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MUJI、优衣库和H&M的人有什么不同?
2016/2/3 Fashion采访手记

本文由中商数据(微信号搜索:dataquest)授权“Fashion采访手记”发布
传统的淮海路是上海最具人文情怀的一条街道,虽然空铺潮暗流涌动,但如今淮海路坐拥多家知名品牌旗舰店和特色购物中心,依然是上海“最值得逛的商业街区”。继去年12月12日为MUJI全球最大旗舰店开业做数据监测后,1月寒冬时节,中商数据联合百度共同对淮海路三大旗舰店进行数据分析,此次除了MUJI全球最大旗舰店,还增加了UNIQLO全球最大旗舰店,H&M中国首家旗舰店。


从客流分布热力图可发现,由于旗舰店相对一般门店,为客群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体验空间,因此无论是工作日或是周末,对于客流的吸引度普遍高于其他区域。

客流高峰在下午三点
数据显示,三大品牌的客流高峰期出现在下午14:00—16:00。周末睡个懒觉,逛街已成为大家放松心情的一种生活方式。其中MUJI由于设有餐饮配套,因此其客流会在午餐及晚餐时段发生上升波动。同时三大旗舰店MUJI客流量始终高于UNIQLO及H&M。

好天气很重要 工作日客流更多
对比寒流期间和回暖之后,三大旗舰店的日客流情况数据显示,寒流期间的客流总量明显低于回暖之后的客流总量。淮海路属于办公楼宇聚集区,因此工作日客流量稍高于周末。

品牌的基因 决定客群结构特质
数据显示,MUJI以其简练却具有格调的品牌风格吸引了大批闺蜜和情侣客群。UNIQLO以高性价比高品质吸引了大量家庭客群。H&M以自由搭配的潮流风格吸引了单身消费客群。

客群特质与品牌特质镜像对应,息息相关
数据显示,MUJI的客群年龄构成跨度较大,以18-35岁中青年为主,其客群购物频次高,对于价格基本不存在敏感度。UNIQLO的客群以35-45岁的中年为主。更着重性价比,因此对价格较为敏感。H&M以吸引25-35岁的女性为主,其消费频次较高。

数据显示,MUJI的客群更偏爱家居家品及服饰零售。UNIQLO的客群在服饰及食品上花费更多。H&M的客群除了服饰外,在其他各主要品类上支出较为均衡。

数据显示,视频影音最受各品牌客群偏爱。此外,MUJI的客群更“宅”,他们爱看书,爱游戏,数码控。UNIQLO的客群更偏爱网络购物及美食。H&M的客群追求性价比以外,也关心各类资讯。

线上线下互为导流 实体店消费依然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各旗舰品牌都有积极推进线上网店的建设。数据显示,各旗舰品牌线下消费占比高于线上。线上着重于折扣及展陈,线下更着重于购物环境及服务。其中UNIQLO在O2O消费闭环打造上做的最为出色。优衣库线下实体店成为其线上部分很好的承接与导流者。

排队时间与成交笔数的正向关联性
数据显示,MUJI人气最旺,其排队时间也相对最长。成交笔数为90-120笔/小时,提袋率也高达65%。UNIQLO以其高性价比拉动客群购买行为,同时UNIQLO提供了充足高效的POS系统,使其排队时间保持在3-5分钟内,成交笔数为150-200笔/小时。提袋率更高达75%。
配角和主角一样重要
用数据解读MUJI,UNIQLO,H&M之后,我们再把三家旗舰店之间的品牌和客群定位做对比,数据显示了和谐共生的图景:UNIQLO-MUJI之间的路段,为了更多吸引家庭和白领女性购物客群,因此其商户多为国际二线女性时尚品牌,如Swarovski、Chaps、Fossil,以及配合婚纱摄影,餐饮等。MUJI-H&M之间的沿街商业,恰好围绕这两个品牌的主流客群,以吸引时尚潮人为主,因此其多为运动品牌旗舰店,如:adidas,Nike,Under Amour等。
而就在这些店铺的街对面,则可以看到多达10家空铺,依然在静静地等待新的品牌进驻,同时,还有一家“江诗丹顿”孤独地看着对面时尚男女们川流不息。哪些品牌即将在这里更好地生存下去呢?数据已经告诉了答案。
研究支持:赢纳科技
添加微信号fashion_note 关注我们,看时尚圈里圈外。任何“Fashion采访手记”的原创转载请征得我们授权,不然我们会保留追究的权利。
你还可以在以下这些地方找到“Fashion采访手记”:
新浪意见领袖专栏
搜狐客户端
网易客户端
今日头条
界面新闻
搜狐网
知乎专栏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Fashion采访手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