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膜癌与胰岛素血症、避孕药的“恩怨”
2015/10/18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点击上方蓝色“医学界妇产科频道”加关注哦↑
?
作者:李雷
来源:“豆仔”微信号
胰岛素血症和内膜癌之间的因果关系: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无数研究发现胰岛素血症、2型糖尿病和内膜癌风险有关,但是其因果关系尚不明确。一篇发表于JNCI的研究以孟德尔随机法(Mendelianrandomization)对胰岛素血症、2型糖尿病和内膜癌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研究中,作者以2型糖尿病(49个变异)、空腹血糖(36个变异)、空腹胰岛素(18个变异)、早胰岛素分泌(17个变异)和体重指数(BMI,32个变异)相关的单核苷酸多型性(SNPs)作为孟德尔随机法的工具参数,从1287例患者和8273例对照中,以SNP-内膜癌相关性的逆方差加权法估计内膜癌每一种高危因素。
结果发现,遗传预测的更高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和更高的内膜癌风险有关(每一标准差的OR 2.34,95% CI 1.06-5.14,P = 0.03)。与之一致的是,遗传预测的更高的餐后30分钟胰岛素水平和更高的内膜癌风险有关(OR 1.40,95% CI 1.12-1.76,P = 0.003)。作者发现2型糖尿病的遗传风险(OR 0.91,95% CI 0.79-1.04,P = 0.16)或更高的空腹血糖(OR 1.00,95% CI 0.67-1.50,P = 0.99)和内膜癌风险无关。而对于遗传预测的更高BMI女性中,内膜癌风险更高(OR 3.86,95% CI 2.24-6.64,P = 1.2 × 10-6)。
因此这篇研究提供了支持高胰岛素水平和内膜癌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不受BMI的影响。
文献引自:Nead KT, Sharp SJ, Thompson DJ, et al.Evidence of a Caus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sulinemia and Endometrial Cancer: A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 J Natl Cancer Inst. 2015;107(9)。
内膜癌和口服避孕药:个体参与者的荟萃分析
已知口服避孕药可以降低内膜癌发生率,但是并不清楚这种效果能否在停药后持续,或是否受其他因素影响。发表于Lancet Oncology的一项荟萃分析根据36项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包括27,276例内膜癌患者和115,743例对照)对此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患者的中位年龄63岁(IQR 57-68),诊断癌症的中位时间为2001年(IQR 1994-2005)。总计35%的内膜癌患者和39%的对照女性曾用过口服避孕药,中位应用时间分别为3.0年(IQR 1-7)和4.4年(IQR 2-9)。应用口服避孕药时间越长的女性,内膜癌风险降低的越多;每5年的应用导致的内膜癌风险RR为0.76(95% CI 0.73-0.78,P < 0.0001)。这种风险降低在口服避孕药停用后还能持续30年以上,且在1960年代,1970年代和1980年代其RR都没有明显降低(尽管早年药物中雌激素的剂量更高)。内膜癌风险的降低和肿瘤类型有关,癌症类型最为明显(RR 0.69,95% CI 0.66-0.71),肉瘤类型并不明显(RR 0.83,0.67-1.04,病例-病例相比P = 0.02)。在高收入国家,应用口服避孕药10年估计可以将75岁以前内膜癌的绝对风险从2.3/1000女性降低到1.3/1000女性。
因此,应用口服避孕药能够提供长期的内膜癌保护效应。在发达国家,在过去50年终(1965-2014),因为口服避孕药的应用,大约40万例75岁前的内膜癌得以避免和预防,包括过去10年(2005-14)的20万例。
文献引自:Endometrialcancer and oral contraceptives: an individual participant meta-analysis of27?276 women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from 36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LancetOncol. 2015;16(9):1061-1070.
想和超过20万的同行分享您的行医故事、临床经验、经典病例及专业知识吗?还等什么,速来投稿吧!投稿邮箱yxj-fck@yxj.org.cn,文章发表即有稿酬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