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北医博士聚在一起,他们干了啥?
2016/2/2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有这样一群北医的博士,他们聚在一起,用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用科普的语言向大众传递健康。他们就是“八爪”团队。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他们是北大医学部的一群博学勤奋的医生和医学博士。他们取名“八爪”,意在“像八爪鱼一样撷取八方医学知识”。他们的文章有学术的严谨,也如故事般娓娓道来,让严肃的学问变得温暖而有趣。他们用写书告诉你,健康不是奢侈品,而是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对自己负责,与身体做朋友,用心维护生命的质量与活力。

     这么一群人聚在一起,到底有哪些故事和体会?带着好奇,医学界找到了“八爪”创始人金巍娜,请她谈谈这群北医博士的医学科普之路。

     金巍娜(kiwi),医学博士,前神经科医生。健康科普网站八爪网创始人,《给时光以生命:医生想跟你聊的健康微话题》作者。目前从事医疗领域的虚拟现实及人机交互研究。

    

    


     打开了一扇“用写作表达自己”的门

     Kiwi说:最开始创办八爪是2010年,不像现在有微信和各种医学媒体,当时互联网上并没有太多医疗方面专业靠谱的信息。于是我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在业余时间做了一个拥有多位作者的博客,从最开始的对医学前沿进展的搜集和传播,逐渐开始涉及医学科普写作。我们这个作者团队也逐渐扩大到二十几人,有近一半的作者也开始频繁为各个平面媒体供稿。我觉得八爪其实为每位作者,包括我在内,打开了一扇籍由写作表达自己的途径。除了文字之外,我们也尝试了多种方式的表达,比如为医学文章配插图,还有画漫画,录广播等。

     对我来说,八爪最珍贵的地方在于通过这个小团体结识了很多可以交心的朋友吧。如果没有八爪,可能在常规的医院生活之中很难深入接触和了解这些朋友们。

     附《给时光以生命》中团队小伙伴手绘漫画数张:

    

     “出书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Kiwi说:其实在八爪出书之前,八爪的每一位作者都已经出过自己的“书”了。在八爪成立一周年的时候,我为每个作者做了一本个人作品集,并印刷成书。我觉得这本书也象征着对自己过去一年积累文字的总结和肯定。

     之 后的出书其实就是很自然的事情,那时八爪网站上已经积累了四五百篇长长短短的文章。在这个网络时代,只要在一个领域能有一些持久的作为,并通过一些途径表 达出来,接下来得到媒体的关注是不难的事情。在出书的过程中其实很感谢编辑李欣给了我们很大的自由度来发挥,比如:八爪书里的文章插图也都是出自八爪作者 (也就是各个医生)之手。

     附上当时为各位作者制作的手工书的照片3张:

    

    

    

     通过写作,保留自己瞬间的状态

     Kiwi说:我认为,写作主要还是兴趣驱动的。这个事情除了编辑和截止日外,没有人逼着你:) 写作的成就感主要还是内在的,比如完稿的那一刻,比如交稿后的洒脱,还比如文章获得读者认可时的欣喜。我觉得投身于任何一种表达或创作的途径,无论是写作、绘画、唱歌或舞蹈,会让一个人更加留意平凡生活中的细节,就好像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于平淡中见功力是大师级的水平,但我觉得只要有心于此,一个 人能从生活中感受到更多更深的东西。比如:就在走路或聊天时,突然来了一个灵感,这种感觉就特别好,很激动就想记下来哪天用在文章里。可能如果不写作,这 种想法和灵感过去也就过去了,今天的一天跟过去没什么不一样的。但是写作会把你那个时候的状态留下来,而且写作更能keep mind sharp,让人一直拥有好奇,保持不断学习。

     尝试写作,也许是终生的爱好

     Kiwi说:现在医学媒体和app那么多,有很多优质内容的渠道,写出有竞争力的原创作品会越来越有挑战性。而且医生工作这么忙,现在的生活节奏又这么快,也相对浮躁,保持写作习惯其实是件挺不容易的事情。也许写作只持续了一定时间,是你人生中诸多尝试的一种,但也许就成为一生的爱好呢。

    

     小编后记:最欣赏kiwi在采访中说的一句话,“写作的成就感主要还是内在的”。其实,像八爪这样的医学写作团队还有很多,比如最近医学界推荐过的“协和八”,他们的新书《从医开始》则是“有趣、有料”地向医学生和青年医生介绍临床各科目基础知识。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了,我们不妨捡起手旁的笔,重拾曾经的那个写作梦想,“给时光以写作”,Keep mind sharp!当然,如果你也是“写作高手”,如果你已经有大作在手,不妨联系我们,大胆地说出你的故事吧!

    

     唱歌跑调也是病?

     瑜伽,不仅仅是牵拉?

     “绝顶”男人路在何方?

     吃夜宵对身体有益还是有害?

     雾霾天戴哪种口罩防尘最有效?

     人一生中患癌的几率究竟有多少?

     在疾病面前,人的自身潜能到底有多大?

     ……

     以上这些问题,你将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希望本书的出版不仅能够给读者带来许多有益健康的医学知识,也能够吸引更多有才华、有能力的年轻人投身到医学事业中来。

     ——陈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

     最近有一款互联网服务,让医生提供电话咨询。我有个朋友用后极为激动,“从来没和医生聊这么久!”在大众的印象里,医生这个职业是“忙到懒得搭理你”的代名词,这背后有很多原因,但结果却造成医患之隔阂。“八爪”聚集起一帮靠谱的青年医生,他们建立自己的网站,从专业角度向大众普及健康知识。他们耐心、细致,注重传播效果,他们的文字正改变着“白大褂”在人们心中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形象。

     ——姬十三 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

     关注社会新闻的人都知道,目前的医患关系正在经历一个非常恶劣的时期,我们也深感医生群体与患者,甚至是与每个人之间存在的隔膜。本书不仅涉及健康,也记录了医生的真实生活,在促进社会共识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陈朝 IT业者科学松鼠会科普作者网名“量子熊猫”

     书评、电子版及纸版购买,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yxj-fck@yxj.org.cn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微信:dq010110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