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期【心脑血管健康】重压下的“心”
2016/9/24 中国修正基层名医联盟

     疾病、丧偶、家庭关系不良等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压力,我们的身体和心理一样有承受不了的时候,此时身心疾病就出现了。这绝不是坏事,而是身体给自己发的SSS求救信号,告诉你该重视自己了!如果继续不理睬身体的呼救,疾病就会将生命吞噬掉!

     北京曾在十来家医院的心血管内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抑郁发生率为7.1%,焦虑发生率为42.5%,其中在冠心病人群中抑郁和焦虑发生率分别为9.2%和45.8%,高血压患者中分别为4.9%和47.2%。

     患者常见的有以下两种类型:

     1、反复到医院检查,医生也说没大事让不用担心,但患者体验非常难受,有心悸,胸痛等心脏病症状,心脏怎么检查都没事,说明还没有器质性病变。患者感觉心脏难受的快要死了,检查却一切正常,常常追问:“我到底有没有事?”

     2、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甚至产生了并发症,对自己的疾病没有信心,担心药物副作用,甚至半夜会惊醒,出冷汗,失眠,便秘,是心脏病合并了精神症状。

     焦虑、抑郁状态会加重心脏病

     慢性躯体症状疾病与焦虑、抑郁状态共病率很高,并且两者互为因果。精神应激可引起或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促进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生及恶化、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复发。同时,心血管疾病越严重,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可能性越大,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卒中患者而言,焦虑、抑郁状态则会造成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降低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死亡率和自杀风险。

     作为患者的家属或朋友不要把他们当成奇怪的人。把焦虑、抑郁状态当成感冒、发烧、阑尾炎这样正常的病。当然它的症状比感冒严重得多。

     注意以下这些劝解语言对他们不仅无效而且有伤害。

     你生活条件挺好的了,你还不满意,还想怎么样?

     ——他们情绪低落,不是因为贪心,而是因为生病。

     别矫情了,我看你就事多,玻璃心!

     ——他们不是性格的问题,而是病理的问题。

     谁没有不开心的时候,你想开点就好了!

     ——这种话就等于对一个断腿的人说,你从今天起每天跑2公里,腿就会好了。

     一看你就是抗压能力太弱,意志力不够强!

     ——其实我们普通人体会不到,焦虑或抑郁患者每天要跟疾病搏斗,需要多大的抗压能力,需要消耗多少意志力,这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好死不如赖活着,你自杀了对得起父母吗,对得起爱你的人吗!

     ——他们是病人,他们不是这么想的,他们会觉得“活着更对不起家人”,对他们来说,活着更难。

     患者平时的饮食注意事项

     缺乏维生素B1令人情绪沮丧:每天吃50~100克粗粮

     缺乏维生素B1与焦虑、抑郁状态密切相关,这在中老年人群中尤为明显。研究人员指出,维生素B1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关系密切,缺乏时会令人情绪沮丧、思维迟钝。

     植物种子的表皮是维生素B1的集中地,如燕麦、大麦、小米、大黄米、糙米、黑米、高粱米,以及红小豆、芸豆、绿豆、豌豆等粗粮都富含维生素B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最好吃50~100克粗粮,健康成年人每天吃的量占主食总量的1/3较合适。

     镁能帮助调节情绪:每天都吃新鲜绿叶菜

     有研究表明,镁对大脑中快乐神经传递素血清素起着重要调节作用,镁能作用于神经,有益于保持免疫系统健康,帮助缓解情绪。

     深绿色叶菜是镁的良好来源,比如菠菜、小白菜等。因为每一个叶绿素分子中都含有一个镁离子,颜色越绿,含镁越多;各种坚果的镁含量也较高,如杏仁、葵花籽、腰果等。此外,柑橘类水果、葡萄干、玉米、蘑菇、大蒜、洋葱、鸡肉中都富含镁,可适量食用。

     补锌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每天吃一小把坚果

     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体内锌浓度偏低,而补锌可能有助缓解抑郁情绪。

     花生、核桃、开心果等坚果类是“补锌”好帮手。不过,由于坚果中脂肪含量较高,每天食用量最好别超过一小把,约为25~50克。

     但有口腔溃疡、腹泻、消化道急性感染等症状和食用了较多肉类的人不宜再吃坚果。另外,牡蛎等贝壳类海产品、动物肝脏、瘦肉中锌含量也较高,可以适量食用。

     欧米伽3脂肪酸对抗焦虑、抑郁:每周吃两次深海鱼

     研究发现,每周至少吃两次海产品的女性,有焦虑、抑郁状态的风险会降低25%。研究人员分析指出,深海鱼中富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可能与女性性激素共同作用来提升大脑健康,从而抑制焦虑、抑郁状态产生的风险。建议每周吃两次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如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等。

     良好的睡眠是缓解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手段

     对于有焦虑、抑郁情绪的人来说睡眠质量很差,咖啡、浓茶、烟、糖或甜食、饮料等刺激性食物,应尽量少碰。

     当然,在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方面,饮食只能起到辅助调节的作用,对于已表现出焦虑、抑郁倾向的人,还是要结合运动、听音乐、心理或药物干预等方式进行治疗。

     近期,AHA(美国心脏联合会)发布声明称,睡眠时长以及睡眠障碍应被看成是心脏代谢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声明指出,睡眠时间过短、睡眠时间过长以及睡眠障碍均与不良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修正基层名医联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