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混淆的七大卵巢瘤样病变
2015/8/21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点击上方蓝色“医学界妇产科频道”加关注哦↑

     卵巢瘤样病变即发生在卵巢上“长的像肿瘤但不是肿瘤”的囊性或增生性病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

     作者:刘睿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临床上七大卵巢瘤样病变分别是: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卵巢黄素化囊肿、妊娠黄体瘤、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间质增生、卵巢重度水肿。相信这么多瘤样病变“兄弟姊妹”肯定让大家伙儿看得眼花缭乱,下面笔者一起和您用“火眼金睛”和您一起去伪从真。

     卵泡囊肿

    

     定义

     正常卵泡平均直径≤15mm,当卵泡闭锁或不破裂时导致卵泡液积聚,卵泡扩张,若卵泡直径介于15~25mm之间,则称之为囊状卵泡,若卵泡直径>25mm,称之为卵泡囊肿。

     病因

     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

     ②卵巢白膜增厚,卵泡破裂受阻;

     ③胎儿、新生儿受胎盘分泌激素及母亲激素的影响。

     临床表现

     一般无自觉症状,囊肿经4~6周后可自行吸收或消退。有部分患者可因卵泡持续分泌雌激素引起子宫内膜增生而出现幼女假性性早熟或绝经后阴道流血。

     治疗

     无临床症状者不治疗。症状明显者可行卵泡囊肿剥除。如囊肿破裂、扭转引起急腹症,可行一侧附件切除。儿童患者合并性早熟由中枢促性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以药物治疗为宜。

     黄体囊肿

    

     定义

     卵巢在排卵后形成黄体,正常成熟黄体直径2~3cm,是囊性结构,可使卵巢略增大。若囊性黄体持续存在或增长,黄体腔内有大量的积液,使腔的直径超过3cm以上者则称卵巢黄体囊肿。

     病因

     ①供应黄体的血管、淋巴系统发生紊乱;

     ②黄体在血管形成期出血过多形成黄体血肿,待血液吸收后清液滞留于黄体腔内;

     ③垂体促性腺激素过度分泌,促使黄体过度发育。

     临床表现

     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症状者多诉月经延迟,妇检时可扪及一侧附件增大。较大的黄体囊肿会对膀胱附近造成压迫,引起尿频和排尿困难。多发性黄体囊肿表现为小腹疼痛,白带增多及异味,性生活会发生疼痛。多发性黄体囊肿而发生扭转,会出现严重腹痛腹帐、呼吸困难、食欲降低、恶心及发热等。有凝血障碍的妇女及性生活过于猛烈,均可导致黄体囊肿破裂。

     治疗

     无症状者不治疗,囊肿可自行消退。当黄体囊肿破裂演变为妇科急腹症,可行卵巢楔形切除术或卵巢修补术。

     妊娠黄体瘤

    

     定义

     又称妊娠黄素瘤,是指妊娠过程中卵巢内含有单个或多个黄素化结节状病变,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的瘤样病变,而并非真性肿瘤。常在剖宫产或输卵管结扎术时偶然发现。

     病因

     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由闭锁卵泡的黄素化卵泡膜细胞发展而来,与过量hCG刺激有关。

     临床表现

     一般无自觉症状,多在影像学检查或手术时发现。但有时为明显的盆腔包块,少数患者可出现男性化表现,如嗓音沙哑、面部痤疮、毛发增多、阴蒂肥大等,男性化女婴可出现阴蒂肥大、外生殖器难辨等异常现象,血清睾丸激素和其他雄激素水平可增高。产后可自行消退。

     治疗

     本病在妊娠终止后可自行消退,应采取保守治疗。疑为肿瘤者可在术中作楔形活检,较大者可做剥离术并送快速病理检查, 对于较年轻的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尽可能避免误切卵巢。

     卵泡膜黄素囊肿

    

     定义

     临床常称之卵巢黄素囊肿。多由于HPO轴功能障碍,垂体分泌过多的促黄体生成激素促使卵泡增大和黄素化,分泌大量液体而成囊肿。

     病因

     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降低,性腺的反馈作用受阻;

     ②长期或大量应用诱导排卵药物如氯米芬、克罗米芬引起;

     ③胎盘促性腺激素的影响:多胎妊娠、葡萄胎、绒癌等由于滋养细胞产生大量HCG,从而引起卵巢卵泡囊肿的高度黄素化反应。

     临床表现

     多无症状,可自行吸收消退。有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腹胀痛不适、月经紊乱、压迫症状等。当囊肿发生扭转或破裂,可演变为急腹症。

     治疗

     无症状者不治疗,囊肿可自行消退。如囊肿扭转引起急腹症,应行腹腔镜或剖腹探查。如扭转时间不长,卵巢外观无较大变化,可抽去囊液自行复位,若出现缺血坏死则需切除囊肿修复卵巢或行卵巢切除术。

     卵巢重度水肿

     定义

     由于水肿液在卵巢间隙内潴留,从而将正常卵泡及间质结构分隔,指示一侧或双侧卵巢明显增大,称之为卵巢重度水肿。

     病因

     卵巢系膜扭转,影响卵巢淋巴及静脉回流,水分淤积于卵巢。

     临床表现

     常出现月经异常或不规则阴道出血,部分患者可扪及包块,多数患者有慢性下腹痛,若出现卵巢系膜扭转则急性下腹痛。

     治疗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卵巢的肿大程度、卵巢系膜有无扭转、血管内有无血栓形成、有无内分泌异常及是否要保留生育功能等方面综合考虑。对年龄较小、要求保留生育能力、卵巢肿大程度较轻,有轻度系膜扭转,经冰冻切片证实后可行卵巢复位固定术。对生育年龄妇女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可行卵巢楔形切除术。对卵巢巨大、年龄也较大者行卵巢切除术。

     卵巢间质增生

     定义

     正常生理状况下,35岁以后的妇女卵巢分泌性激素的功能下降,形态学上表现为卵巢皮质间质区逐渐退化变薄。若表现为间质细胞过度增生、皮质区增厚而致卵巢增大者称卵巢间质增生。

     病因

     ①HPO轴功能紊乱;

     ②卵巢间质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增加。

     临床表现

     常出现雄激素增高或雌雄激素均增高的表现。患者以闭经不孕为主,可伴有子宫内膜增生过多、内膜癌、乳腺癌等,常并非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甲减等。

     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需严密监测随访激素水平、B超,积极治疗并(伴)发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定义

     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超声示:一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mm的卵泡数≥12个,或卵巢体积≥10cm

     本文由“医学界妇产科频道”独家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标明作者注明出处!如果老师您有不同的观点,欢迎联系小编,小编个人微信:(dq010110),麻烦老师注明身份:医院+职称+姓名,期待您的参与!

     想和超过20万的同行分享您的行医故事、临床经验、经典病例及专业知识吗?还等什么,速来投稿吧!投稿邮箱yxj-fck@yxj.org.cn,文章发表即有稿酬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