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胎盘植入的诊断宝典
2015/8/5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点击上方蓝色“医学界妇产科频道”加关注哦↑
随着剖宫产手术的增加,植入性胎盘的发生率在过去的50年里增加了10倍,力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医学界妇产科频道请来了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程蔚蔚主任医师带来《凶险性前置胎盘处理》精彩课堂,小编进行了整理,一起学习一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诊断要点吧~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医学界》转载本文已获得授权)
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胎盘植入的危险约50%,手术或分娩过程中易发生产后出血,发生子宫切除风险较大。因此,掌握诊断要点,可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患者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什么是胎盘植入?
植入性胎盘多由于子宫蜕膜层缺如或发育不良使绒毛侵入肌层所致,常见于子宫内膜创伤性或炎症性或瘢痕形成之后。
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穿透是一组不同程度的胎盘附着异常,由于胎盘种植部位缺乏足够的蜕膜,不能形成穿过蜕膜的生理性剥离层,导致胎盘小叶粘连于蜕膜底部甚至子宫肌层。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诊断要点
1.超声--主要辅助诊断
Chou提出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判断胎盘植入的标准:
①广泛胎盘实质内腔隙血流:其特征为胎盘回声暗区厚度大于1 cm, 内含多个小暗区(即血池),占据胎盘基板到绒毛板的全层,胎盘与子宫肌层或宫颈组织之间界线不清,非胎盘组织内可见扩大的带有脉冲搏动的血管;
②局灶胎盘实质内腔隙血流;
③胎盘基底可见明显静脉丛;
④胎盘基底血流信号消失;
⑤膀胱子宫浆膜交界面出现过多血管(胎盘植入穿透浆膜层,侵犯膀胱时)。
通过彩超检查诊断胎盘植入时,可以总结为以下3个要点:胎盘内漩涡形成;盘后间隙消失,子宫肌层菲薄,植入胎盘部分使局部正常肌层结构消失(图1~3)。

2005年RCOG(皇家妇产科学院)指出诊断前置胎盘伴植入的影像学时机:①孕20周常规超声筛查明确胎盘位置;②孕20周胎盘位置不正常应影像学随访;③经阴道超声检查是安全的,准确性高;④对于前置胎盘患者注意识别胎盘植入征象。
2. MRI
目前国际尚无MRI产前诊断胎盘植入的统一标准,国外学者研究指出:胎盘后间隙消失;子宫肌壁厚度<1 mm;胎盘与子宫肌层间交界的低回声带中断;血管连接胎盘与子宫浆膜层之间;胎盘种植处有血管穿过。
胎盘植入MRI主要表现 平扫:产后子宫体积增大(产后或流产后胎盘等组织尚未脱落或未完全脱落排出,子宫不能正常良好收缩)。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胎盘绒毛组织深入子宫肌层,多仍为有活性组织,血供丰富,在MRI上可见明显供血动脉,在动态增强时可明显强化,存活良好的胎盘组织强化特点为花环样,花瓣单位类似胎盘小叶单位)。
胎盘植入MRI检查的时机 尽管目前还未发现MRI对孕早期的胎儿有何危害,但基于射频脉冲的热效应、噪声、周围神经刺激作用等,妊娠妇女应尽量将MRI检查推迟到孕中期或孕晚期进行。对于孕20周以下的胎儿、胎盘体积过小,MRI的图像不如超声清晰,其诊断价值有限,所以也不推荐。
MRI的诊断优势 ①组织分辨率高,对血流敏感,可清楚地显示出子宫与胎盘的关系;②在诊断子宫后壁有疤痕或者胎盘附着子宫后壁时,MRI在评价子宫后壁情况优于超声;③MRI能够区分轻微的胎盘滞留与粘连,而超声难以鉴别胎盘滞留与粘连;④循证医学证据表明,MRI产前诊断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较超声低;⑤MRI可反映出植入性胎盘向宫外侵犯情况。
3.术中或产后行病理诊断
通过病理切片或者标本判断绒毛是否直接植入肌层;手术过程中临床医生徒手剥离胎盘及刮宫组织胎盘镜检可见胎盘母体面有子宫肌层碎片。
4.辅助检查新方法
包括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前者包括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甲胎蛋白(AFP),后者包括血清游离胎儿DNA和基因芯片(不同胎盘状态及不同胎盘绒毛浸润程度所呈现的基因表达不同,认为绒毛的侵入程度会影响胎盘基因的表达)。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新方法目前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临床中很少采用。
欲知更多《凶险性前置胎盘处理》讲座的精彩内容,欢迎点击以下视频:
本文由“医学界妇产科频道”独家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标明作者注明出处!
想和超过20万的同行分享您的行医故事、临床经验、经典病例及专业知识吗?还等什么,速来投稿吧!投稿邮箱yxj-fck@yxj.org.cn,文章发表即有稿酬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