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什么是真正的“国学大师” · 一
2016/6/28 医药行业EMBA

作者:王晨阳
编辑:田士龙(微信号:renda-tsl)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国学大师”,多么神圣、崇高、而又带有神秘色彩的头衔啊!让无数地球人仰慕!可是有谁思考过: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有资格叫国学大师呢?能把《论语》,或者《易经》、或者《道德经》,或者《金刚经》等等经典讲得很好,即可以叫“国学大师”了么?或者会看风水,会算卦,会算命,会起名字。。。。。。即可以叫“国学大师”了么?或者武术高强,即可以叫“国学大师”了么?其实这些都不算真正的国学大师,“国学大师”是很难得的称呼,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获得,而且不是见得每代人都能出大师的。要想做国学大师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几个条件才可以:
第一,德高。望众倒不一定,可是必须德要高,品德败坏的即使学问和本事再大,也没有资格叫“国学大师”。国学很关注一个人的品德,或者德行。品评一个人的时候,往往把品德、德行放在第一位,本事往后排,不象现代人的标准,只要能干事即可,不管品德如何。
如果本事再大,可是品德有问题(当然,小的瑕疵谁都有,不算在此列)那么本事越大,给社会和他人带来的危害越大,他们会给社会带来坏的榜样,会误导一批人,尤其是年轻人。这样的后果,比他们创造的成绩更可怕。对于本事大却品德差的,只能临时“利用”,不能长期“重用”(除非他改变了,品德提升了,这样的人还是有的)。这样的人更没有资格被叫做“国学大师”。
第二,贯通诸子各家。这个标准很难达到。可是想做大师必须如此。国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以再分割为什么什么专业了,这点与现代科学不同。如果只精通国学里的某一家某一派,不懂其他,那么,无法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对国学不可能有很深入和系统的了解。古代真正的大师级人物,无一不是如此,都是通才,而不是专家。比如:老子,庄子,史记记载庄子六艺百家无所不通,不仅仅是道家。佛祖也是成佛前,文、武等各类本事都很精湛,而且通学外道,然后才创了佛法。
局限在一家一派的精通上,根本无法达到很高的境界。这样的人,即使对他专门研究的那个领域,也不会太高深,因为他缺少广度,“渊”和“博”是互相支持的,在一个领域里研究到一定时候,我们会发现,如果没有其他领域的知识做补充,那么在这个领域里即无法再提升了。很多人被“专家”这个层次永远限制住了。其实“专家”的层次只是一般人的终极目标,对于真正高追求,高智慧的人,不会以“专家”这个目标为荣耀,而应该是融会贯通的大师级标准。(未完待续)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医药行业MBA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行业EMBA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