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影响寿命?!别让心跳超出这个数字范围
2016/8/11 小云健康

    

    

    

     天气一热,就特别容易急躁?一件不顺心的小事也会火冒三丈?其实,在夏天我们的心脏也会有同样的感受。作为身体的泵血“中枢”,正常情况下,心脏就像勤劳的钟表一样,有节律的跳动着。但如果它突然改变了节奏,就很可能是身体发出了警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预防心跳“失控”,让心跳乖乖听话。

     心跳太快太慢都折寿

     正常心跳

     正常情况下,人的静息心率为 70-80次/分。研究表明,长期低于50次/分或长期超过80次/分都会使死亡率增高。

     心率过慢

     长期心率过慢,心脏“泵”出的血不够,会导致人体缺氧缺血,出现代偿性心室加快运动来供血,这样易成回血不足,严重影响健康。

     心率过速

     长期心跳过速,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心率最好不要超过80次/分

    

     你的心跳会“说话”

     中暑

     夏季天气炎热,大脑情绪调节中枢易受环境影响而波动,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速。此外,夏天昼长夜短,人们的睡眠时间普遍减少,加上出汗较多,可能影响电解质平衡,造成心跳异常。

     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 注意防暑降温,在夏季适当多饮水,每天最好保证不少于2000-5000毫升。

    

     糖尿病

     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期刊》的一项研究发现,心跳每分钟多10下,糖尿病发病风险就会增加23%。这是由于心跳速率越快,空腹血糖越容易出现异常,糖尿病的发病率因此就越高。

     建议:要减慢心率, 应注意多运动,保持低盐饮食。如果已经是糖尿病患者,就要注意控制原发病,尽可能不得冠心病,这样对控制心率也有帮助。

    

     卒中

     正常情况下,心脏收缩和舒张是协调一致的,但当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功能会大幅下降,心房中的血液容易形成血栓。 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堵塞在血管狭窄处,造成中风。

     建议:房颤患者, 日常饮食不宜过饱,不要过度劳累,更不要大喜大悲。已经发生过中风的患者,应检查是否有房颤,以便及时预防中风的复发。

    

     心衰

     心跳过快、心律不齐、心悸等是心衰的常见症状,如不及时治疗相当危险。临床研究发现, 心跳每分钟多跳5下,可使心血管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增加15%。

     建议:心衰患者要在家中定时检测心率。一般情况下,如果静息心率高于70次/分钟,则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调理。

    

     服用药物

     有些患者在服用某种药物后会出现心慌、心悸等不适。

     建议: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 服药前一定要遵医嘱。此外,一些其他药物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比如滥用某些抗真菌药及抗生素、中枢兴奋药、镇痛药等,服用时应谨慎。

    

     甲状腺亢进低下

     甲状腺亢进会释放过多的甲状腺素,刺激人体心肌细胞中的“酶”,导致心律失常,严重者甚至会患甲亢性心脏病。哈佛大学相关研究还证实,甲状腺低下也不利于血管功能,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心衰和脑卒中的患病风险。

     建议: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最好每月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并辅助做心电图相关检查,必要时还要服用降低心率的药物。

     4招让心跳乖乖听话

     1、控制饮食

     每餐不宜过饱,少食多餐,少喝浓咖啡、浓茶。戒烟戒酒,定时排便。在饮食合理的前提下,多吃乳制品、坚果等富含钾、钙、镁的食物。

     2、多运动

     坚持轻度体力活动或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

     3、防感冒

     研究表明,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心率每分钟会增加8-10次。因此,心脏病患者尤其需要预防感冒、防止发烧。

     4、睡眠足

     需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过度劳累。但需注意,饭后不宜立即就寝。这主要是由于饭后迷走神经趋向兴奋,可能使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发生意外事故。

     应急小贴士

     如果身边的家人或朋友突然心慌,可采用以下应急方法。如果不能缓解症状,一定要尽快去医院检查。

     先让其坐下休息,叩击心前区数下,有助于帮助心脏复律。

     用手指在颈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向后按压,每次不超过5秒钟。

     闭眼,用中指从眼眶上缘滑向眼球,适度压迫眼球,每次10-20秒,以刺激迷走神经。

     用力咳嗽,头部尽量后仰或身体前弯,同样能刺激迷走神经,终止部分心跳过速。

     小云健康公众号矩阵

     小云健康 ID:xiaoyunjiankang

     长按识别,即刻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小云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