧情,甚至编起了各种不同故事发展的搞笑版本,

     一会儿杰克跌得狗吃屎,一会儿萝丝差点掉进水里,剩下的行程里,两人乐得不得了……

     先生跟我一样爱孩子,但整日忙着工作的他,

     如果当初我只准备生一个孩子,他大概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多年前的某天傍晚,全家晚饭后在台大校园散步,看着姊弟俩在前面殷切对话的小小背影,

     不习于表露情感的中国爸爸,竟然用一种像是差点被捷运门夹到,

     才在最后半秒内冲进车厢的「好险」心态,呼了一口气,说道:

     「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

    

    

     选自汪培珽《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汪培珽,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MBA,在投入银行职场工作九年之后,决定成为全职妈妈。一边全心全意教养孩子,一边写作,先后写了《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管教啊,管教》、《汪培珽手记:金汤匙里的毒药》。各书畅销,累积销售冲破一百刷。 汪培珽成为教养孩子、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专家。她所开列及建议给孩子阅读的中英文书单,家长争相购买。后来她又举办了孩子教养课程讲座:“爱孩子也爱自己的‘堂课’”,启迪无数孩子的家长。

     THE END

    

     泰国试管婴儿业务开拓者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泰嘉运健康服务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