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健康】秋分时节,心脑血管病人“秋冻”勿过头
2016/9/23 中国修正基层名医联盟
秋分”过后,气温明显下降,不少朋友们也感慨有种“一夜入秋”的感觉。但在季节转换之季,如果未及时加衣或保养不当,很容易患上感冒、腹泻等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因此,在气温骤降的秋季转换之季,此时的养生保健就显得格外重要,医学专家从衣、食、住、行四方面全面提醒,为大家在季节转换之季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一、衣“春捂秋冻”切勿冻过头
俗话说:“春捂秋冻”,意思是在秋天,身体需要经受一点“冻”,使其慢慢适应下跌的气温,从而为即将到来的寒冬提前做好准备。这就像是潜移默化的锻炼,也因此,“秋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身体素质。从中医理论上来说,如果秋天加衣很快,穿得过多,反而对身体不利。
但秋冻要因人而异。如果人的体质本来就比较虚弱,不适宜的秋冻反而会使其恶化,达不到最初为了提高身体耐受性的目的。同时,秋季又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对于有这方面疾病史的中老年人来说,防寒保健则尤其重要。医生认为,如果这部分本身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也尝试“春捂秋冻”,将是十分危险的举动,比如:这个季节再穿着凉拖虽然比较时髦也比较舒服,但末梢循环节奏易被打乱,引发血压升高等症状。气温波动大时,对于体质较弱的人尤其需要注意保护头部、手部和足部这三个关键部位。
二、关掉空调、及时换下席子
夏季高温时,很多人有整夜开空调睡觉的习惯,立秋过后,由于白天还较热,还有一些人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而如今,气温已经明显下降,早晚温差又特别大,因此,在这个季节里,呼吸系统的黏膜容易不断受到刺激,抵抗力减弱。这个季节又是风寒感冒等上呼吸道系统容易感染的高发季节,老人和孩子尤其应该注意。
此外,在这个季节,应尽早把夏季使用的凉席、电扇等用品收纳起来,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换上床单、薄被等,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三、食秋季养肺防燥小心吃蟹
由于蟹肉相对较寒,而且又是高蛋白饮食,因此,消化系统不好的人在吃的时候要注意适量,一般一次一只为宜,吃得过多,不仅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而且如果未煮熟煮透,还可能引起腹泻等问题。
在秋天,养肺最为重要,防燥是秋季护肺的首要任务。比如:在饮食上要多吃酸甘,少吃辛辣,否则可能加重秋燥症状。特别是在我国南方,秋季除了干燥外,还“火气十足”,如果经常食用辛香炸炒的食物,往往容易出现干咳、咽喉疼痛、唇干舌燥、皮肤发痒等问题。为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些既有清热作用,又可滋阴润燥的食物来加以调节。
四、行预防过度运动导致疲惫
秋季早晚温差变化较大,出行时可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比如:在这个季节,外出备上两件套最为实用,外套可以是一件长袖的开衫或披肩,根据白天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另外,注意保持工作环境的通风,同时可增加户外活动,比如: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像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在刚开始运动时,强度不宜太大,可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反而可能使身体出现疲惫感。
精芪双参胶囊+心脑康胶囊=补阳还五汤加减方
√修正精芪双参胶囊+心脑康胶囊延续清代名著《医林改错》名医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组方:君药---生黄芪:重用,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臣药---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因而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佐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 地龙∶通经活络。配伍特点---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精芪双参胶囊组方:以黄芪为主,与丹参配伍,加以人参与黄精,活血祛瘀,补气通络,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纯中药,适合长期服用。
√心脑康胶囊组方:丹参、赤芍、川穹、红花、地龙、牛膝、菖蒲、鹿心粉、九节、酸枣仁,精制而成,活血化瘀,通窍止痛,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
√修正精芪双参胶囊——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防复发的首选。
√独家大品种,专利品种。
√10盒一疗程。
(来源:新浪网)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修正基层名医联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