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三伏,排寒气,这些事不能做!
2016/7/26 对话健康
点击上面蓝字 
关注免费学养生
商务合作QQ:1021882139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著,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现代养生宝典。
长按指纹扫描处识别图中二维码点关注
马上就入伏了!7月13日你准备好迎接入伏天了没?今年的三伏天共40天,比去年多10天。7月13日“初伏”,7月23日“中伏”,8月12日“末伏”,8月22日“出伏”。三伏天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要合理作息,饮食清淡,及时补水。那入伏天都需要注意点啥:
1 最好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夏季高温情绪易失控,为防"情绪中暑",小编提醒别为了省那么两个钱去挤大菜市,火车站人流窜动,大菜市进去是人挤人,逛一天汗臭熏天不说,人都急溜溜的,很多人去了之后,回家出现了心情浮躁、难以控制脾气的现象!真不值当!

2 败瞎给孩子贴“三伏贴“儿童使用“三伏贴”时应该更加注意,第一,年龄小于或者等于两岁的儿童禁用;第二,与成人一样,发热体温超过37.5℃禁用;第三,特殊过敏体质如严重荨麻疹患者禁用。儿童的每日贴敷时间具体为当日中午12点钟至下午1点钟,共一个小时。贴敷当日禁洗冷水浴,特别是洗海澡;禁食生冷辛辣腥膻的食物。此外,药物应该储存于阴凉处。

3千万不要吃太多冷饮三伏天都不让吃雪糕,太残忍了点!不是我绝情,是三伏天人体的阳气都浮在体表,五脏六腑是寒凉的,此时再吃冰吃雪糕,相当于雪上加霜,尤其是本身寒气就重的亲,再吃就更寒到骨髓了。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朴素而养身。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亲,记住了哦!

4 不能长时间开空调空调病,是现社会常见的,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病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在工作场合中,应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尽量不用空调或适当调高温度。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

5 败戴美瞳了,容易得红眼病由于天气阴湿,病毒细菌易侵袭,“红眼”的病人增多,尤其是戴着美瞳的年轻人。夏天是眼表疾病的高发期,急性结膜炎的患者会增加三四成,年轻人占的比例更高。专家建议,眼睛红了不要热敷,而要冷敷,有助于消肿;还要远离电子屏;不要用眼药膏,因为不利于渗出物排出,会加重病情。

6不要在中午11点至下午4点户外运动三伏天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研究表明,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小的风速易使汗液无法快速蒸发,人体散热出现困难,体温调节也受到限制。一旦热量积蓄在体内,就会引发全身发热、头晕、口渴、恶心等中暑症状。因此,室外运动至少要避开上午11点至下午4点这个时间段,最好选择在7点至8点这个时间段,建议9点之前结束锻炼。

7 切记少吃肉,多吃点地豆额
夏吃"三薯"指的是土豆、紫薯和山药。土豆含有维生素C,而且发热量高,可以预防情绪中暑。情绪中暑的人,最容易受到抑郁、灰心丧气、不安等负面情绪的困扰。土豆可以帮你补充维生素A和C,代替由于过多食用肉类而引起的食物酸碱度失衡,让你远离坏情绪。

还有一件事千万别忘了做!
头伏吃饺子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总之小编一句话:
入伏了,别瞎歹东西,别瞎乱溜达,安安静静地做一个美女纸;
别瞎加强运动,别瞎捣鼓灵丹妙药,安安静静地做你的帅呆少年!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对话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