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一种高致盲疾病来袭 易误诊还传染丨广州十个高中生 七个患近视
2016/6/6 广州日报

今天(6月6日)是国际爱眼日,我们来关注一种高致盲疾病——视神经炎。
△央视新闻视频:视神经炎 中青年患者致盲率高
仅次于青光眼的高致盲疾病 患病率十万分之115
视神经炎是指视神经任何部位发炎,它正在成为我国中青年主要致盲疾病之一,仅次于青光眼。在我国,视神经炎的患病率目前达到十万分之115,远远高于国际十万分之5到10的平均水平。

国家卫计委2010年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郑州、沈阳等地的800家大型综合医院调查显示,眼科年度门诊量约为2600万人次;其中视神经病变或损伤病例占10%。这意味着在800家医院中每年有260万例视神经病变、损伤门诊病例。视神经病变、损伤可以引发很多疾病,其中主要就是视神经炎。
患病症状:视力突然下降 辨色能力丧失
视神经炎的早期症状与传统眼科疾病有着很大的不同,会出现突然地视力下降,同时伴有视野的缺损,眼球转动痛,眼眶周围疼痛等。更严重的时候,患者会失去对颜色的辨别能力,“红色绿色分不清了。”

视神经炎发病原因复杂,长期从事此项疾病临床研究的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眼科教授魏世辉教授指出,与欧美国家大多由脱髓鞘引发视神经炎不同,在我国,梅毒、结核、乙肝等引起的感染和亚甲炎、桥本氏甲状腺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十余种自身免疫疾病是视神经炎高发的主要原因。

20-50岁中青年系高发人群 误诊误治率高
如果发烧感冒或者身体得了其他感染性疾病后,眼睛出现上述症状,就应高度警惕是否患有视神经炎,尽早到正规医院神经眼科检查,否则视力难以恢复、甚至导致失明。视神经炎发病人群主要是20岁到50岁的中青年人,绝大多数眼底检查查不出任何异常,因此误诊误治率高。
专家提示,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拥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减少感染的几率,同时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是远离视神经炎的最好办法。

十个高中生 七个患近视

在近视风险排行榜上,书本的排位比笔记本电脑和电视都要高。这意味着同样时间内,看书比看电视更容易诱发近视。眼科专家呼吁,预防孩子近视,最好的方法是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每天三小时以上户外运动。

CFP供图
今天是第21个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呵护眼睛,从小做起”。医院散瞳验光的小学低年级孩子90%以上已成真性近视,昨日,记者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举行的义诊上获悉,儿童视力健康问题堪忧。《2014年广州市中小学生、幼儿园视觉健康、视觉环境及其相关因素现状》调研结果显示,教室视环境不良问题较为严重,教室的黑板照度达到要求的仅占8.8%,桌面照度达到国家要求的仅占34.2%,课桌椅合格率仅为36.1%。
义诊现场,有家长带9岁孩子验光,查出散光400度。鼻梁上架着厚厚的近视镜片的妈妈一听不是近视,第一反应却是“那就好”。“散光不是小事!现在孩子是轻中度弱视,你要赶紧给孩子配镜,进行弱视治疗啊!”眼科医生替她着急。原来,孩子去年查出视力4.9,妈妈觉得只要注意用眼卫生,还有机会“自我恢复调整”,迟迟没有给孩子佩戴矫正镜片。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视光学部高级视光师卢金华指出,学龄前儿童的主要问题是先天性屈光不正,尤其是先天性散光、远视、近视,如果体检中查出问题,应到专科进行检查,以免引发弱视。
不少家长误认为幼儿“远视、散光不治也能好”。实际上,先天性屈光不正引发的弱视,最佳治疗时间窗为4岁到7岁,一旦错过,会对孩子的视觉发育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卢金华指出,在视力保护方面,常出现两种极端现象。有不少家长、学校用iPad、学习机做教具,让孩子们用电子产品做作业,也有家庭关上电视,但对孩子的阅读时间和用眼卫生关照不足,让孩子整个周末都泡在图书馆里读书,也会损伤视力健康。

卢金华指出:“阅读的界面或者电子产品的屏幕越小,人们为了看清楚,眼睛离屏幕就越近,而视物距离减半,对睫状肌调节能力的刺激就会翻倍。”儿童尤其是幼儿使用iPad等电子产品时,由于手比成人短,眼睛到屏幕的距离更近。“一定不要让孩子独自接触电子产品。”卢金华指出,幼儿被平板电脑和精彩画面吸引后,会情不自禁地把脸贴近电视,对视力的伤害更严重。他呼吁,尽量不要用早教机和学习机作为教具,这两类电子产品的屏幕尺寸比iPad更小,分辨率不高,屏幕较暗,图像不够清晰,孩子看起来更费劲。
书籍对视力的影响主要是字号太小。尤其是在中小学生中流行的口袋书、漫画书,为不遮挡画面,文字往往特别小,“有时连大人看着都费劲,对孩子视力的伤害可想而知。”卢金华说,家长应提醒爱书的孩子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躺着看书,“周末的时间不要都泡在图书馆里,应多到户外活动。”
医生指路:看iPad离30厘米 看电视离3米
中山眼科中心的研究显示,每天三小时户外运动有助预防近视,而每天45分钟户外活动可延缓近视进程。根据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何明光教授对广州学生的研究,学校每天增加一节40分钟课外运动,能降低学生近视累积发生率9.1%。
卢金华建议,为幼儿选择大开本、大字号的绘本。家长可以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而不是让孩子躺在床上自己看绘本。不要让年幼孩子独自使用电子产品或者看书,督促孩子与屏幕保持30厘米的距离。尽量减少学龄前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次不要超过15分钟。
对于学龄前儿童,如果一定要利用电子产品进行早教,请尽量选择在电视机上播放光碟,并且确保孩子与屏幕的距离在三米以上。
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做作业或阅读时,应注意选择屏幕质量好的产品,调节屏幕亮度和字号。阅读的时间应按课时计算,每45分钟应抬头望远,休息10分钟。书桌高度不要太低,可安装防护杆,提醒孩子保持合适的阅读书写距离。
预防近视,别让孩子贪吃。杨晓援引国外研究指出,近视儿童摄入更多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能量,这意味着改善膳食模式可对近视起预防作用,而增加摄入维生素A有助提高夜间视力。
温馨提示:儿童眼病莫错过最佳手术时间
中山眼科中心对 2008~2010 年接诊的近万例14岁以下住院儿童眼病的患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斜视、眼外伤、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睑下垂等五类病人约占 56%。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科杨晓副主任医师指出,目前对眼科疾病的科普教育存在不足,患儿的手术时间多由患儿家长自行决定,往往错过最佳手术时间。先天性的眼科疾病,只要早发现早治疗,眼睛视功能就恢复较好。“眼外伤的原因大多是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防护, 使孩子的眼睛受到伤害。”杨晓呼吁家长教会孩子保护眼睛。
斜视:影响视功能发育,得了斜视疾病的儿童, 大多要接受弱视治疗。最佳治疗时间是学龄前5岁左右。
眼外伤:以男童居多,男童天性活泼好动,家长对14岁以下男童加强安全教育,受伤后立即到有眼外伤收治能力的医院就诊。
视网膜母细胞瘤: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眼部恶性肿瘤, 其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5岁以下。
先天性白内障:影响眼睛视功能的发育,最佳手术时间为出生后3~6个月,越早治疗越有利于挽救、恢复视功能。做完手术后,大多患儿还需进行弱视治疗。
先天性睑下垂:多数家长误认为“做手术只是为了美观”,常选择5岁后做手术。实际上,由于上睑压迫角膜, 会造成角膜不规则散光, 影响视力发育,且孩子年龄越大,手术中额肌分离越难。最佳手术时间应是3岁前。
来源:央视新闻、广州日报
部分文字:广州日报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魏春福、邰梦云
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州日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