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年:当时孩子成父母 生45万病孩
2016/4/26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今年4月26日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纪念日。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爆炸。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逾8吨强辐射物质泄漏,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核辐射侵害。
30年后的今天,无论是因核事故而废弃的城市,还是受波及的百万民众,切尔诺贝利的影响远未结束。

图注:爆炸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不少事故“清理人”壮年早逝
根据乌克兰卫生部的统计,有2397863人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患病,其中,453391人是儿童。据悉,核辐射对儿童特别危险,因为他们还在长身体。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儿童没有一个出生在核事故发生期间,当时,他们的父母都还是孩子。
这些儿童罹患各种各样的疾病: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骨骼问题、眼科疾病、血液疾病、癌症、先天畸形、基因缺陷……
为了扑灭大火和“封堆”,对事发地周边无数高放射性的废墟和物质进行清理,对周边城市的民众进行疏散,前前后后有50万工作人员奔赴切尔诺贝利事故现场。
据切尔诺贝利基金会统计,“清理人”中的20%于2005年前在三四十岁的壮年逝世。“清理人”中到底还有多少人活下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数字,但超过90%的“清理人”都有辐射引发的健康问题——甲状腺癌、心脏病、呼吸问题和消化道问题等等。
昔日“能源城”已成“鬼城”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有两座主要城市:普里皮亚季和切尔诺贝利,主要居住的是核电站工人及其家属。核事故发生后,这两座城市十几万人被紧急疏散。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方圆30公里的地区被政府认定为被核辐射污染、不适合居住的“禁区”。有科学家估计,在未来2.4万年内,这里可能都无法安居。
目前切尔诺贝利还生活着大概3000名工作人员和少数科学家。为了减少辐射暴露,他们实行15日轮换制,在禁区每工作15天,就会在外休整15天。
距离核电站只有3公里的“能源城”普里皮亚季建于1970年。在核事故前,这里生活着大约5万人,有超过1.3万套公寓,有多所学校,有几十间商店,有咖啡馆、电影院、文化中心、医院……
如今,这里已是一座时间停止流动的“鬼城”,树木肆意生长,杂草四处蔓延,被废弃的公寓里还张贴着海报,公仔玩具等待着主人,墙上的时钟早已停止走动。市中心广场上,包括灌木在内的植物从商店、文化中心、餐厅和酒店大门前的石头台阶缝中滋长出来。

再探切尔诺贝利
灾难后的伤痛与反思 渡尽劫波伤犹在。核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是甲状腺、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的病变,其中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甲状腺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与事故前相比,白俄罗斯核污染地区儿童罹患甲状腺癌的病例增加了33倍。
如今,在白俄罗斯、乌克兰等核事故受灾国,仍有约500万人生活在核污染区内。监测核辐射水平、清理土壤中的污染物、为受辐射人群提供康复治疗……事故善后工作成为了一场旷日持久、代价高昂的战役。白俄罗斯外长马克伊日前在联合国总部出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纪念摄影展时表示,在消除核污染方面,国际社会的援助还远远不够,尚不清楚需要多少年可以完全清除污染。
切尔诺贝利之殇,举世震撼。然而,25年后日本福岛发生的核事故却表明,人类似乎并未真正痛定思痛。乌克兰国家环境中心能源政策专家帕休克直言:“如果能吸取切尔诺贝利教训,尤其是对紧急情况常备不懈,福岛核事故的后果不会这么严重。”
30年后,人们再次纪念切尔诺贝利,是为了牢记“谎言是最大的魔鬼”的训诫。作为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仅有的两次7级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核事故虽然在性质上有所区别,但都暴露出信息公布不及时、不充分的痼疾。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对本国民众和国际社会封锁信息并反应迟缓,加重了生命财产损失。而日本政府则在福岛地区儿童甲状腺疾病高发、农产品污染等问题上遮遮掩掩,引起受灾民众和邻国强烈不安。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命门,无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还是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前皆号称安全系数极高,但结果却是极小概率事件酿成了大灾难。在广泛和平利用核能的时代,人类无需谈核色变、因噎废食,但当认真思考如何与核同安、为核而“合”。
来源:人民网,新华社,中国青年网
主编微信:healthedit,欢迎志同道合的公卫人与有意合作的伙伴添加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