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与产后出血
2015/3/21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主要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当发生产后出血时应如何处理呢?作者:段涛(已获得作者授权)应豪
来源:《实用妇产科杂志》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4% -6%),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我国近十年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很多地区接近50%,甚至达到60%以上。相对于阴道分娩,剖宫产时出血量增加近250 ml,因此产后出血是剖宫产主要的、不可忽视的近期并发症。
本文主要从剖宫产相关的产后出血发生及其影响因素、剖宫产时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来进行阐述,最后提及了剖宫产时子宫切除的情况。
一、产后出血定义:文章列举了美国和加拿大产后出血的标准和我国的定义,并结合2001年上海市和南京市产后出血协作组报道,指出如果把剖宫产时产时出血的截断值定为1000 ml,不利于医务人员对产后出血的警惕;而把截断值定义为600或700 ml,此时产妇生命体征、失血指标变化很小,尚有足够时间采取有效措施。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到,如果产后出血的截断值为600 ml,发生率为32. 3%;截断值为700 ml,发生率为19.5%。此外还和产后出血的计算方法有关,肉眼估计的出血量是实际出血量的50%,所以在剖宫产时要注意准确估计出血量。
严重产后出血是指出血量≥1000 ml;显著严重产后出血是指出血量≥1500 ml;大量产后出血是指出血量≥2500 ml。
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
择期剖宫产或急诊剖宫产:2009年挪威的lqbal等报道,无论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不管有无剖宫产史,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高低顺位为:引产后急诊剖宫产、自然临产后急诊剖宫产、择期剖宫产。择期剖宫产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最低。是否初产妇和有无剖宫产史对严重产后出血也存在影响。
产科因素:很多产科因素增加剖宫产时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巨大儿、子痫前期、第一产程停滞而行剖宫产、胎盘粘连、双胎妊娠、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史。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增加6. 7倍。
二、剖宫产时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方面,主要是积极纠正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比如纠正贫血、治疗子痫前期、纠正肝功能和凝血功能障碍等;注意产程观察、防止产程过长。剖宫产时子宫切口高度和长度要合适,等等。
治疗方面,目前还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一旦发生产后出血,第一步是评估和查找原因:生命体征评价、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维持血氧饱和度、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凝血功能、配血、备血)以及查找出血原因。
对于子宮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首先按摩子宫和应用宫缩剂,缩宮素是治疗产后出血的第一线药物,前列腺素类药物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于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主要是前置和胎盘粘连:尝试剥离胎盘,但不要过分强调必须完全剥离胎盘,否则反而会增加出血量;对于胎盘剥离面特别是前置胎盘剥离面的出血,使用子宫收缩剂效果不明显,需要借助其他方法。
对于仍然出血得不到控制的难治性出血,需要多学科协作、多部门合作,此时的出血要借助于保守性手术方法(动脉结扎、宫腔纱条填塞或球囊压迫、子宫压迫缝合、有条件可以考虑栓塞)。如果是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应该积极纠正凝血功能;如果是损伤,及时修补。
三、剖宫产时子宫切除
如果经过以上药物和保守性治疗,仍然无法控制产后出血,应该当机立断切除子宫。剖宫产时子宫切除发生率大约为(7 -13)/10000。剖宫产切除子宮风险大于阴道分娩。经产妇剖宫产时切除子宫的主要原因为前置胎盘和胎盘粘连;初产妇剖宫产时切除子宫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医学界》为旗下超150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如果您的文章被发布在《医学界》平台上,且未能联系到您本人,请速与我们小编联系:yxj-fck@yxj.org.cn。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