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哪四类人最伤肝?秋冬季,给家人一个最有效的养生攻略!
2015/10/30 小云健康


秋冬季养生攻略
秋冬季交替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1、足部保暖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
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2、适时添衣

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当环境气温降低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更衣。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3、朝盐晚蜜

在秋天里,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发现皮肤越来越干燥,不少人以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补充水分啦。真相却是,光喝白开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过,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这种方法,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4、灸脐养秋
如果因为脾胃寒凉而造成腹泻,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艾灸肚脐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使用艾灸对准神阙穴(肚脐),进行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宜。每次灸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一般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
因体质虚弱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病,用此法进行防治,效果很好。
5、养阴防燥

秋季,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说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寒露时节,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有梨、提子、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莲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6、适当养胃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因此,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
另外消化道溃疡的发生、发展与情绪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注意情绪的健康,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
7、不要憋尿

不少人为了防止口干,晚上睡觉前会喝不少水。但是这样一来,夜尿的频率就会增加。一些人即便是夜里或者凌晨感觉到了尿意,由于嫌起床较冷,常常下意识地憋尿继续睡,这其实是非常不健康的习惯。
尿液如果长时间储存在体内,含有细菌的尿液不能及时排出,就易诱发膀胱炎。而高血压患者憋尿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脑出血或心肌梗死,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应做到:
早睡早起,顺应节气;适量运动,增强抵抗力;扫除抑郁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哪四类人最伤肝?
下面这四类人,想吃就吃,通宵娱乐,肝脏早有怨言。
一、肉食重度依赖者

肉类多含脂肪和蛋白质。这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适当摄入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保证。
在蛋白质的吸收过程中,人体摄入的蛋白质会在肝脏的分解过程中转化为能量,再被分配到人体各处。但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和无用物质也都需要肝脏来进行分解和代谢,不限制肉类的摄入量,意味着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很可能是超标的,导致肝脏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超负荷运转会给肝脏带来巨大损伤。
建议:
1.少吃油腻、高脂肪含量的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肉类多蒸煮着吃,减少多余油脂的摄入。
2.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荤素搭配,多吃菜,少吃肉。
3.在吃了过多肉食后,应吃些解油去腻的食物,如新鲜水果。水果纤维素较多,能促进肠胃蠕动,有利于毒素排出。
二、喜欢熬夜者

肝脏的深度排毒一般是在熟睡中进行的。熬夜让肝脏无法完成毒素的分解和排出,新鲜气血也无法生成,长此以往,肝脏供血不足,已经受损的肝细胞不但难以修复,反而加剧恶化,导致皮肤粗糙、精神易乏、常感口苦咽干、火气大。
建议:
1.23点前睡觉,这样可以保证在凌晨1至3点时处于深度睡眠状态,这个时期正是肝养血的最佳时间。
2.一般人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为每天7~8小时,体弱者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
3.养成20分钟午睡的习惯。午睡可使身体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的疲劳状态,有利于身体机能恢复。
三、零食不停嘴者

巧克力、糖果、糕点等甜食如果食用太多会伤及脾胃,影响食欲,还会影响气血的化生,不利养肝。食用过多零食,会让内火上升,大量消耗阴血,令肝脏疏泄功能失调,本该排出身体的毒素被迫滞留体内。
建议:
1.零食要节制,尽量远离一切让肝受损的食物,如薯条、炸鸡腿等煎炸零食。
2.时令的蔬菜水果酸甜可口,口味众多,可替代零嘴的同时,更有助于肝脏吸收营养物质并促进肝脏排毒,提高免疫力。
四、易怒者

“怒伤肝”、“怒则气上”,指的是大怒导致肝气上逆,血随气而往上冲,故伤肝。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怒气冲冲的状态,他体内的气机得不到宣泄,运转不通畅,肝气不得疏泄,会对肝造成极大危害。
建议:
多与亲人朋友沟通,要学会做别的事情来转移情绪,如运动、旅游等。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小云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