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穿秋裤更容易冻伤?穿还是不穿?这些问题你得知道!各种咳嗽怎么破?答案在这里!
2015/11/25 小云健康


秋裤穿还是不穿?
外国人到底穿不穿秋裤?
根据调查,各国青年对于秋裤的态度出奇的一致:
韩国:
只有老年人才会穿秋裤,和韩国人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冬季里韩国人的标准装扮是棒球帽、棉大衣、短裤、拖鞋。
加拿大:
现在已经基本不再穿秋裤,一般穿一条比较厚的裤子过冬,如果冬天要到室外工作,会在裤子外面再套一条羽绒裤(Down Pants),这样进到室内可以方便地脱下来。
美国:
早年,秋裤在美国的高寒地区也有相当的市场。现在,平均一人拥有一辆汽车的美国,冬天进屋暖气,出门坐车,完全不必穿秋裤,年轻人更是不穿秋裤。
日本:
同样只有老年人才会穿秋裤,女孩自然不用说,大雪中上下学一样是小短裙和光腿,留学生到了日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扔秋裤,因为只有50岁以上的女人需要。

英国男人穿长内衣裤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先推出这种内衣的John Smedley公司至今仍在生产它们。不过,英语中把长内衣裤叫作“long johns”倒不是因为这家公司。较为普遍的一个源头是美国拳击手John L. Sullivan,他在比赛时,总喜欢在短裤里面加一条长内裤。
我们到底该不该穿秋裤?为什么要穿秋裤?
1、作为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膝关节最怕冷。尤其秋冬季节,不仅温度低,还时常伴有寒风,短短几分钟,寒风就会侵袭未受保护的膝关节,使其受寒。
2、人体各部位中,小腿和脚离心脏相对较远,不仅血液流经的路程长,还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跟着下降,病邪就可能乘虚而入。
3、如果在寒冷的季节里不注意腿部保暖,经年累月,就会造成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酸痛等。尤其是人过中年,产热能力降低,若不及时穿上秋裤,导致下肢回流血液温度降低,还会影响腿脚甚至全身的营养、生理状态。
4、虽然年轻人机体产热功能好,但长时间处在风寒湿冷的环境里可能会造成机体损伤,如血液吞噬细胞增生、肌纤维组织炎等,并在中年以后陆续发病,为晚年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什么时候该穿秋裤?
1、时间上
在北方一般过了中秋就该穿上薄秋裤。“秋冻”虽然可以增强耐寒能力,但只适宜在初秋暑热未消时。等到进入晚秋,尤其是寒露以后,气候明显下降,日夜温差变化大,常有强冷空气侵袭,就应增添秋衣秋裤。
2、气温上
以10℃为界限,若最低气温低于10℃就该穿秋裤,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秋裤也应适当增厚。
3、自我感受
若觉得双腿冰凉,从户外回来后迟迟恢复不到正常温度就该穿。经常久坐或末梢循环不好的人,即使气温不是特别低,也会有双腿冰凉的感觉,这类人应马上穿秋裤、厚袜,并且每天睡前用热水泡脚15分钟。
你知道吗?秋裤太紧身可能会冻伤
秋裤太紧身可能增加局部温度,若再不透气,很容易增加患妇科感染病的风险。
如果选择防止静脉曲张的袜子充当秋裤就更麻烦。袜子紧紧地“捆”在腿上,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肢体和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减慢,人只会更冷,严重时反而更容易冻伤,甚至可能出现冻疮、寒冷性脂膜炎等问题,不仅会令皮肤红肿、痛痒,甚至可能出现一些紫红色的硬结。
这些人群需要提前穿秋裤

经期和孕期女性
经期女性要穿高腰秋裤,以免寒气入侵,导致月经紊乱、量少、色黑、血块、痛经等。孕期女性,抵抗力相对虚弱,若不注意下半身的保暖,会感染风寒,还易诱发其他疾病。
老年人和关节炎患者
老年人和关节炎患者,尤其是居住在气候寒湿的南方人更要早点穿。
阳虚体质人群
会畏冷,应提前到寒露之前。
各种咳嗽怎么破?
突然你就发现,身边好多朋友都咳嗽了。怎么办?各种不同原因的咳嗽怎么破?

为什么这个时候容易咳嗽?
气候问题
最近又是一股冷空气入侵,空气中的水分会进一步减少,湿度也会降低,导致气候变得极其干燥,加上雾霾一直在这里,从未远离,种种原因加起来,这些都很容易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各种咳嗽问题。
身体问题
经过一个夏天的消耗,人体会变得很虚。由于肺主气,与外界大气直接相通,而秋冬季的燥热之邪多从口鼻入侵于肺,耗伤津液,肺阴受伤,失其濡润,影响了肺宣发肃降的功能,于是咳嗽也就来了。
一般人咳嗽不是常年如此,只是受了风寒、风热等侵袭,往往病程在3周以内,这都属于急性咳嗽的范围。
咳嗽分哪几种?
咳嗽在中医上可分为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燥热咳嗽和内伤咳嗽等,所以在选用中成药时,因药性不同,也有寒、热、温、凉之分,必须对症服用。
风寒咳嗽:
咳嗽有痰,痰色白或很清稀、或有泡沫、量多,咽痒,人感觉怕风、怕冷。
风热咳嗽:
咳嗽伴痰黏稠、咯不畅、痰色偏黄,咳的时候喉咙疼痛、口干,面赤唇红。
燥热咳嗽:
本身没有生病,却因为“秋燥”而引起的咳嗽,无痰,咽喉感觉干燥。
内伤咳嗽:
咳嗽时间比较长,咳声重浊,痰多而黏腻、呈灰白色,伴有胸闷、食少、体倦、大便稀等症状,一般以体弱老人居多。
不同咳嗽怎么治疗?
风寒咳嗽
1、选用宣肺、散寒、化痰、止咳的中成药,如橘红痰咳煎膏、蛇胆陈皮口服液等,平时还可以多吃梨,目前正是梨上市的季节,每天吃1~2个,可养肺润燥、润肠通便、预防咳嗽,还可以多吃萝卜、银耳、木耳等。
2、饮食上不宜吃得肥腻,甜食和生冷之品同样需要戒口,以免阻碍脾胃运化功能,助生痰湿,加重咳嗽。
风热咳嗽
1、可选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成药,像急支糖浆等。
2、川贝炖雪梨。取雪梨1只洗净,横断切开,去核后放入川贝末6克,然后将两瓣并拢,用牙签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放水适量,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吃梨喝汤,每日一次,连服3~5日。
注意:无论风寒还是风热引起的急性咳嗽,都不要在早期服用蜜炼川贝琵琶膏、养阴清肺丸等养阴敛肺收涩的中药,因为对于外感的急性咳嗽来说,咳嗽本身是驱散外邪的过程,如果早期即用收涩药止咳,虽然咳嗽可以很快缓解,但外邪却留在了体内,使感冒病程延长或可能演变成其他慢性疾病。
燥热咳嗽
1、可选用川贝枇杷膏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药,还可以多吃梨,此外要多喝水,最好以温的白开水为宜,原则是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不吃煎炸、烧烤、饼干等食物,因为此类食物本来就缺乏水份,多吃会导致体内阴液更加缺乏,加重上火干燥症状。
2、多做扩胸运动,增加运动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3、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到雾霾重的地方,若空气干燥,要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一般湿度保持在40%~50%,不能湿度过大,否则容易滋生霉菌。
内伤咳嗽
不建议单纯使用止咳药来解决病痛,应当首先到医院查明病因,采取长期的对症治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小云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