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艰辛,找个导师很有必要
2016/6/18 中国会计视野

     点击图片上方“中国会计视野”蓝色小字,可订阅本微信。

     作者:李东旭 德勤英国剑桥分所高级审计经理

     《欢乐颂》里,曲筱绡为得到GI品牌的代理,死缠烂打祈求安迪的帮助,在高手一次次的点播下,披荆斩棘,事业风生水起。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好运能遇到如此愿意帮忙的天才邻居,但是一个好的前辈哪怕提点那么一丢丢,也许就能给你带来事业的转折。职场艰辛,与其摸石头过河,不如花点心思,找个好的引路人。

     为什么需要一个职场导师

     职场导师通常能够与你每天所从事的日常工作保持一段距离。这个距离使得他能够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你的工作,让你看到你的工作在整个团队的位置和作用。他可以和你谈论那些务虚的、形而上的话题,让你在忙碌中也始终认清工作的目的和方向。作为过来人,导师很可能提醒你职业发展中会遇到的陷阱。这样的提醒可能并无法避免你去走一些弯路,你会更快的领悟错误中的教训,从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

     但是要提醒的是,职场导师与学生的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接受指导的学生。导师与学生见面时的话题往往由学生所面临的困惑来主导,导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识,将智慧传授给学生。而且很多时候,这样的传授并不是由导师的嘴中说出,而是由导师不断的提出问题,促使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的根源,来达到传授经验的目的。

     因此,学生成在这种关系中更为主动的一方,而这样的关系最终也是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收获。

     什么样的职场导师适合你?

     那么你需要什么样的职场导师来为你的职业生涯助力呢?他应该具备下面这些素质。

     懂得从你的角度考虑问题,而非总是侃侃而谈自己当年如何如何

     有些导师错误的以为讲述当年自己的故事就是对学生最有效的帮助。也许有时确实是这样,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导师所经历的彼情彼景并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线索。假如你心目中的人选经常以“想当年我如何如何”开始他的发言,你最好要谨慎考虑是否希望他成为你的导师。因为与这样的人的会面,即使是你带着明确的问题而去,往往也会变成一场以他为主角的故事会,对你起不到多少有针对性地帮助。相反,如果那人喜欢以“如果我是你我会如何如何”的方式谈话,你就很有可能遇到了一位优秀的导师人选。

     与你有着近似却不完全相同的职业轨迹

     理想的导师最好是在与你相似的职业轨迹上领先你3到5年的前辈。这样的一段时间上的距离既可以保证导师提供给你的建议足够前瞻,好让你提前做好准备,又不至于过分超前以致于脱离实际。同时,你也要注意选择那些与你的职业发展稍有不同的人来做你的导师。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你们的思维模式有所不同,使你现有的思维框架得到导师足够的挑战,同时也为你带来一些看待问题新的角度。

     帮你找到问题所在,而非替你解决问题

     你要找的是一位能够启发你找到问题根源的导师,而不是事事替你摆平的靠山。好的导师把训练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而把你所面临的问题本身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上,这就是古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因此,虽然一位喜欢大包大揽的导师可以让你的工作轻松不少,但是为了你个人成长的考虑,你更应该寻找像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那样,善于利用循序渐进的提问帮助你理清思路,把你引向问题根源的导师。

     能够给你积极的心理暗示和鼓励

     你所选择的导师一定在某些方面被你所敬佩,在某种程度上是你的榜样。这种情感上的认同使你处于皮格马利翁效应之下。皮格马力翁效应是指,人会受到他人下意识的影响,而对于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这种影响更是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如果你的导师总是对你说不应该做这个、不应该做那个,却不帮助你找到正确的做事方法,你会很快的积累起负面的情绪,影响到你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你的导师需要是一位能给你正面引导的人。

     注意你心目中人选平时的言行,也许他确实在业务上有过人之处,但是你要考虑,他是否能够以积极的方式将这些过人的经验传授与你。

     如何找到职场导师?

     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希望从与导师的接触中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导师作为这种关系中时间更为宝贵的一方,很少会有动力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学生很好的定义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帮助,并用简洁的语言将需求传达给对方。这不仅是每次会面时对每一个要提出的问题的要求,更是对一段导师制关系在开始就要十分明确的要求。

     如果你心目中有了导师的合适人选,而此前与这个人的接触不多,千万不要唐突地向对方提出让他做你的导师的要求。导师制的关系同其他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都需要从相互建立了解开始。尤其是大多数的导师关系都是非正式的,这种关系的建立就更依赖于双方共事或交谈时的好感,也就是所谓的投不投缘。所以,即使你是带着让对方成为你的导师的目的而去,也应该试着从培养一般的同事,朋友或上下级关系开始。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表现和为人处事赢得对方的信任。最理想的情况,是使对方对你产生“孺子可教也”的想法,这种时候,导师的关系就水到渠成了。

     如果你发现自己并没有机会接触到你心目中的导师人选,那很可能是你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目标。不一定要找你的领域最为顶尖的专家,也不必非得是企业内响当当的高层。这样的人选既不容易实现,即使实现也很难让对方真正了解到你的位置上所面对的实际情况。因此,就像前文所说的,在那些与你有着相似职业轨迹,但领先你几年的前辈中寻找你的导师人选,最为实际,也最可能给你带来的收获。

     除了企业内的环境外,各种社交场合,行业研讨会,甚至是朋友介绍,都可以成为你寻找导师的机会。简单的原则是,你的生活中越多接触各类不同人士的机会,你发现合适导师的机率也就越高。这也给了你一个广泛接触不同人群的理由。

     如何与你的导师相处?

     建立起或正式或非正式的导师关系之后,应该如何与其相处?人与人交往的一些基本原则足以让你妥善的维系这种关系。比如:

     了解导师的脾气禀性和沟通方式,不冒犯对方的习惯;

     尊重导师的作息安排,根据导师的日程合理的要求见面的时间和频率;

     尊重导师的时间,每次见面前做好功课;

     不炫耀自己的成绩,少提大而无当的问题,让自己的问题尽量具体、明确、简洁;

     对交谈的内容要有保密的意识,即使并不敏感的话题,也要征求导师的同意后再与别人分享;

     与导师交流保持单纯的求教的目的,不要把导师当作扩大人际圈的跳板。

     (本文摘自《你是一桩独一无二的生意》,李东旭)

     超级彩蛋:文章作者将于6月22日于视野思享会分享职场技能,大量干货打包放送,速速报名:

     http://bbs.esnai.com/thread-5070104-1-1.html

     京东购买链接:http://item.jd.com/11920050.html

     当当购买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55685.html

     亚马逊购买链接:https://www.amazon.cn/%E4%BD%A0%E6%98%AF%E4%B8%80%E6%A1%A9%E7%8B%AC%E4%B8%80%E6%97%A0%E4%BA%8C%E7%9A%84%E7%94%9F%E6%84%8F-%E6%9D%8E%E4%B8%9C%E6%97%AD/dp/B01F58WEPU/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465979059&sr=1-1&keywords=%E4%BD%A0%E6%98%AF%E4%B8%80%E6%A1%A9%E7%8B%AC%E4%B8%80%E6%97%A0%E4%BA%8C%E7%9A%84%E7%94%9F%E6%84%8F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会计视野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