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患心血管病不再新鲜——中青年心血管频频告急,真不是吓你的!
2015/12/2 小云健康


40多岁的泸州壮年男子,平时身体没病没痛,事业成功,工作繁忙,应酬也多,但在连续3天加班之后突发胸闷不适,以为没什么事,坚持一下就好了,在朋友的劝说下,才到医院检查,被告知是“心肌梗死”,真是“晴天霹雳”。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才得的病,然而事实上,目前这种病的发病在各个年龄段都有。专家提醒,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明显提前,40岁左右的中青年患者发病呈井喷趋势。 那么,心脑血管疾病缘何频频施虐?其发病诱因有哪些呢?

40多岁者成高危人群,最年轻患者20多岁
在四川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尽管刚入冬没多久,但该科室的住院床位已经爆满,不仅编制的120张床位全部住满,就连走廊上、电梯旁都加满了病床,住满了病人。据心血管内科医师冯健介绍,近期以来该科室的床位明显紧张,有时住院还需要提前预约。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越来越明显呈年轻化倾向。”据冯健讲,心血管病年轻的患者主要集中在40岁左右,在该科就诊的患者中,最小的只有20多岁。
冯健表示,一直以来,年轻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就很少,一提到心脑血管疾病总认为它们是老年人的专利,跟自己没有关系。年轻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意识淡薄,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患者不能及时发现病情。

不良生活留病根,精神紧张是诱因
一直被认为是“老年人专利”的心血管病,近年来缘何频频找上年轻人呢?
冯健介绍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们身体健康的一大威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个长期的过程,高血压、肥胖、胆固醇超标等代谢综合征、吸烟酗酒以及精神压力大等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近年来,这些危险因素在人群中越来越普遍地存在,并不断向年轻人群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习惯不规律,长期的三餐不定时,暴饮暴食,大量摄入三高(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容易使血管内沉积一些“垃圾污垢”,导致血管变狭窄,如果长期不“清理”,严重会导致血管被堵塞,出现脑梗塞及心肌梗塞。
建议: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多食蔬菜水果,少食“三高”食品,尤其是肥胖等高危人群更要少食动物内脏、肥肉等,鸡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较高,高危人群也不宜多吃。不要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
2、大量抽烟、酗酒,会对人体的血液循环和人体的内脏器官产生不良影响,长期大量抽烟及酗酒容易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血管发生痉挛,这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大诱因。
建议:最好远离烟酒,如平时有饮酒习惯的,适量饮酒有一定的好处,但不可酗酒。
3、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下,精神压力过大,造成情绪紧张,长期的情绪紧张就会引起体内代谢紊乱、血压升高、血管收缩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 保持情绪平稳、心态平和,喜怒哀乐等情绪都可能诱发疾病,大喜大悲或过于焦虑都是不可取的。

入冬天气转冷,谨防心脑血管病高发
“心血管疾病四季都会发生,然而,秋冬季的患者却急剧增多。每年从9月份到来年的3月份,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冠心病,如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的病人尤其多。”冯健表示,这是因为心血管疾病的第一诱因就是“冷”。在冷空气的刺激下,人体会出现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血流加快等现象,导致血压升高或血管栓塞等。同时,寒冷的天气,心脏的耗氧量增加,让本来就脆弱的心脏超负荷运转,因而也会增加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建议:防止心血管疾病发作,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老年人冬季晨练时不要太早,因为早晨室外温度低,冷空气会引起血管收缩如果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建议最好等太阳升起之后再进行锻炼。
(来源: 信周刊)
小云健康温馨提醒:防止心血管疾病发作,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同时要每天为自己进行心脉检诊,这是维护心血管健康的重要环节,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小云心脉腕式电子血压计及小云健康平台,通过实现比较全面地呈现测试者当前心血管功能现状,有效提前预警。就数据来说,小云健康将使用者的测量数据实时传输到云端,经过云端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多项具体参数进行分析,判断受检者的心血管状况,给出精准的饮食、休息、用药方面的健康咨询和建议,是家庭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能测量心功能的小云心脉腕式电子血压计)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小云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