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细分刚性需求, 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
2015/9/21 汇医在线
远程医疗已不再是传统医疗模式的影子,而逐渐显露出其势不可挡的发展前景。然而,对于远程医疗的质疑远非只是缺少执业规则共识和保险支付问题,更重要的是对比医院内看病求医,患者不仅需要了解循证依据,医生也同样需要明确细分刚性需求。
今年美国远程医疗的“收获”
2015年9月16-18日,美国远程医疗协会(ATA)在华盛顿特区举办了秋季年会。ATA总裁代表协会公布了2014-2015年度(12个月)美国各种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和次数(简单化统计)。有些远程医疗服务项目,患者未必知晓,但已被医护人员认可是最佳实践,譬如说:远程影像咨询服务。有些专科则是患者主动要求自己的家庭医生转诊寻求二次建议(2nd Opinion)。在过去一年里,ATA统计了协会会员机构和远程医疗职业医护人员所提供的专科/专项远程医疗服务项目+次数。这些远程医疗服务或会诊均获得了政府医保系统或其他商业医疗保险机构的支付。因而极大地鼓舞了远程医疗服务机构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和规模,而患者也开始主动寻求远程医疗咨询服务了。
专科/专项
远程医疗服务次数
远程影像咨询服务
750万人次
移动远程心脏监测
150万人次
网上健康咨询服务
125万人次
退伍军人健康管理
75万人次
神经系统疾病监测
68万人次
移动ICU远程监测
65万人次
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有偿服务
50万人次
远程精神疾病咨询服务
50万人次
拘留所或监狱远程医疗服务
45万人次
客户疾病自我监测服务
45万人次
远程监测心脏植入设备
25万人次
多中心临床机构网络会诊
20万人次
可移动远程患者监测
20万人次
卒中患者远程居家监测服务
13万人次
美国境外军人远程咨询服务
10万人次
便利店诊所的远程医疗咨询
2万人次
根据ATA协会公布的年度报告,相比前一年,美国民众应用远程医疗服务的总人次从1千万人次上升至1千5百人次。与此同时,ATA也坦言这些数字仅仅是一项粗略参考,并没有核对同一患者或同一疾病/咨询的重复性问题。有些专科/专项也并没有列入其中,比如说:远程临床病理学咨询服务和远程药房等。ATA协会认为上述基础数据只是表明了远程医疗的增长幅度和拓展趋势,确切的数据信息则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进一步核实。对于像远程药房这样显而易见的远程服务项目,没有包括在内的原因之一,是业内同行认为由于缺乏统一规则和监管标准,难以界定哪些是自己网上买药或哪些是根据远程医生的医嘱处方网上买药。
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已近黎明,日子开始好起来了
随着联邦政府强力推行可承受医疗法案(ACA法案),联邦医保和医疗扶持资助对远程医疗服务都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认可。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机构,特别是那些由执业医生组织起来的商业化医疗服务承包组织或机构,希望引导那些长期罹患慢病的患者使用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同样可以获得周到的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如果讲3-5年前美国的远程医疗服务还处于“冬天”,那么,现在离春天不远了。除此而外,美国国会也在积极推动新的法案,协调各州之间在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法规制肘和行政拖延。
美国也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对于寻常百姓而言,他们希望能得到优质和专业医疗资源,然而除了医疗保险条款限制外,冗长缓慢的分级专科转诊机制,缺少专科医生和家庭医生,让许多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失去了耐心,他们希望自主寻求专科医生看病,即利用远程医疗咨询服务模式跨州寻求就诊越来越普遍了。而那些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机构或获得州远程医疗执业许可的医生,特别是专科医生,更是公开化自荐远程医疗咨询服务或提供疾病诊断的二次建议咨询。事实上,远程医疗模式的优势就是跨越了地域和时间障碍,随着互联网络传输安全性的不断完善,智能化手机APP花样翻新,这些成熟技术应用必然会进一步催化商业化远程医疗服务规模化发展。
在这些似乎一切都理所当然的发展过程中,医保的承担率仍是远程医疗举步维艰的核心原因之一,因此,ATA倡议修改现有医保支付编码体系,提供更好的循证数据说明远程医疗模式在经济成本上的优势。当然,ATA也告诫防止极少数不规矩的执业医生利用网络和远程医疗的名义欺诈或套现医疗保险费用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信息,远程医疗模式作为现有传统医疗模式的积极补充,需要所有参与者、获益者以及责任者之间开展有意义的交流,他们包括:患者或远程医疗的使用者、医生和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消费群体、家庭医生、医疗保险机构或中介机构、政府监管部门、政策法规制定者,以及推动市场化的资本方。
看来,建立起真正有意义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模式,并非一蹴而就,既有各个方面的博弈,也有彼此之间支持与坦诚合作。所有机构都应当认可:“一切都以患者为核心,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最终归钠为远程医疗的三原则:“更好的医疗服务、更强健的身体和更低的成本。”

推荐阅读:
【远程医疗】现实中的挑战
【远程医疗】游戏规则正在改变医疗与大健康服务模式
远程医疗:我们已经走到哪里?将要去哪里?
◆
请关注公共微信帐号:SASCTM

|长按图片 关注更多|
欢迎评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汇医在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