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专家告诉你,试一下这几个穴位!
2016/8/6 博医汇


王桂妙中医治疗师擅长颈肩腰腿痛及各类内科疾病针灸、艾灸、中药治疗崇尚中医,憧憬着治愈疾病手上有一位病人,是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接诊过来给我的。这位病人非常怕冷,夜尿多,她自述说从今年夏天开始,每个晚上需起夜4次。
这位病人年纪颇大,脏腑功能衰退,身体小毛病也比较多。她欣欣自喜讲述第一次结缘博医汇的历程,身子底太差,想通过中医好好调理身体,于是找这里的名老中医开了4天量的中药。
服药第三天时,夜尿减少为3次。此时她还想配合针灸、艾灸治疗全身调理,于是她便找到了我。
我看了下她的舌苔,舌红苔黄腻,脉沉弦紧。
按理说,现在正值夏三伏,天气炎热,阳气旺盛,人体脉象多表现为浮脉,然而她的脉象却偏沉,这就说明疾病在里,是由于自身体内寒邪过盛导致,所以阳虚,比如怕冷,烈日天里袜子紧裹。
另外她一日厕2次,大便黏腻不成形,伴有有耳鸣、腰膝酸软。根据舌苔、脉象及主诉,我诊断她为脾肾阳虚、水湿不化、郁久化热,治疗上,主要采取温补脾肾的疗法。
穴位治疗,调气血,平阴阳中医具体辩证后,我按顺序选取了几个穴位,分别采用针灸和艾灸疗法。阳虚症状非常明显,所以我分别在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灸法。
气海穴在哪呢?是在肚脐下1.5寸。何谓1.5寸?中医讲究寸法,3寸是四个手指的宽度,1.5寸就是2个手指的宽度,从肚脐往下,非常好定位。 这个穴位的功效主要在于温肾阳,自古有“气海一穴暖全身”之誉称,主要治疗妇科疾病以及生殖系统疾病,特别对夜尿症患者有很好疗效。
关元穴在气海穴下方,肚脐下四个手指宽度3寸的位置。这个穴位是一个大补元气的穴位,对人体非常好,特别是阳虚宫寒怕冷的女性,经常灸一灸,有培元固本的功效。
中极穴在关于穴下方,肚脐下4寸,这个穴位是任脉气血达到天部中的最高点,更是膀胱之墓穴,也就是说能够将膀胱经的水湿募集起来,这样就能起到减少尿频的作用。
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这几个穴位非常好,都在肚脐下方,处在水平的一条直线上,临床上广泛应用。

最后,针灸三阴交。
这个穴位是脾经、肾经、肝经这三条经络交汇的地方,三条经脉的气血交汇于此,一个穴位疏通三条经脉。
同时它也是是健脾益血,调补肝肾之要穴。这个穴位具体在什么位置呢?看下方图片,就在脚内踝上3寸。
另外,针对她的特殊情况,我还给这位病人,艾灸了涌泉穴。
涌泉穴是肾经经脉第一穴,能够温熏肾阳,让水湿上升。可以这么简单的理解,我们把一壶水烧开,这个水蒸气就会上升,上升的水蒸气就能够浇灭上焦虚火,这个穴位就是这个功效。
这个穴位位置在哪呢?在足底的一个凹陷处。将第2、3脚趾缝处与足底根部连成一条线,这个穴位在前1/3处。
隔天,这位病人再次找到我,很欣喜的告诉我,“王医生,我昨晚居然没有起夜,一次都没有”。
听到病人症状好转,宽慰之余,我也想借此本文告诉大家,中医博大精深,讲究整体,它主要围绕人体十二条经络和奇经八脉所反映在表象的症状来辩证的,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自古以来,上下延续五千年,有自身存在的价值。
疾病在里,症状在外。疾病能够通过脉象、舌苔反应出来,这是中医辨证最关键之处。
汇聚了国家级名老中医杨春波、陈扬荣、福建省名中医谢德聪、林东红、伊春锦、叶锦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指导老师俞昌德、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华碧春、黄河清、李沛、窦思东、加拿大高级中医师蒋远征、新加坡中医药研究院学术主任曹光裕。
医院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116号屏东城公交路线:K1、9、18、20、23、53、75、76、322到屏东站下车
生活中处处有惊喜!关注博医汇,关注健康!




问答
咨询医生更多问题,请在底部留言板咨询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博医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