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怦然心动”叫做心律不齐,这是怎么回事?
2016/4/28 小云健康
每当我们在精神紧张、异常兴奋、大量抽烟、饮酒等刺激的情况下,健康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明显感受到心脏“扑通扑通”的强烈搏动。我们没做什么特别的事,仍会莫名感到心前一阵慌乱,心跳似乎很不规律,气短、胸闷等等。
“ 这怎么解释呢? 不要着急,我们还是先从以下几种开始着手。
提起初恋,我们看过太多电影和故事,而最让人难忘的,便是遇到他/她时,那种神情慌张,面部发红,难以自制的心跳加速感。而这种感觉用一个文艺的词形容就是——怦然心动。这一刹那,电光火石间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妙。当然,除了这些,让你心跳“紊乱”的可还远远不止!比如一到考试,遇到不会做的难题时,往往会不自觉的开启抖腿、抓狂、紧张模式,并伴随着心跳加速、大脑缺氧、注意力没办法集中的状态。
房颤、早搏、心动过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心律失常,中国约有两千万患者正受其困扰。
心动过缓低于40要警惕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成人,多见于老人和运动员。严重的心动过缓,如窦性停搏或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老人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心动过速要找原发病成年人心率每分钟超过100次时称为心动过速。根据心动过速来源不同,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生理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较短;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健康人;室性心动过速最危险,大部分患者合并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少数见于健康人。心动过速时患者常有心悸、出汗、头昏、乏力等临床表现,通过心电图可检测。
多数早搏不用治心脏工作,如果提前出现一次跳动,之后停顿一下,就像是演奏舞曲乱了节奏,这种情况被称为早搏。有些早搏完全没有症状,仅在体检做心电图时被发现。如果早搏是体检查出来的,患者无任何感觉,早搏数目也不多(几百到数千次),不影响日常生活,这种情况大多不用治。如症状明显,动态心电图显示每24小时有一两万次甚至更多,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如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等。
心率过速别紧张当你遇到突发心动过速时,千万不要过分紧张,因为紧张情绪往往会使症状加重。不妨试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缓解症状。 可以尝试深吸气后憋住气,直至不能坚持屏气为止,然后用力作呼气动作。如果持续有问题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最好的治疗,永远是预防,而科学的检测数据最能有效反馈心血管健康状态,将小云心血管功能检测仪佩戴与手腕,通过蓝牙与智能移动终端连接,2分钟即可获得健康检测报告,包括血压、心率等多项心血管临床指标,还能知晓当下的身体压力指数与疲劳状况,既方便又快捷,可谓是心血管健康的忠实卫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小云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