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见解:配方奶,奶源和配方,哪个更重要?
2015/12/11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婴儿生命早期对于营养素的吸收利用会影响到他们大脑、眼部等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免疫系统的成熟,还有骨骼发育等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变化,如何在生命早期为婴儿提供科学合理的营养至关重要,就这个问题小编采访了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汪之顼教授。
重要提示: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应对孕妇和新生儿母亲就母乳喂养的好处和优越性,尤其是母乳能为婴儿提供最好的营养和保护进行指导。另外还应指导母亲如何准备并维持母乳喂养,特别要注重孕期和产后的均衡膳食,不应鼓励不必要的增加部分人工喂养或添加其他食品和饮料,因为这会对母乳喂养带来不良影响;同时应警告母亲,要改变最初不母乳喂养的决定是很困难的。在向母亲建议选用婴儿配方奶粉之前,应先向她解释她的决定会带来的社会经济后果,例如,完全人工喂养的婴儿,每星期可能需要一罐(400克)以上的婴儿配方奶粉,所以应考虑家庭条件及经济状况,提醒母亲,母乳不仅是最好的也是最经济的食品。如决定使用婴儿配方奶粉,最重要的是提供正确的冲调方法指导,强调未经煮沸的水、奶瓶或不恰当的浓度,会导致婴儿生病。*见1981年5月22日第34届世界卫生大会决议通过的《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专家简介
汪之顼教授:医学博士,营养学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与妇幼保健学系主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主任(兼),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妇幼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围产营养与代谢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小编:现在很多家长热衷于海淘奶粉,海外奶粉真的是婴儿喂养的最佳选择吗?
汪教授:母乳喂养才是最理想的选择。母乳营养素的种类全面,含量合适,其亚组分的组成配比也十分适宜婴儿的生长发育。母乳能同时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及适宜的渗透压,非常适合婴儿的肠道环境。另外,母乳中还含有多种帮助消化吸收的酶和免疫活性物质,能够促进婴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有助于抵抗感染,促进肠道成熟。
从长远角度看,母乳喂养的综合效益对于孩子的健康生长和发育是最好的,所以在宝宝出生后6个月内应该尽量做到纯母乳喂养。如果家长在婴儿出生6个月内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坚持,应该依据专业人员的判断,适当提前添加辅食或改变母乳喂养的策略,而不应自行决定停止母乳喂养。
小编:6个月后是否可以结束母乳喂养?
汪教授:当母乳喂养满6个月之后,我认为首先还是要继续坚持母乳喂养。6月龄后如果不能持续母乳喂养的话,应该选一个好的配方粉来顶替或补充母乳喂养的奶量,并在此基础上添加适当的辅食。
小编:有没有妈妈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情况?
汪教授: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开奶,会导致妈妈乳汁不够,是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重要原因,这要求我们在孕期就要加强母乳喂养的教育,并引起婴儿全家的重视,全方位做出努力,追求和实现成功的纯母乳喂养。当然,妈妈生病、用药,或者宝宝患有代谢性疾病,不能食用妈妈的乳汁等原因也无法忽视。所以面临这些情况时,就需要面对配方粉喂养的话题。
小编:采用配方粉喂养的话,是奶源更重要,还是配方更重要?海淘奶粉有没有必要?
汪教授:现在有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奶源,在我看来配方粉还是更应该考虑配方的设计。好配方粉的关键是配方:既要配方上进行成分的模拟,又通过配方的精心设计,力求实现更加接近母乳喂养的效果。无论是从成分还是效果的模拟,归根结底都是配方和确保配方品质的问题。
小编:配方粉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汪教授:“配方粉发展当然应该是以配方为核心”。回顾配方粉的发展历史,从一开始调整蛋白质、矿物质元素等营养素的含量,到后来开始重视清酪蛋白比例,添加α-乳清蛋白和DHA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亚组分,实现营养素亚组分调整,再到最近开始受关注的母乳结构分子OPO,其实都是一个从配方去逐渐接近母乳的过程。只是由于学术研究和技术手段的更新,相应的理解在不断深入,能从更多角度关注营养素。还有新研究发现,母乳中含有干细胞,应该具有某些重要作用。尽管有些母乳成分是无法模拟的,但这些新的学术发现都有可能在未来不断推进配方粉的发展。
小编:除了配方以外还应该重视奶粉的哪些方面?
汪教授:配方粉的品质是也很重要的。配方粉的品质控制实际上比药物更难。相对来说,配方粉的成分更为复杂,是多种营养素的集合,其生产过程中受到的人为因素影响也比较多,从原料的采购、配方设计、生产工艺的实施等等,每个环节都存在波动和不确定性。
配方所承载的成本因素是研发和科技的投入,从字面材料上看配方很简单,看起来也可能有非常好的表现,但当每一份产品送到婴儿面前,还能不能体现出配方的意图?这就要求配方要有科学研究来验证其喂养效果,要确保生产工艺的科学设计和严格管理,在整个生产、存储、运输等每一个环节,都有足够的稳定性确保配方粉品质。所以,对于婴儿配方粉来说,优秀的配方加上良好品质管理是最为珍贵的。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呵护、陪伴、帮助母乳喂养,保障母婴安康!

(扫一扫二维码,立即参与“向母乳致敬”活动!)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yxj-fck@yxj.org.cn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微信:dq010110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