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医院的早产儿有啥“特殊待遇”?
2016/4/12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台湾医院的早产儿有啥“特殊待遇”?且听林口长庚纪念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朱世明慢慢道来。

     30年前,国内27周早产儿存活率仅有50%左右;如今,24周早产儿被成功抢救的报道已屡见不鲜。随着医学的进步,各类针对早产儿的特制药剂、设备、护理方式为早产儿保驾护航,闯过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动脉导管未闭等重重难关。而在海峡对岸,台湾地区医院的早产儿又有啥“特殊待遇”?“博采两岸 惠泽母婴”台湾学术访问活动中,林口长庚纪念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朱世明带领我们走进病房,细数这些“巴掌仙子”的成长史。

    

     朱世明主任

     几个人围绕一个人转

     朱世明主任介绍,台湾医师的培训十分严格,医学生从医学系毕业后,首先会接受为期1年有证照的实习训练,而后当5-7年的住院医师。住院医师期间不参加学位考试,完全以看病为主,锻炼医师应对常见疾病的能力。经过该阶段后即可成为主治医师,此时再接受学术能力上的培训,完成3-7年的博士课业。新生儿科医师主要负责产科病房的产前会诊,并在产房待命以适时进行新生儿急救。出生后体重正常无疾病的婴儿将在婴儿室接受医师的一般照护,有危重疾病的则于新生儿加护病房接受急重症照护。医师还肩负门诊、预防注射等职责。

     单具有经验丰富的新生儿科医师还不够,林口长庚纪念医院还配备了护理师、营养师、个案管理师、呼吸治疗师、复健师,组成全方位的医疗团队。因许多早产儿有视网膜的病变,视网膜科医师有时也会加入其中,并可在病房中直接进行激光治疗。

     除医疗团队外,林口长庚纪念医院还提倡“四全”照护——全队、全家、全人、全程,让早产儿的父母也参与其中。在尊重母亲意愿的情况下,会对早产儿进行袋鼠式护理,使早产儿能紧贴父母皮肤,缓解与母体分离的不适感。“全人”照护指充分考虑早产儿需求,对早产儿进行发展性照护,注意声音、光线和触觉的刺激,采用调整病房灯光、暖箱遮光罩等方式保持日夜节律,并请按摩师教授父母及护理师抚触婴儿。

     第一要紧的是呼吸

     早产儿肺发育未成熟,易发生许多呼吸问题,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就专精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医院配备有高频振荡呼吸机、吸入性一氧化氮及著名的叶克膜(ECMO)体外膜肺氧合装置。3名专职呼吸治疗师将全程负责早产儿的呼吸照护。

     2011年起,台湾还针对早产儿实施了一项预防项目。凡出生周数≤28周,或出生周数≤35周合并早产儿慢性肺病的早产儿,都可接受6个月帕利珠单抗(Palivizumab)的治疗,防止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该药物一针的价格就需2万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4,000元),费用全由台湾健保系统支付,可见台湾对早产儿呼吸疾病的关注。

     重视营养和哺育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食物,其富含早产儿体格生长所需的大量蛋白质,并含有低聚糖促进消化;对于早产儿薄弱的神经发育方面,母乳也可提供DHA、胆碱等营养素,给予突触及神经递质形成的物质基础。因此,保证母乳喂养对早产儿来说至关重要。如早产儿身体条件允许,出生后护理师会尽快将婴儿抱至母亲身边,完成亲子同室及开奶。婴儿室在对婴儿进行医疗处置时拉上遮帘,会客时段就会将帘子拉开,由护理师把母亲带到病房,母亲可以在病房中直接用母乳哺喂婴儿。同时,新生儿病房采用射频识别(RFID)系统,婴儿手环上有RFID码,在婴儿离开病房时会进行确认防止婴儿失窃,回病房时会再次确认。

     对于不能接受母亲直接哺乳的婴儿,医院设立了母乳库,可将母亲事先挤出的乳汁进行保存,按对应婴儿贴上标签,在需要时由护理师代行喂养。不能母乳喂养时,为避免家属分别采购的奶粉质量良莠不齐,并造成管理的混乱,医院会统一采购奶粉来喂养婴儿,尽可能模拟母乳的营养组成与结构,并由专人负责奶品保管、冲调与配送。

     贴心的护理与随访

     在林口长庚纪念医院,父母可选择自费检查婴儿脑、心、肝、胆、肾、尾椎、髋关节及过敏原,对婴儿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新生儿加护病房会开设家属交流园地,并进行家庭急救训练的培训,使家属有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早产儿出院前,护理师会教导家属婴儿沐浴的方法,防止姿势错误造成婴儿身体的损伤。

     早产儿出院后,后续的护理还远远没有结束——医院还会为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特别提供1-2次的居家访视服务,直接到患者家中整体评估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制定后续医疗方案,并教授家属喂养技巧及用药方法,费用则由早产儿基金会负担。在早产儿纠正年龄达6、12及24个月时,个案管理师会通过电话联系,敦促家属带领早产儿回门诊追踪检查并接受心智动作发展测验。早产儿健康长大后,医院还会举办“早产儿回娘家”活动,邀请早产儿回医院游戏、表演,成为早产儿的“第二家庭”。

     朱世明主任指出,台湾每年大约有20万新生儿出生,早产儿占6-8%,70%以上均在医学中心生产,早产儿的照料任务仍十分繁重。可喜的是,医院早产儿存活率节节攀升,26周早产儿存活率已达八成,小于23周的早产儿也有30%存活。朱世明主任感叹:“为了这些可爱的‘巴掌仙子’,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提问环节实录

     问:在转运危重患儿时,台湾有没有对医师职称的要求?对于情况不稳定、路途遥远的患儿是否进行转运?转运中出现意外责任又如何认定,会否出现医患纠纷?

     答:台湾转运医师必须至少是2-3年的住院医师,有时主治医师也会参与转运。转运时药物、导管等急救物资均有准备,甚至包括打开动脉导管的前列腺素E1(PGE1)、强心剂等药物。

     到达医院时医师会整体评估患儿状况、确认管线状态后才会离开医院,并与母院做好沟通。我院只接待1个小时路程之内的患儿,超出者将由其他医院负责。

     转运中婴儿死亡的责任主要由参与转运的医师承担,医院会给予保险的支持。护理师、司机也会有保险支持,防止车祸等情况发生。多年来并未因此出现过医患纠纷。

     问:为什么台湾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留得较长?

     答:这是出于延迟脐带结扎的需要,帮助增加早产儿血容量,减少脑室内出血风险,提供免疫因子和干细胞等。对于足月儿,脐带不会留得较长。

     问:台湾医院小于1000 g的婴儿如何建立静脉通道?

     答:出生后几天会采用脐静脉导管,一般不超过7天,而后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如婴儿外周静脉状况允许,3天即可采用PICC。

     问:为何帕利珠单抗的治疗时间为6个月?

     答:出生后6-9个月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高峰期,我们在早产儿出院后再完成6个月治疗,基本能覆盖到这一段时期。

     问:台湾是否对早产儿应用益生菌防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答:台湾部分医院也会对早产儿应用益生菌防治NEC。大部分使用时机在开始喂食后,主要以乳酸菌为主,通常使用到出院为止。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yxj-fck@yxj.org.cn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微信:dq010110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