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医学内容的版权保护
2015/4/7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作者:陈奇锐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4月6日凌晨,笔者看到订阅号“骑行西藏”发表的讨论版权问题的文章《原创与抄袭》。这是一篇有深度、持现实主义立场,同时考虑到了作者权益和运营者实际、极实用的版权文章。
奇锐同意作者的判断,版权和抄袭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抄袭并不是版权的天然敌人,甚至很多时候,能够为作者带来更大的收益--但是决定是否给别人使用的唯一权力,应该是作者本人。作者应有权决定,本人的原创作品能否被转载、以何种条件转载。
我一直认为,微信有可能成为自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第一个解决版权问题的网络平台--尽管微信平台上确实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包括版权问题,但微信的开放、联接,带来了联接一切的愿景,让世界更扁平、更自由、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中国互联网从来没有解决盗版问题。正如很多专家们所讨论的那样,现有版权制度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并不适合互联网时代--但是否定了旧的版权保护机制,不能重建新的机制,就会导致原创大幅萎缩,从而伤害到内容和知识的创造--新闻业的深度报道在中国正在逐步萎缩,就是一个明证。
微信为什么能成为第一个实现版权保护的网络平台?
因为微信已成为移动互联网上最大的流量入口。奇锐估计,微信平台上每天被阅读的文章达到了20亿篇次左右,占到移动端资讯阅读的绝大部分,而最大的新闻客户端如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等,日新闻阅读量估计只有其1/1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微信占有了用户绝大多是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顺便说下,《医学界》系列订阅号日阅读量估计占微信总阅读量的1/2000以上)。
其次,微信是独立运作的企业法人主体。由于法人主体责权利统一,以腾讯和微信今日的地位,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必须做好版权保护。
最后,既然微信已经占了移动端最大的阅读流量,则微信规范了,很大程度上,长期悬而未决的原创内容版权保护问题,很有可能在微信时代(现在确实已经进入微信时代了)得到相当程度的解决。
在《原创与抄袭》中,作者探讨的抄袭和版权的关系、互联网时代的版权特征(开放为主)、原创者和运营者的痛点分析(原创者授权耗精力、运营者找不到好作品)、CC协议内容(Creative Commons)等简明扼要,指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版权保护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暗示了微信未来解决版权问题的方向。这让《医学界》为代表的新媒体运营者们,更有信心、更放心的在微信的平台发展了。
也借这个机会,和界友以及媒体同道们谈谈《医学界》如何保护版权、如何和内容生产者共赢。
《医学界》系列订阅号从2013年年中开始成为我们的运作重点,到了2013年年底的时候,“医学界杂志”基本上确立了医疗新媒体第一大号的位置。从2013年年中,我就强调,我们转载文章一定要为作者署名、并标明来源(这在互联网时代几乎约定俗成,只要标明来源和作者,转载就会被默认为是合理的),到了2014年年初,我们一方面提高原创比例,同时进一步提出,要在文章开始的最醒目位置标明来源和作者。到2014年下半年,考虑到微信规范版权问题是大势所趋,我们开始推进作者的授权发布、机构用户的版权交换协议,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和超过20家机构用户、近100名自然人作者建立了版权合作的通路(由于人手不够,仍达不到工作目标)。
借此机会,我和媒体同道和原创作者们再次确认下,《医学界》关于版权合作的看法:
1.可靠的医学内容应该被公众更容易的阅读到。专业可靠的医学内容是有极大的公益性的,正如医学指南没有版权一样的(目的正是为了最大化的被传播出去),只有被最多的读者看到,可靠的医学内容才能价值最大化;
2.我们尊重作者和版权方的最终决定权。原创作者、版权拥有方拥有关于其内容可以被谁转载、如何转载的唯一权力,《医学界》尊重这种权力;
3.我们将尽己所能为原创作者、版权所有方创造价值。如果作者将文章授权于《医学界》发布,我们可以为作者支付稿酬(基本稿酬+变动稿酬)或者推送作者自己、自己的机构的介绍;机构用户如果和《医学界》签订版权授权协议,则《医学界》将在转载的文中,为机构用户做适当品牌露出,并在合作机构方主办的活动中,作为支持媒体给予宣传支持;对于要求稿酬的机构用户,我们也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满足(尽管我们不是同道中稿酬标准最高的,但我们一直是最重视版权问题的医学订阅号之一);
4.我们正努力成为更好的原创内容贡献者。最近2年来,《医学界》的原创内容数量正在快速提升,未来2年内,我们将成为中国最大的优质医学内容生产商之一,我们对此从不怀疑,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5.我们将公正公平的对待我们的同行。我们保证用公平的、开放的态度来对待同道。只要尊重我们的版权,用《医学界》相同的办法转载我们的内容(清晰准确标示来源,并标示于文前醒目位置),我们就绝不使用微信的抄袭举报功能来打击竞争对手,但对于不肯授权给我们的同道,我们也将拒绝其转载我们的内容。
正如《原创与抄袭》中所说,如果没有好的版权机制,不是伤害了知识传播,就是伤害了原创作者的原创积极性。《医学界》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并且一直在尽己所能,为作者及合作方,创造价值。
我相信,在微信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合理的版权保护机制将在不远的将来建立起来。同时,我们承诺,在《医学界》微信平台--中国用户最多、流量最大的医学新媒体平台上,我们将通过开放、公平、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为合作方--医生写作者、出版机构、学术期刊等创造最大的价值。
媒体和出版机构确实是营利性的,但我们最大的价值还在于可靠、专业的内容能影响到最多的人、带来健康的提升,这才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是的,就是这样!

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
请关注“医学界杂志”,
百万医者正在看的医疗新媒体!
关注方法:
按住图中红色指纹3秒钟,
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医学界》为旗下超150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如果您的文章被发布在《医学界》平台上,且未能联系到您本人,请速与我们小编联系:yxj-fck@yxj.org.cn。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