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惑 | 如何与心理医生谈话?
2016/8/28 广州华兴康复医院心理科

每一位到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进行医学心理咨询的求助者,都会希望能与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尽快、尽可能全面的情况告诉心理医生,使心理医生能准确的诊断及治疗。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不少求助者,一见心理医生就紧张,说话无条理,说的内容也不能反映主要的心理问题,甚至引起医生不耐烦。由于随着全国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对心理的需求日益加大,加上开放改革后学习、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人民心理素质的普遍下降,产生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因此,到综合医院进行医学心理咨询的人越来越多,比25年前增加20-30倍,每位心理医生给每位求助者的时间是很短的。为此,在短时间内医患之间要交流好,不但是心理医生应提高谈话技巧的问题,而求助者了解怎样与心理医生谈话,同样也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要明确,心理医生接触的人大多数是有心理疾病的求助者。各种心理疾病都有一组心理状态。那么什么叫“心理症状”呢?为此,首先要了解心理包含的主要内容。
(一)心理包含的内容。简单说来,有四方面:


1、认知过程。包括一个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注意等等。
2、情绪过程。即指一个人的喜、怒、哀、恐、乐等。
3、意志过程。即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一个目标,而努力去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4、个性。主要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


(二)心理症状
心理症状就是指人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的表现。如感觉迟钝,感觉过敏,知觉异常(如各种幻觉,包括听幻觉、视幻觉、触幻觉、嗅幻觉、味幻觉。常见的是周围没人,他可以在耳边听到有人讲话的声音;周围没人,他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形象,甚至看到死去的人,俗称见鬼),记忆力差,如丢三落四,甚至到外面回不了家,认不清回家的路,思维不正常,主要有强迫性思维及各种妄想,即无根据的推想,如根本没人害他,他却认为陌生的人在他背后跟踪他等。
注意力异常。可以表现注意力涣散,不易集中或过份集中某一件事,如特别注意周围人的动静,担心伤害自己等。如特别注意周围人的动静,担心伤害自己等。
情绪不正常。如常表现情感压抑,情绪低落,悲伤,哭泣,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甚至对前途没信心,有自杀念头、自杀行为等。

意志异常。如表现意志软弱,缺乏意志行为,表现懒散,什么都不想做,不愿出外活动,整天呆在家里等。
个性异常。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人过份内向,担心,怕事,敏感多疑;或内向,任性,多愁善感,患得患失,害羞,怕见人等;或做事过份认真,要求十全十美,喜欢钻牛角尖,固执刻板;或好表现自己,虚荣心强,小气等;或易发脾气,易冲动,动不动发火、骂人,甚至打架等。
(三)与医生谈话的内容顺序

1、首先要说清自己上述症状中的主要症状及时间。如情绪低落;心跳、心慌、紧张、焦虑;在多人地方恐慌,不能正视别人眼神;对一些小事反复思虑,或经常反复做一个动作,不能自制;有时周围没人却听到有人讲话声音,或怀疑别人经常议论自己等。(出现症状的时间,可以几年、几月、几日,有个大概的交代。)
2、与主要的心理症状相伴随的其他症状。除了心理症状,还有躯体症状,如食欲、睡眠、体重、心跳情况,胃肠症状等等。
3、自己推测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或诱因。如自己性格不好,学习上的压力,工作上的压力,人际关系的不协调,恋爱婚姻上的挫折等。可供医生参考。
4、上述症状什么情况下加重,什么情况下减轻。
5、曾经到过什么医疗机构,什么科室就诊,医生想知的诊断情况;用过什么药,多少,效果情况如何等。
如果来复诊,那么就要先讲主要症状消失、减轻或加重情况,伴随症状的消失,减轻情况。如有不良服药反应,可放在后面来谈,也可谈自己看法。
以上情况,如果自己心中没底,可以先写在纸上。如果医生主动问你,那就按医生的询问如实回答。

最后,当医生检查、诊断完后,你可以询问可能属于哪种心理疾病?如何服药?(如上午几时,下午几时,中午几时,晚上几时服用等)。有些诊断,医生不便直接回答,也不要勉强,因为10多分钟时间要明确诊断也是不容易的。有些诊断医生可能会对家属交带。
如果你能做到上述的叙述,那么你与心理医生的交谈一定会比没准备要“多快好省”得多。
【感谢医学心理专家黄铎香对此文的帮助】

本期栏目特邀心理专家简介
黄 铎 香(医学心理专家)
★从医经历:
黄铎香,广东兴宁人,出生于1940年,从事医学心理咨询40余年,1964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1983年随赵耕源教授创办全国第二、全省第一综合医院心理咨询室,即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三院心理咨询科,上世纪90年代创建“中国综合医院心理咨询中国模式”。1987年编制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测查表》,受到全国著名心理测量专家的肯定及支持,为我国心理疾病的普查及临床工作作贡献。曾任中山三院心理咨询科主任,著名心理咨询专家。
★专业擅长:
对神经症(如焦虑症、神经性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神经衰弱及失眠等 )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
★科研与学术成就:
写有专著及科普著作各三本,参与写作论著共30本,发表论文30多篇,参加到主编的专著有《医学心理咨询学》、《医学心理学概论》、《医学心理学》三本,编著科普著作《扭曲的心理》、《心理医生手记》、《心理医生告诉你》三本,参与编写论著24本。

●有趣●有营养●有深度
的文章都在这里
▼
《关爱心理健康 我们在行动》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喜讯]名医工作室启动,看心理精神科专家有门路啦!
心理精神疾病,按时复诊是痊愈的关键!(解读误区)
焦虑症危害这么大,教你几招有效的防治方法
帮助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走向康复的11种方法
完美诠释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一部漫画--患者的斗争
【护理有方】如何做好躁狂症患者的护理?
科普|抑郁和狂躁生与死的交融
变“懒”可能是精神分裂?专家这样说...
中国近六成人受失眠困扰,九成失眠为心身共病

如需了解更多《关爱心理健康 我们在行动》公益活动内容,滑到底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
◆ ◆ ◆ ◆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公益活动更多精彩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州华兴康复医院心理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