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S狙击战多地告捷!
2015/6/30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韩国MERS疫情最新消息:30日,韩国保健福祉部中央MERS管理对策本部表示,韩国连续3天未出现新增确诊患者,总确诊患者人数为182人,人数无变化。死亡者新增1人,总人数达到33人,死亡率达到18%。仍有2600人被隔离。韩媒称本周将是MERS疫情潜伏期的高峰。
当地时间2015年6月17日,韩国首尔,韩国首尔市长朴元淳为小学生量体温,预防MERS疫情。
韩国曙光初现
据报道,韩国保健福祉部中央MERS管理对策本部表示,出院者新增2人,总人数达到95人。目前正在治疗中的患者人数为54人,其中13人处于不安定的状态。
目前,正在隔离中的总人数达到2638人,相较前一天减少44人。被解除隔离的总人数为13354人,一天内新增218人被解除隔离。
另据外媒报道,韩国当局对疫情结束开始抱有期待。尽管目前韩国隔离人数仍维持在2600多人,但韩国的国内媒体纷纷报道称,MERS疫情结束初现曙光。
韩国保健福祉部表示,本周将是MERS疫情潜伏期的高峰,韩国官方高度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另外,韩国政府29日宣布,已确定160亿韩元的政府预算,向MERS受害医院提供援助。具体援助方案,韩国政府将在下个月会公布。
泰国病例康复
据外媒报道,泰国唯一的中东呼吸征MERS的确诊病例患者已经康复。泰国卫生部于29日表示,这名病患体内已经检验不出病毒,可以解除隔离,不过卫生单位还是会密切跟踪。
报道称,卫生单位同时也指出,36个曾与那名病患接触过的人都被列入观察。
据悉,这名病患是一名阿曼人,他15日抵达曼谷私人医院治疗心脏疾病。随后他因身体不适被确诊患上了MERS。他本人表示,此前曾喝过骆驼奶。
沙特从容应对
自MERS病例于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被发现后,沙特遂成为全球受MERS肆虐最严重的国家。从2012年6月首次发现MERS病毒至今,沙特共报告1031例感染病例,其中453例死亡病例,死亡率高达43%。
三年期间,沙特政府一直处于高度紧张和戒备状态,担心病毒如果控制不好,将会在每年来沙特朝圣的全球数百万穆斯林中大面积传播而造成人类灾难。2012年至今,沙特卫生部长换了4位。
而相比惴惴不安的沙特政府,只信真主不信邪的沙特老百姓却没把MERS当回事儿,从不为戴不戴口罩或是否继续与骆驼亲吻伤神费心,一如往常地生活,平静而悠闲。
目前,沙特平均每天有1到2例新增感染病例,疫情发展呈现平稳状态。与MERS斗争已3年之久的沙特政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经历了从病毒突然来袭时的手忙脚乱和不知所措,到现在可以向韩国派出专家进行防控指导。
沙特的经验主要有寻求国际合作和支援。从一开始发现MERS病例,沙特就邀请世卫组织、美国、英国等国际知名防疫学和传染病专家到沙特帮助调查和采取应对措施。沙特还对接收MERS疑似患者的各家医疗机构实施严格的隔离和消毒措施,将MERS病毒进一步扩散的可能降到最低。
同时,沙特政府对有关MERS疫情的信息公开透明。沙特政府规定凡是发现MERS感染病例而不报告的医生要被判最长6个月监禁并处罚金10万里亚尔(约合16万元人民币),严重者可能被吊销行医执照。沙特卫生部网站每天都有MERS疫情变化的实时更新。
沙特卫生部还在全民中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有关防控MERS的宣传运动。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在报纸、电视、网络和公共场所刊登广告等形式提醒民众要保持勤洗手等卫生习惯、不和病患直接接触、与骆驼接触时需要戴口罩等。沙特教育部在2000多所沙特中小学开展防控教育活动,要求每个学生要写一篇200字的有关MERS的小论文,内容包括MERS症状、预防措施和发病后应对措施等。
中国广东狙击成功
6月26日9时30分,44岁的韩国人金先生戴着口罩,手捧鲜花,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走出来。他对医护人员深深鞠了一躬。
一个月前的5月27日晚,一则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通报,拉响了广东疫情防控的警铃——一例疑似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例从韩国首尔进入广东惠州,他就是金先生,随后被确诊为中国首例输入性MERS病例。
一场MERS“狙击战”在广东打响
面对这种致死率近40%、一度被称为“类SARS”的新型病毒,广东科学地紧急应对:4小时找到患者,7天找齐密切接触者,展现了“广东速度”;院士领衔救治,医护主动请缨,深切关怀病人,体现了“广东温度”;权威部门及时辟谣,每天通报疫情信息,彰显了“广东透明度”。鏖战一月,捷报传来,广东“防疫大堤”经受住了考验。
从SARS到MERS,广东乃至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跨越了一大步。
快——广东速度4小时找到患者,7天找齐“密接”
5月26日,金先生从韩国乘航班抵达香港。下午3时,他乘坐大巴经深圳到惠州。
出门前,金先生已感不适,曾到韩国当地医院就诊,开了解热镇痛药。此前,他曾陪护住院的父亲,与韩国首例MERS病例共处同一病房2小时。
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MERS2012年首次在沙特出现,之后多个国家陆续出现疫情。中国周边的韩国近几个月还出现死亡病例。研究证实,MERS病原体和2003年震惊世界的SARS同属冠状病毒,临床表现颇相似,死亡率近40%,但感染率比SARS低,一度被称为“类SARS”。
早在5月23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宋铁就在社交平台转发了一则韩国出现MERS病例的消息,并点评:“韩国有了,中国呢?这是必然中的偶然,还是偶然中的必然?”
没想到,4天后的27日晚,他就接到了通报电话——来自韩国的MERS疑似病例进入惠州,21日已出现不适,25日的体温为38.7℃。
一挂电话,他与中心公共卫生应急部专家钟豪杰火速赶往惠州,途中就开始搜集患者信息。
金先生很可能没想到,他到广东出差这看似平常的举动,会像多米诺骨牌般引起连锁反应: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专家专门奔赴惠州指导;广东省委省政府紧急部署,全力做好防控与救治工作;省、市卫生计生部门组织疾控专家迅速展开风险评估、监测,召集医疗专家指导救治……
5月28日凌晨2时许,距通报仅4小时,疾控专家就根据线索顺利在酒店找到金先生,将他送往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隔离。
5月29日,经层层检测,金先生被确诊为中国首例输入性MERS病例,这让搜寻密切接触者的工作越发紧迫。
专家剥茧抽丝,根据与金先生接触的时间、频率、距离、方式、通风状况等,依照空气动力学等理论判断风险高低,最终锁定了78名密切接触者。
然而,由于金先生曾在香港坐大巴经深圳到惠州,期间乘客未进行身份登记,也缺少视频监控,进入城区又分散下车,搜寻工作如“大海捞针”。
多一刻延误意味着多一分风险。广东启动全面搜索:5月29日,广东乃至全国的各大媒体、相关政府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齐刷刷发布寻找密切接触者的信息;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排人24小时值守热线,不让任何人成“漏网之鱼”;广东热心群众积极传递信息,不少密切接触者主动联系;公安部门迅速介入,在 6月2日下午得到4名大巴乘客的线索,为搜寻工作再撕开一道口……
如侦探般,专家将调查对象的记忆线索一条条“拼凑”,绘制出密切接触者“网络”,最终在6月4日将78名密切接触者全部找到,其中,在广东境内的有75名。
这一天,距广东接到疫情通报仅7天。
情——广东温度钟南山领衔救治,医护勇敢请战
很快,一张国家、省、市三级立体防治网就构筑起来。
前后共6批“国字号”及省内的专家组到惠州参与救治和防控。三级医疗卫生部门组建的专家队伍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广东临床专家还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驻点。
这些镜头令人难忘:
MERS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79岁的中国抗击SARS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一大早赶到惠州会诊,商定治疗计划,不断根据患者病情动态指导调整方案。
公共卫生应急专家钟豪杰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采集了第一份MERS病毒样本。12年前,也是他采集了第一份SARS病毒样本。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灯火通明,检验人员不分昼夜,随时检测。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医生护士主动请缨,全力救治。首班护士李春梅有5年感染科经验,经历过甲流、H7N9禽流感等疫情,无惧挑战,连续几天没回家,只能通过电话寄托对5岁女儿的思念。
金先生下榻酒店的员工金雄杰不畏风险,义务承担韩语翻译,走进隔离病房与患者沟通,尽管妻子已怀孕近9个月……
处于疫情“风暴眼”,惠州市投入800万元购置检测、防护设备和物资,经绿色通道直接送达病房,医院救治能力全面升级。省卫生计生委调拨来300套防护服、150个防护眼罩、4个消毒喷雾器,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
“在入院的第一天因为害怕及孤独,我感到非常苦恼,想着能不能战胜病魔?”在出院时,金先生发表感言:“每天早上醒来到晚上入睡,医护人员一直守护在身边,给我无限关怀和希望,教会我有利于呼吸的方式和康复运动……”
一个月死里逃生,“广东温度”让金先生终生难忘。
清——广东透明度权威部门及时辟谣,社会公众从容理性
5月30日,一则消息突然在微信上“病毒式”传播:“隔离治疗韩国MERS患者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已经把ICU封科,接诊的救护车司机出现发烧疑似被传染……”
对12年前的SARS记忆犹新的人们,面对新型病毒,难免担忧。
权威声音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
当天,省卫生计生委在充分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站了出来,证实消息是谣言。钟南山等重量级专家也明确发出“病毒大规模人传人的可能性不大,公众无须过于担忧”的声音,再“定风波”。公众很快平静下来,生活井然有序。
信息公开,被认为是SARS留下的最重要“遗产”之一。SARS过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打开天窗说亮话”成为常态,并催生了新闻发言人制度。
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永慧看来,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公开。广东每天公布疫情相关信息,可消除流言引发的恐慌,稳定社会情绪,更利于在政府、公众中树立起强烈的传染病防控意识,促进具体措施落实,建立更坚固的公共卫生体系。
广东的“透明度”,让公众更加从容理性,越来越多网友祝福患者早日康复,并纷纷为广东医务人员“点赞”。
6月26日,金先生迎来了出院的日子。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评价,中国卫生部门的迅速行动减少了中国发生更大疫情的风险。
捷报传来,但疫情输入风险仍存,这次MERS“狙击战”只是“逗号”,而非“句号”。国家卫生计生委研判称,由于中国与韩国、中东地区人员往来较多,特别是目前韩国疫情暴发,MERS输入中国的风险显著增加。
“近年来,广东一直是传染病防控的主战场。”钟南山说,从SARS到甲流、H7N9禽流感、登革热,再到如今的MERS,传染病对人类的挑战千变万化,广东乃至中国的应对越来越科学有序,信息公开越来越透明,疾病防控越来越有力,救治经验越来越丰富,社会大众越来越理性。广东已筑起坚实的“防疫大堤”,将更有底气守好中国南大门。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 新华网 中新网
主编微信:healthedit,欢迎志同道合的公卫人与有意合作的伙伴添加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