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群人中发现郑州土著?
2016/6/17 河南交通广播
郑州——曾经落寞的中原霸主,如今却像一头睡醒的雄狮。

郑州,中原第一大城。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解读郑州,首先得说郑州的铁路。
京广线:南北纵贯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六个大城市。
陇海——兰新线:东西横穿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大城市,直达西欧一路都是历史。一路都是古迹。

如此重量级的两条铁路干线,在整个世界铁路建设史上也实属罕见,而其交汇点的郑州,则毫无疑问成了中国整盘铁路系统的心脏,郑州瘫痪,整个中国都要瘫痪。
在郑州,道路四通八达,你可以到达你想去的任何一个有铁路的省份,任何一个通火车的城市。正因为郑州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1957年,河南省不得不忍痛割爱抛弃了七朝古都——开封(河南省传统省会),把省会迁到郑州现址。

“迁都”后的郑州如虎添翼,在短短的50多年时间里由一个只有三四条街道的“小小县城”变成如今拥有1000万人口的大城市,其间还包括十年动乱时的停滞和倒退,如果再剔除这十年时间,郑州亦可谓中国城市建设史的一大奇迹。
要知道它是在没有国家政策倾斜条件下,同其他同等城市一样自力更生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因此,不能简单地把郑州等同于深圳,深圳是国家政策养起来的,是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旗帜是不能倒的,而郑州则是勤劳朴实的中原人民用自己的汗水和双手在黄土地上一块砖一块砖堆起来的。

问题来了,大郑州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多,可称得上郑州土著的人却越来越少。先看看老照片回味下曾经的郑州风貌吧。

▲五六十年代的老坟岗

▲紫荆山旧貌

▲据说是80年代的二七和管城交界处的老城区

▲破落的旧房子,路边的歪脖树,记录着老郑州人的旧生活

▲街道上似乎并没有什么人,居住在这一片的土著人,日复一日的生活

▲在线君终究是无法确定这里就是二七和管城交界处的老城区

▲30年斗转星移,老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至于根本辨认不出这究竟是郑州的哪里。

▲旧时的小平房,最多不超过3层的老楼

▲虽然那时的房子没有如今的气派,但那时浓郁的生活气息,也是如今高楼林立所无法企及的。
【你是郑州土著吗?】
1.身份证开头是4101;

2.吃过天方方便面;

3.喝过雪洋汽水;

4.去亚细亚买过“时髦”衣服;

5.去东方红看过电影;

6.坐过黄面的;

7.吃过一二三四五厂夜市……

8.逛过红旗大楼,穿过宝贝儿鞋;

9.喝过“格瓦斯”小香槟;

10.去过“老坟岗”吃过“八一八”烩面。

11.火车头牌冰棍奶油的5分冰糖的3分

12.中州肥皂的味道是我最喜欢的,小时候妈妈买一箱回来,我跟妈妈用线把它们割开,好怀念。

13.亚细亚礼仪队的姑娘们,当年的白富美,是多少小伙儿倾慕的对象……

14.郑州最早的101电车

15.人民公园的大象滑滑梯

随着郑州大规模的城市拆迁,这个城市有着前所未有的包容状态,郑州的未来已来,而过往只能回忆在心头。戳下大拇指点个ZAN,谨以此文向这个城市及过往的童趣致敬!
来源:郑州在线 文/在线君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河南交通广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