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朋友圈刷屏的“聪明药”到底是啥?
2016/5/26 指尖看点
还有11天就要高考了,家长们为了孩子在高考时全力发挥,真是用足了心思。特别是“神针”、“神药”,瞬间在微信朋友圈里被刷爆了屏。

传说这些“神针” 、“神药”可以提升认知力和注意力,是智力药丸。那么这些“神药”的成分是什么?随意服用这种“聪明药”是否会有副作用?火遍家长圈的这些所谓“聪明药“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今天看点君就来拆穿这些药物背后的真相。

朋友圈刷屏的“聪明药”到底是啥玩意?
“聪明药”一般为商家的说法,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兴奋大脑皮质的药物,能够促使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记忆能力,代表药物为哌甲酯,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主要药物,但有依赖性,属于一类精神药物,而且长期服用会抑制儿童生长发育,另外则有莫达菲尼、匹莫林,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还有一类是促进脑功能恢复的药物,比如甲氯芬酯、胞磷胆碱和托莫西汀,都有增强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以上这些药物都是有足够临床试验证据的,属于处方药,短期的服用确实能达到“使人变得更聪明”的目的,不过都有局限性,一般只适用于6岁以上人群,不良反应也不可避免。
看点君关注了相关解释,这个聪明药在正常人短期服用没有什么大碍,但长期服用,就会出现神经过敏、焦虑、头疼、失眠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神经错乱。那样,更甭谈什么灵活思维、提高记忆力了。有些违法商家将这些药物掺入保健食品中在朋友圈牟利,要捉来乱棒打S。

给娃吃“聪明药”的肯定不是亲妈
看点君提醒广大朋友圈家长们,高考前夕,只要合理安排膳食,注意荤素搭配,给孩子营造一个备考的良好环境。建议多吃些鱼虾、鸡蛋、牛奶、豆腐、豆浆等食物,摄入优质蛋白;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C不仅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消除学生的疲劳,增加脑组织对氧的利用,同时还具有调节胃肠功能、预防便秘的作用。而粗粮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可消除疲劳和紧张,减少焦虑和促进睡眠,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看点君还是要最后提醒,在没有医生指导、个人非医疗用途的情况下,谨慎使用处方药,起码要仔细研究好药理和副作用才行。谁乱给孩子吃药,肯定不是亲妈,吃坏了得不偿失。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指尖看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