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大出血,医护玩手机?别闹了
2016/7/26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2016.7.23,有家新闻媒体发布一则关于医疗的新闻。标题是《陕西一产妇大出血致死,监控显示医护人员玩手机未回应家属》......这是一篇夸大事实,恶意的“黑医”报道,令广大医务人员义愤填膺。小编不禁感慨,“偷肾”事件才过去不久,又是如此,那些不良媒体,到底把医护人员置于何地?

     事实上,每隔一段时间,类似的、对事实不加谨慎求证的报道就会冒出来,一次又一次对无辜医生进行污蔑和伤害。太多太多的医生冤案,大多数人只知道故事的开头医生多“可恶”,却并不知道故事的结尾他们沉冤得雪。

     时间、证据带来的清白、公正,远没有那些污名和委屈来得影响巨大、深远。医院和媒体的关系该如何看待

     在移动互联网后信息爆炸时代,各种新技术的发展提升,各种新媒体的涌现,关于医疗行业,医疗纠纷的报道越来越多。很多人认为,医患关系的紧张状态,与媒体的强力介入不无关系。媒体在一个时期内集中讨论的问题往往构成社会舆论的中心议题,过度集中地报道医疗纠纷使人们在与医院或医生打交道时抱着敌对的态度,对加剧医患矛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介舆情可以减弱甚至可以避免

     有数据显示,目前,有6成以上医疗纠纷的媒介舆情是可以避免,8成以上可以减弱,充分说明,在医疗纠纷发生之后,很多医疗机构在面对媒体时,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方法表达与沟通,而造成舆情泛滥,却不知道如何处理。医患纠纷发生后,院方不知道该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这也是医院医疗安全管理中遇到的难点。医患纠纷发生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维度,牵涉到媒体了,就相当于第三个维度,即医疗纠纷发生后的处理。很多医院在面对媒体时不知道该如何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很多都是不说,或者是一个官方说法,完全放弃话语权,最后舆情得不到控制。等到水落石出后,观众散场,没有多少人去关心事情的真伪,对医院与当事医务人员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针对课程:医疗纠纷的媒体应对与危机处理

     “医学界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实战训练营”开班啦

     卫生改革以来,医患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医疗安全问题屡屡发生,纠纷不断上升,尤其是近几年,恶性伤医事件频发,医生的执业环境堪忧,以致出现很多医学生上临床实习后流露出不想当医生的念头。外在的大环境我们无力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身处的微环境,给医务人员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

     面对医患纠纷,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去预防,去改善。

     第一个维度:医患纠纷前的预防

     难点一:医疗安全管理条例执行力低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因为条例设计上面遇到困难而不知如何着手解决,有些是因为医务人员在条例上的认识不深刻所以执行不到位,还有是因为管理层监管的执行力度不够。面对这样的困境,应该从源头抓起,从条例的设计开始,结合自己本院的文化及绩效等方面设计出合理合乎人心的条例,在条例实施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从根本上提高执行力。针对课程:医疗安全及风险管理的有效实践

     难点二:医患之间的病情沟通总是出现困难根源在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远低于医务人员,对疾病的预后完全不了解,很多患者甚至觉得“我花了那么多钱,医生就应该治好病”,如同北京某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一名孩子的姥爷特别着急,非要科主任白纸黑字写下承诺书,确保孩子百分百康复,没有任何后遗症。其实面对这些事件,医务人员是无奈的,很多时候医患之间的沟通就像“秀才遇到兵”的感觉,解释了,沟通了,对方“听不懂”,但是仍然签字同意,倘若发生医院不良事件,这些患者就开始情绪爆发了,这个时候,哪怕是不经意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就好比一滴水落入滚烫的油锅,“可能直接升级为伤医的恶性事件”针对课程:从人文关怀谈医疗安全管理建设难点三:高风险患者无法避免正如同医院的安检,三天查出“各类管制累刀具30把”,这个数字是让人感到害怕的,医护人员的执业环境到底有多恶劣?面对这样的环境,医生是不是应该在上岗前去学会跆拳道?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初诊医生,应该具备简单快速筛查高风险患者的能力,随着“拒诊”条例的出台,医务人员更应该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

     针对课程:高风险患者的识别与管理

     第二维度:医患纠纷发生的当下处理

     很多医院在这个维度遇到瓶颈,有些医患纠纷居然是在这个维度没有控制好而爆发,最后医患纠纷的患者针对的不是接诊医生,而是TA投诉后接待的医务人员。

     难点:处理投诉时与患者沟通总是难题。在处理这类患者时,本来就有一定的难度,患者本来就是投诉患者,本来就带有情绪,所以在处理的过程,不知道哪个动作哪句话更加火上浇油。

     针对课程:从人文关怀谈医疗安全管理建设

     第三维度:医患纠纷发生后的处理

     一般事件到了这个维度,就是如何妥善处理的事情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局面,比如患者对于赔偿没有达到心理要价,开展医闹,拟或是把事件闹大,请几个媒体报道一下,而很多事件到最后是因为媒体的加入,而对医院及当事医务人员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更为气氛的是媒体的报道是失实的。 在这个维度也会有痛点与难点。

     难点一:一旦发生到这个维度,无论院方是否存在医疗差错,都要赔偿很多医院在赔偿问题上极其无奈,医疗纠纷发生后,很多医院为了保护医院名誉,息事宁人,赔款数目远超过医疗差错应该赔偿的数目,甚至很多没有医疗差错的纠纷,都进行了赔款,给医院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对医院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也影响医院自身的发展。在这个层面院方应该学会如何把依法赔偿转化为依约赔偿,降低赔付率。针对课程:医疗损害赔偿与医疗纠纷防范实务探讨难点二:医患纠纷发生后,不知道该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很多医院在这个维度,面对媒体不知道该如何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很多都是不说,或者是一个官方说法,在这个维度完全放弃话语权,最后舆情得不到控制。等到水落石出后,观众散场,没有多少人去关心事情的真伪,对医院与当事医务人员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针对课程:医疗纠纷的媒体应对与危机处理三天课程,针对三个维度不同难点痛点,全面击破。从案例分析到现场实战,快速掌握应对方法。医学界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实战训练营主办方:医学界传媒课程对象:医院医务科,院办,各科室负责人开班时间:2016年8月18日—2016年8月20日课程安排:因考虑培训氛围和互动效果,故本训练营限招收60名学员,先报先得、预报从速!课程咨询:韩老师 15800321205培训费用:人民币4980元/人单人早鸟价:人民币4800元/人(8月1日前报名)三人同行价:人民币4500元/人(8月1日前报名)公司名称:上海医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账户信息:31001584714050009487开户银行:上海建设银行上海民生路支行

     了解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实战训练营更多详情及报名,请点击“阅读原文”或“长按二维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