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手环与阿尔兹海默症 你真的了解吗
2015/5/6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阿尔茨海默病,是怎样一种病?
相信大家还记得,电影《归来》中,主人公冯婉瑜表现出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俗称老年痴呆症)的种种细节,引发了人们对患有这一疾病的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思考。据资料显示:去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4400万,预计到2050年,患者数量将增长3倍。目前,我国约有8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且以每年约30万以上的新发病例在递增。
您是否留意过父母的这些变化——丢三落四,爱迷路,喜怒无常,胡乱猜忌,往事历历在目,近景一片模糊……老人们常自嘲为“老糊涂”,感慨“人老了,不中用”,家里人也常常认为这是自然衰老,甚至抱怨“越上年纪越爱耍小性子”。可是您有没有想过,这也许正是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的前期表现。
南开医院脑病科邵义泽主任说,阿尔茨海默病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一种致命的脑部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到病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早期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渐渐就会出现语言障碍,开始有用词困难,逐渐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答非所问,自己经常说错话,内容逐渐空洞,“东拉西扯”,交谈能力下降,最后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年痴呆早期,尽管有明显的记忆力下降,语言空洞,概括和计算能力有损害,但仍有不少病人能继续工作,这是由于在做很熟悉的工作,只有向他提出新的要求时,其工作无能才被发现。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到目前为止还未找到具体的病因,仍然是一个世界难题,有的跟遗传有关,有的是继发性的,一般性格内向的人和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发病率高,所以我们只能从家庭照顾上来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让老年人保持开朗的情绪,平时在家要勤动脑,多活动。

黄手环在确诊那天就该带上
“黄手环”是2012年9月央视新闻公益行动“我的父亲母亲”发起的一项防止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也称老年痴呆)的老人走失的爱心行动。为患病老人佩戴上黄手环,并在其中附上老人的姓名、家址、亲人联系方式等,以便他人发现后报警或者送回,这在发达国家已是行之有效的救助常识。“黄手环”还可作为病人的特别标识,容易引起路人关切,最终能帮助老人早日回家。在病人确诊的那一天起,医院与亲属就应该为其戴上这样的黄手环。
“黄手环”使用情况:认知率低发放点少普及率低
据相关数据研究,我国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75岁以上达8.26%,80岁以上高达11.4%;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偏高的数据着实让人为之震惊、为之忧虑;可是,很多人都认为老人犯糊涂是正常现象,并没有给老人做任何保护措施。记者调查发现,作为“失智老人”保护措施之一的“黄手环”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天津市公安局宁河分局芦台派出所民警王士鹏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基层民警,经常会接到老人走失的求助警情,尤其是对于那些不能清晰表述自己的姓名、住址、家人联系电话的走失人员,家人的焦急心情可以想见,而民警在帮他们寻找家属时,由于老人表达不清,身上又没有“携带”任何有用信息,往往需要耗费很多时间与精力才能找到老人的家人。
王士鹏通过自己的微博“宁河一警”置顶发布了一条名为“防走失黄手环免费领取”的博文,并通过所里向广大群众发出告示,到目前为止,“黄手环”已经发放了200多条,发放地区包括宁河县和其他区县以及全国其他省市,“前来领取‘黄手环’的好多百姓都是第一次听说,大部分人都不会使用,所以对于每一个来领取‘黄手环’的人我们都会认真讲解使用方法。”虽然程序有些小复杂,但是看到这么多老人也许因此而受益,王士鹏还是感到欣慰。
与采访中百姓对于“黄手环”的认知度普遍偏低有所不同,记者登录了几家知名网络销售平台发现,“黄手环”的销量比想象中的理想。在淘宝网搜索栏里输入“老年人黄手环”六个字,网页上立即出现了12家相关商铺,其中有的店铺在一个月内的交易量达到了近百笔,“前两年有媒体曾重点推介过这种手环,所以现在的销量还可以。”一名王姓店主告诉记者。
其实,这名店主提到的媒体推荐主要是指2012年9月中央电视台新闻公益行动“我的父亲母亲”发起的一项防止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走失的爱心行动。在此次活动中,央视向大众重点介绍了“黄手环”的作用,并号召在病人确诊的那一天起,医院与亲属就应该为其戴上“黄手环”。
那么除了自行购买,市民是否可以免费领到这样的“黄手环”呢?记者按照相关信息从网上搜索到了市内两家免费发放“黄手环”的地点与电话,联系过后发现其中一家竟是电商京东商城的取货点,而联系人竟表示并不知道发放“黄手环”的事;另一家是一个神经内科的门诊,联系人同样也表示不知此事。看来,所谓的“黄手环免费自提点”很是虚无缥缈。随后,记者再次联系了王士鹏,向其咨询宁河发放的“黄手环”是从哪里获得的?面对记者的问题,他表示,“这批手环是某企业赞助的,目前还没有听说有公益或是官方组织和协会可以免费为老人们发放‘黄手环’。”
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黄手环”使用情况为何不乐观,随后,记者又走访了一些社区,根据居委会提供的线索,找到了40户家中有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家庭。其中没听说过有“黄手环”的占了15户,想给老人戴不知道去哪领的占了10户,怕泄密不想给老人用的占了8户,只有7户正在用着“黄手环”——
(注:以上调查情况来自2012年数据)
原因分析
什么原因让“黄手环”被埋没?
原因1 病人家属:不知道有“黄手环”
“老父亲今年72岁了,得这个病好几年了,说话颠三倒四,含混不清,常常刚吃过饭又让做饭,吃过了药还要再吃。这些还都是小事,最让人头疼的是,我们从河东区搬来以后,他常常找不到回家的路。有一次,出去后找不到家了,竟然回到了原来住的小区。我天天为这件事发愁,让他出去吧,容易走失,天天一个人闷在家里,也不是办法。”在河西区瑞江花园李女士的家里,她和记者倾诉着自己的烦恼。
“您知道防走失‘黄手环’吗?是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专门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设计的,‘黄手环’可以记录老人的基本信息和联系电话,老人出门时带上它,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了。”“是吗?还有这个?那敢情好,我们从来没听说过。”当记者跟李女士提起“黄手环”时?她显得很惊讶,她说,从不知道“黄手环”,要是早知道也会给父亲戴一个。
原因2 听说过,但家属不知去哪儿领
“前段时间有个电视节目就是关注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节目里介绍说,有个‘黄手环’,就是防止患病老人走失的,家人可以把老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子女电话等重要信息写在手环的内置卡片上,老人出门时,可以把它戴在手上,一旦迷路,可以便于他人发现后报警或者将老人送回家。”家住南开区燕宇小区的周女士对记者说。
周女士的母亲今年70岁,由于年纪大了,记忆力严重下降,平日里周女士一家对她的看护很严格。“我们家门上都挂着铃铛,有人出门进门,都能听到……”周女士告诉记者。某日,老人趁女儿下楼买菜的工夫下了楼。没想到,这一走,竟然把自己弄丢了。周女士的母亲回忆说:“当时一下就懵了,不知道哪是哪了。”后来有几个好心人看到手足无措的老人就把她送到了附近的派出所,民警根据老人口中反复念叨的一个公共汽车站的名字,才辗转把老人送回家。
“别提多费劲了,当时都把我们急坏了,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有‘黄手环’后,就想着也给老娘弄一个,但是打听了很多地方,也没有卖的,听说有些机构免费发放,也不知道是哪。”周女士无奈地说。
“后来我受启发就自己做了一个,在市场买了一块黄色的宽皮筋,把我的电话号码写在了上面,为了防水,又用透明胶缠上了一圈。做完后,我就跟老娘说,您出门时就带着这个,找不到家的时候让人家看,人家就会打电话给我们,我们就会接您回来。”周女士说,虽然自己做的手环很简单,但是有了它,也觉得心里踏实多了,不管怎么说,算是为母亲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保障。
原因3 怕老人信息泄露,反而遭遇危险
杨大爷和老伴儿家住河西区隆昌路,两个子女都在北京工作,平时家里只有老两口。两位老人都快七十岁了,杨大爷身体挺硬朗,孩子的工作也不错,唯一让他闹心的就是老伴儿。杨大爷老伴儿患病已经快十年了,开始时只是记忆力减退,后来越来越严重,根本离不开人,经常闹着要回十几年前住的老房子。对于老伴儿,杨大爷是形影不离,去哪儿都带着,就这样还经常上演惊心一幕。
前些日子,杨大爷带着老伴儿去超市,刚下楼没走多远,老伴儿就急着上厕所,杨大爷就在公厕外等着,就在此时,杨大爷发现出门时放在口袋里的超市积分卡不见了,于是就在周围找了起来,可就是这个工夫,老伴儿又找不着了。“怎么等都不出来,我麻烦一位路过的大姐进去帮着看看,人家说里面没人,最后在一家蛋糕店门口找到的。”
“您知道‘黄手环’吗?可以给大娘戴一个。”“以前戴过,后来有一次邻居看见了,就说,你家老伴儿天天戴着这个,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啥都有,万一被坏人看到,把你老伴儿绑架讹你钱怎么办?我一听,说的在理,这手环上家里信息都有,不是很轻易就泄露出去了吗?所以后来也不戴了,我看紧点儿比啥都强。”杨大爷吐露了心声。
原因4 家属知道干嘛的,可别人不清楚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一些“失智老人”的家属了解“黄手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黄手环”,对其作用更是不了解。因此,即使看到走失老人戴着,也不清楚可以通过手环对老人提供帮助。
出租车司机鲍师傅对记者说,不久前,一位老大娘打车说要回家,上车后,就是嚷嚷着要回家,又说不清自己住址。无奈之下,鲍师傅只好把她送到了派出所。
“民警注意到了大娘戴着的手环,很快就根据上面的信息联系上了大娘的家人,其实我当时也看到大娘戴了个黄色手环,但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要知道上面写着家庭住址,就直接给她送回家了。”鲍师傅坦言。
像鲍师傅这样对“黄手环”一无所知的市民有很多,记者在商场、菜市场、公园等人群集中的地方,随机采访了30位市民,对“黄手环”一无所知的占八成。采访中,一些“失智老人”家属也呼吁,希望加强宣传,因为有的时候,即使他们给老人戴上“黄手环”,老人一旦走失,好心人不知道手腕上手环是干什么用的,还是不能更好地发挥手环的作用。
给你支招
如何帮助“失智老人”
一条看似简单的“黄手环”,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应用了十几年,而且已经帮助了很多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找到了自己的家。但是,记者的调查结果表明“黄手环”并没有真正走进百姓的视野,很多有“失智老人”的家庭不知道给老人佩戴“黄手环”,当佩戴“黄手环”的老人走失后路人并不知道利用“黄手环”找有关信息……“黄手环”的巨大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因此,还需要加大对“黄手环”的宣传和普及,让“黄手环”能够真正帮助迷失老人回家,而不仅仅是个“摆设”。
此外,老人需要更多的保护措施,在这里我们也为广大读者“建言献策”,介绍几个小妙招。
妙招一:为老人配备老年人专用手机。
老年人专用手机是专门为老年人开发改造的手机,它拥有超大按键、超大字体和大音量,手机上还专门设置了几个快捷呼出键,可分别设定为家人电话、报警电话等,可以解决老年人遇到突发事件时快速与家属联系的问题。同时,该款手机还安装了SOS紧急呼救、远程监听、免费智能定位等系统,可以防止老人走失。
妙招二:为老人备好个人信息卡。
随着老人的年纪增长,记忆力会不断减退,有时老人独自出去买菜或是散步就会迷失,子女可以为老人做一张详细的个人信息卡放在老人的衣袋内,卡上写明老人的姓名、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卡片最好是塑封,防止多次摩擦后看不清字迹。对于一些叛逆心理比较强、不愿意带信息卡的老人,子女可以将信息卡用带色的线缝在老人的衣服的里怀,这样便于好心人发现。
妙招三:为老人建立档案。
看护老人不仅仅是子女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应该在社会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管机制。社区可以为全区的每位老人建立档案,档案里记录清楚老人的年龄、姓名、住址、居住情况、联系方式等等,该档案应该在公安系统备份,一旦发现老人走失,警方可以根据档案记录内容迅速联系到其家人。
妙招四:请专人看护老人。
不论是出于怕老人走丢的担心还是出于照顾好老人的目的,家中有老人的最好还是请专人看护。如果担心请专人看护要承担沉重的经济负担的话,可以求助于社区老人中心,现在一般社区除了有看管幼儿的服务,也会有建立老人中心、帮助照顾老人的服务。
来源:本文综合自天津日报、齐鲁晚报、皖西日报等多家媒体
主编微信:healthedit,欢迎志同道合的公卫人与有意合作的伙伴添加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