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死亡率“地图” 听专家的话其实你该活到120岁
2015/11/8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数日前,《柳叶刀》刊登了一篇调查研究,关于中国在1990-2013年间各种情况致死率(绝大部分原因都是疾病),我们来看看这些研究结果。

     国家整体水平的改变

     因为社会经济以及医学技术手段的发展,研究显示,中国在增加平均预期寿命上的成就是非常可观的。所有省份的平均预期寿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河北的4.0年到西藏的14.2年不等,平均在七八年左右。

     在另一个重要指标病死率中,虽然国家整体的病死率由1993年的8.6/百万人升高到2013年的9.1/百万人,但经过年龄标准化计算后的病死率则下降了33%。

     致死性疾病谱的改变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总体来说,就是从1993年的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变为2013年的非感染性疾病为主。具体而言,最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中风、慢阻肺和肿瘤在内的疾病在减寿年数中占的比重都有所增高。

     各省的情况差异

     从前述的平均预期寿命就可以看出各省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各省之间在病死率及致死病因上也有许多不同。上海、浙江、香港等地的病死率即使相较于高收入国家地区如美国、韩国等也更低,而西藏、新疆、广西等地的病死率和南亚一些低收入国家相仿,这些地区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疾病等是压在当地医疗管理机构心头的巨石。江苏、广东等地虽然平均预期寿命相对较高,但是癌症和COPD这两者喜欢跳出来做黑白无常。

     性别间的差异

     不同性别间在平均预期寿命、病死率等方面都有较明显差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男性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在这些年间有所增高,与此同时,女性的发生率反而有所降低。有一种解释认为可能与男性大量吸烟有关

    

     对于当下的中国人,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是两性生命的最大杀手,这几种疾病同时位列男性女性最严重致死原因的前四名。

     在这份题为《中国1990年-2013年基于240个死亡原因的死亡率》的研究报告中,展示了2013年中国各地区男性女性最常见的15个死亡原因的死亡率(每十万人的死亡人数)。

     对于同样的致死原因,男性的死亡率显着高于女性。以脑血管疾病为例,男女性死亡率分别为每十万人中死亡189例和128例。

     除了疾病致死的情况外,交通事故和自我伤害的死亡率,男性也显着高于女性。交通事故的死亡率,男性为每十万人死亡31人,女性为11人;自我伤害的死亡率,男性为每十万人死亡11人,女性为8人。

     男性和女性最严重的15个致死原因中有13项重合。另外,食道癌和坠楼进入了男性最严重致死原因的排行;糖尿病和乳腺癌进入了女性最严重致死原因排行。

     分地区数据来,河北、新疆、山东、福建的男性;河北、新疆、河南、甘肃的女性更容易因这15个严重致死原因死亡。

     报告指出,从1990年到2013年,中国各地区平均寿命均有延长。西藏自治区男性寿命延长幅度最大,为13.3岁,河北延长幅度最小为2.9岁;同样是西藏自治区,女性寿命延长15.3岁,为全国最大幅度,香港女性幅度最小,为3.9岁。

     年龄间的差异

     在0-15岁区间,交通事故是最主要的让你和阎王有个约会的邀请帖,而在15-50岁区间,交通事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及肿瘤这几者更可能带你去西天听佛祖教诲,但在50-75岁区间,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总是不顾你对生命的留恋催促你喝下孟婆汤。

     国家千年发展计划4中计划在1990-2008年之间要将儿童的死亡率减少2/3。而我国1996-2012之间已将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从46.0/1000降低到13.7/1000,这一数值减少了70%,表明我国已经达到目标,同时我们也是世界上第八个达到这一目标的国家。这一成果的达成可能与边远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改善以及大量活命措施,比如疫苗、母乳喂养、杀虫剂处理床褥、抗生素治疗肺炎等的采用息息相关。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布示意图

    

     儿童死亡率下降率各地区分布图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我们也应该看到改善生活方式的必要性,比如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多锻炼增强体质、以及戒烟戒酒等。同时,鉴于交通事故的危害,遵守交通规则、合理驾驶也是值得注意的。

     从医学相关从业人员的角度看,注意到疾病谱改变,更倾向性的研究重要疾病的机制、治疗对策、新型药物等方面才是与时俱进的变通。

     在国家的层面上来看,因为地区性差异的存在是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以及一些地区医疗资源缺乏等因素的相关性极大,出台区域化经济改善措施、提高医疗投入迫在眉睫。当然,加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以及增强交通法规的管理等方面也是应该进一步考虑的。

     你应该活到120岁!以下5位顶尖健康专家的7句忠告,每句都该背下来!

     “人的自然生命应是120岁。”

     人到底能活多久?按照生理学原理,哺乳动物的寿命是其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是20-25年,因此人的寿命至少是120岁。而根据细胞分裂指数来算,一般一个细胞分裂50次,每一次2.5年,这样算也可以活120岁。

     “不活着你能改变世界吗?”

     保证自己的健康,才是改变世界的前提!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关键的,因为健康是一条单行线。工作,你干得不好还可以回头再干,但你的健康一旦损害到一定程度,就没法挽回。

     “吃好三顿饭,拉好大小便。”

     一日三餐,我把握一个铁原则:“皇帝的早餐、大臣的中餐、叫花子的晚餐”。其实早餐等于吃补药,一定要吃得有营养。午餐一定要吃饱,晚餐一定要吃少。

     老人每天应这样吃:一天多餐、餐餐不饱;饿了就吃,吃得很少。小孩每天应这样吃: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一两肉,五谷杂粮要吃够。

     拉好大小便,排毒不用愁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导致了很多人只管上头不管下头,这是肠癌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拉好大小便是人体最好的排毒方式。老人大便最好5分钟内解决问题,其他人群3分钟内解决问题。

     “养成笑的好习惯。”

     别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养成笑对人生好习惯益寿又延年。停止笑声就等于停止了生命。人每笑1分钟就可使全身放松47分钟,我建议每人每天应该至少笑30分钟。

     “没心没肺,能吃能睡。”

     健康面前人人平等。我们科里有位大款病人,身家一亿五千万,38岁就得了广泛性心肌梗死病。一次,他问我:“为什么上帝对我这么不公平,人家78岁都没得病?”我说:“很简单,你违背了健康四大基石。”

     而有位老太太健健康康地活到了104岁,别人问她秘诀,她说没有,就是没心没肺,能吃能就,就活到了一百岁。你遵循健康规律,一生平安;你违背健康规律,你肯定碰得头破血流。

     “没时间锻炼,有时间生病。”

     腾不出时间锻炼,早晚得腾出时间生病!研究发现,每周三至四次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减少70%疾病引发的死亡。运动要因人因地因时因病而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量力而行。快走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建议每天走6000至1万步。

     “人活着,一要健康,二要愉快。”

     人活着,都是在走过程。起点、终点谁都一样,关键是一要健康,二要愉快。

     名利不一定重要,适可而止最成功。现在很多人把名和利看得太重,人一定要有欲望,但最成功的是适可而止。

     来源:医学界,生物谷,健康时报

     主编微信:healthedit,欢迎志同道合的公卫人与有意合作的伙伴添加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