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都来了,糖友们还在纠结这些问题吗?
2016/2/13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患有糖尿病的你,是不是纠结在这些问题里面感觉头大呢?

     作者: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王建华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适婚青年患糖尿病的越来越多,她(他)们最关心就是糖尿病对婚育有无影响?将来糖尿病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怀孕会不会导致糖尿病病情加重等等。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糖尿病人能否结婚?

     有的患者及家属认为,糖尿病有遗传性,怕把糖尿病传给下一代,因而不敢结婚生子;加上对方父母的阻挠,使一部分糖尿病青年,不能与心爱的人走到一起。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对的。

     目前已知,单基因突变所致的糖尿病(如MODY和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具有较高的遗传性,但临床上占绝大多数的糖尿病是2型和1型,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且它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换句话说,糖尿病患者的后代未必一定会得糖尿病,但患病的几率确实要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后代大一些。如果双方都有糖尿病,其后代发生糖尿病的机率会更高。

     考虑到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为减少下一代患糖尿病的风险,从优生的角度最好选择无糖尿病家族史的非糖尿病患者作为配偶,而双方都患有糖尿病或者双方都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尽量避免结婚,但这不是绝对的。

     同时,还要提醒糖尿病患者,准备结婚之前,应将自己的病情完全告知对方,使对方能够在心理上接受,并在生活上给与支持,这样的婚姻才会幸福。

     二、糖尿病人能否生育?

     婚后接下来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生育,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莫不对此顾虑重重,担心糖尿病对孕妇及胎儿带来不良影响。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呢?

     1、大多数女性糖尿病人可以怀孕

     由于存在糖代谢紊乱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人怀孕面临的风险要比非糖尿病人大得多,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但这一切并非绝对不能克服,没必要仅仅因为糖尿病而中断妊娠和绝育。事实上,只要糖尿病妇女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血糖一直控制满意,且无心、脑、肾、眼及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前提是,必须事先做好各项准备,将各项指标(如血糖、血压等)控制良好。因为只有在正常血糖水平的环境中,受精卵才能生长发育,才能早期预防胎儿畸形及降低流产、早产、死胎、巨大胎儿的发生率。

     2、孕前要全面体检,由医生决定能否怀孕

     糖尿病妇女准备怀孕前一定要咨询内分泌科和产科医师,并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检查项目包括:血糖谱、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压、心电图、眼底检查等等,然后由内分泌科和产科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只有符合条件者方可怀孕。患者如合并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或肾衰竭,或视网膜病变,或神经病变,怀孕会使上述病情加重,甚至会危及母婴的生命,则不宜受孕。

     3、糖尿病人生育要选好时机

     首先,一定要在血糖、血压等相关指标处于最佳控制状态时怀孕。凡是计划怀孕的糖尿病妇女,要求在受孕前3~6个月就着手严格控制血糖并贯穿于妊娠全过程,凡是用口服降糖药的一律换成胰岛素,因为有些口服降糖药可以通过胎盘,有导致胎儿畸形及胎死宫内的风险。若怀孕期间糖尿病病情控制稳定和无产科并发症,则可以顺利分娩,结果满意;若怀孕期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糖尿病性肾病迅速恶化,则应终止妊娠。

     其次,迟生不如早生。因为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各类并发症(如肾脏损害、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心脏病等)会相继出现并逐年加重,在这种情况下怀孕,无论是对胎儿还是对孕妇本人都不安全,风险很高。

     第三,不宜多生,因为每一次怀孕和分娩都会给患糖尿病的妇女带来巨大的精神和身体上的负担,而且有一定风险。

     总之,糖尿病患者是可以结婚的,只要通过合理的治疗,病情得到满意控制后,也完全可以像健康人一样生儿育女。但他(她)们毕竟与健康人不同,在婚育问题上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格外注意。

     细节提醒:已经怀孕的糖尿病妇女,在整个妊娠期间都要密切观察病情,尤其是要把血糖和血压控制在满意水平。如果伴有重度高血压、肾脏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眼底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时,则应早期作人工流产手术以中止妊娠,以免影响母子健康。

     (本文为“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作者来源)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yxj-fck@yxj.org.cn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微信:dq010110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