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卫人:如果全国一起来办预防医学技能大赛,该多好!
2015/6/2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在倡议全国公卫人一起办预防医学技能大赛之前,请允许我用长长的篇幅来形容我们这群愿意为中国公共卫生变得更美好而努力的公卫人。

     最近无意中注意到了这条新闻:5月23至24日,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落下帷幕,共吸引了来自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西北等6大赛区42所高等医学院校的168名大学生选手。大赛组委会邀请了近170名专家担任总决赛裁判员,并特邀7位著名医学专家担任大赛督察。

    

    

    我的心不免开始躁动起来。

     三年前,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里面写着“预防医学五年制本科”。

     我的心开始忐忑不安,这封通知书对我意味着五年的青春,而当时的我对预防医学其实并不是太了解,带着这种不安的情绪,我步入了医学院。被老友问起专业时,他们都称呼我“医生”,开玩笑地说:“以后看病找你这娃啦!”即使心里也没底也笑笑地回答:“好嘞,等我学成归来,一切好说~”

     我也经常带着解剖和组胚泡馆。也经常跑去医院溜达。同样,我也开始留意到网上各种关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吐槽,在观摩临床医学技能大赛的时候发现参赛队伍根本没有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影子,慢慢地我也发现,医院临床科室不收我们专业。

    

     大一下学期很快到来,因为符合转专业的资格,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转临床。一切貌似都很顺利,通过了笔试,接下来就是英文面试。我有几天的准备时间,但是那几天,我没有去弄这个东西,我只是在反问自己:“你为何要转临床?你为了什么?你适合当临床大夫吗?”面试那天晚上,我用一分钟简单地说完了所有面试问题,提前出场。我以这种方式告别了转临床的机会。

     或许这时候有些人会觉得我很奇怪,在快到达理想的时候却显得如此畏畏缩缩的,一点也不果断。我只能说,从萌发转临床的想法到最后放弃转临床都源于那些对公共卫生的误解和吐槽,当时在转专业的过程中,我花了更多的时间去了解预防医学这个专业,也产生了改变这种现状的决心。

     所以我真正去了解和热爱上公共卫生事业是在这次转专业失败之后。

     后来偶然进入了一个预防医学交流群,发现其他学校的低年级,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都普遍存在这些问题,认不清专业定位,找不到人生方向,后来仔细地分析了一番,究其原因,无非两点:网络上负面评价泛滥;学生接触实际工作少。从这两点也可以分析出为何有人认为临床更好:网络上正面评价多,特别是提到的所谓的薪酬高;学生容易进入医院见习或者实习,比如说,女生A从某三甲医院神外见习回来,发了一条帖子,内容是神外科室设备超霸气!最重要的是这里的男医生都好帅!女生B、C、D……纷纷点赞。其结果就是,你懂的。

    

     但是不得不承认,以上提到的两点,目前还没能很好地解决。预防医学的学生人气是否足够高,很大程度取决于它能否通过实际工作吊足了学习者的胃口。当然,也跟公共卫生就业环境有关,但是,逆向思维告诉我们,与其抱怨不明确的就业环境,倒不如从学生时代就培养公共卫生思维,做好定位,学好本领或者做好自己的同时去帮助和感化身边的人,推动我国公共卫生发展。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尝试编辑公共卫生类的文章,后来索性直接进入一个医学媒体当了副主编辑,摸爬打滚三个月,发表过很多文章,也有很多文章被诸如《医学界》等媒体引用过。媒体都很注重文章的受众,虽然我更愿意在一个大平台上多发些公共卫生类文章,但是有时为了扩大受众,更多的是编辑医学生类、临床类的文章,这使我萌发了出来开办公共卫生媒体的想法。

     2014年4月10日,志同道合的我们申请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平台,2014年4月15日,平台发表了四篇文章,分别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简介》、《什么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我国亟须加强预防医学建设》、《我为何选择预防医学而不选择临床医学?》,由此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平台正式成立并运营。

     2014年12月7号,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平台提出建设“公卫e家”的想法,旨在通过“公卫e家”不懈努力,整合社会资源与学生力量,运用专业医学知识,为社会健康服务。截至2015年六月初,公卫e家先后发展出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广东药学院、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五支公益团队;公卫e家先后参加或举办了结核病防治宣传、登革热宣传、控烟社区行等活动,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扬。公卫e家也将继续秉承宗旨,走出广东,让全国各地的公共卫生学子也参与进来,继续为社会健康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

    

     我们在公共卫生实践的过程中,越来越深入地了解这个专业,也越来越热爱这个专业,也无形地提高了我们公共卫生专业素养。5月31日,是第28个“世界无烟日”,就在活动举办前两天,我们收到了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来华的消息,当时活动前期准备忙得无法开交,我们错过了报道MERS的最佳时机,眼看着各个媒体对MERS大肆报道,当然我们更关心的是那些制造生化恐怖言论的文章对社会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及时从新的角度科学解读MERS,引导正确的大众舆论,5月30日,我们写出《你知道“新非典”与疾控中心在朋友圈是如何聊天的吗?》一文,至今浏览量突破20万,为公卫人及大众对MERS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履行了一个公卫人应该有的责任!目前,广东省疾控中心的前辈们也在积极地处理MERS,为维护中国的公共卫生安全尽心尽职。

    

     我们慢慢地发现,无论是学生的我们还是已经工作的公卫人,聊到一起共同语言很多,也有相同的目标,都在为大众健康努力,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温暖与成就感。

     6月6号也快到了,我们非常期待这一天,因为那一天将要举行公卫e家广东省联盟成立仪式。很巧的是,成立地点就是广东省疾控中心。而且!广东省第二届预防医学技能大赛也将在省疾控举办。

     大约三年前,我因为只能作为全国临床技能大赛的观众而没资格参与感到自卑,确切地说叫专业自卑感。我们也因为接触工作单位少而缺少对专业的认同感。但是时过境迁,这一切在悄然变化。

     预防医学技能大赛

     6月6日,第二届广东省预防医学技能大赛将将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拉开帷幕,此项省赛是“第九届广东大中专学生科技学术节”系列活动之一,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省学联联合主办,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本科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承办。

     此次大赛共有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药学院、广东医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共11个高校43支队伍参加。大赛也将邀请华南地区高校和国家级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在高校的师生观摩大赛,为将大赛推向全国性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技能大赛做准备。

     预防医学技能大赛由公共卫生实践技能竞赛和预防医学创新实验竞赛组成。

     公共卫生实践技能竞赛参考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要求,由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为主体参加,每支参赛队伍有3名正式队员。考察公共卫生案例分析,包括基本技能(个人防护、样品采集、现场检测和卫生处理四项基本操作技能)和综合技能(卫生应急演练)竞赛,以培养学生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预防医学创新实验竞赛,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生开放,围绕预公共卫生与防医学的热点问题开展创新实验设计与展示。所有实验设计全部由学生根据实验设计选题范围自主选题、自主设计、撰写完成,并签署原创性声明。

     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全世界越来越受到重视,抓好疾病预防控制也迫在眉睫。从早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天花、鼠疫、霍乱等疾病,到近几年不断出现的SARS、H7N9、H5N1等新型传染病;从人类“第一杀手”——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职业病危害等问题,这些都是预防医学需要研究的领域。

     这里引用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邹飞的话,简单而言,预防医学可以用“识别、评价、预防、控制”八个字来概况,“上医治未病”,预防医学面向广大的群体,在人还未生病之前就对疾病进行预防,由公共卫生医师针对大众特别是亚健康人群给予指导,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扩散,同时让大家在遇到公共性突发事件后,学会正确防护和保护自己。“譬如,要选择合身的防护服正确穿戴,口罩不能套在鼻孔下面,处理污染物的先后顺序要清晰,这些知识需要更广泛地在大众中普及开来。”邹飞说。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面临的诸多问题,要求我国要加快公共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提高社会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公安系统反恐部门、卫生系统应急部门、国检海关系统等,急需公共卫生相关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现场处置能力强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

    


     如果公共卫生教育过多地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没有重视学生公共卫生应急等实践能力培养,其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学生继续迷茫,摸不清自己合适的专业道路,对我国公共卫生实践人才培养也将产生影响。就如同此次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输入病例的突然来袭一样,假设广东没有一个健全的公共卫生应急培养体系,将可能重演12年前的SARS惨剧。

     所以,我们呼吁也真心希望预防医学技能大赛能有国赛的一天。而且我们也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如果多年以后,孩子问我,老爸,你念大学的时候,做过什么令自己最自豪的事?我一定会告诉他,孩子,当年我坚定地选择了预防医学,这个专业当年可没现在那么热门,却赋予了我巨大的勇气不服输的决心!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公卫平台和公卫e家,向各公卫学院、疾控中心、医院等的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也由衷地感谢读者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谢谢!谢谢你们!

    


     主编微信:healthedit,欢迎志同道合的公卫人与有意合作的伙伴添加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